楼主:
jamtu (月光下的智慧)
2012-12-04 23:55:37※ 引述《piano666 ((小恶魔))》之铭言:
: 各位大大好
: 小弟目前将开始进行IC设计的研究
: 但目前指导老师问我说
: 要不要事著做生医IC试看看
: 但我目前还在考虑当中
: 原因如下
: 1.系上没有人做过生医IC的例子(都是传统IC) 怕没有人问
: 2.做生医IC研究 出社会工作可以做传统的电类IC吗
: 可能个人眼光短浅....我认为生医IC工作机会不大~"~
: 3.我这样会变成生医老师 和IC老师共同指导 ,会很奇怪吗??
: 希望各位大大给我一些建议 谢谢> <"
做生医用的IC,眼界可大可小,方向也可以完全不同
以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应该是先在生物端定义出一个问题,一个需求
再尝试用商用的模组,最后用自己下线的IC来达成这样的功能
这样的flow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研究
但是在学界由于万恶的国科会进度压力
或是缺乏实际生物端合作的对象
甚至是学生没有耐心去处理繁杂的demo
(在下线前先使用商用模组完整把信号量测过一次)
直接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去ieeexplore找paper关键字ECG
然后就看到OP接电容负回授的架构,用不导通的MOS制造HPF开始抄
我认为真的有心想完整把生医电路做好
硕士班两到三年的时间是不够的
(当然我也不觉得做其他题目能够真的做到很完整)
但是即便实际上的研究模式不是那么理想
做生医电路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正因为大部分的生医电路架构不是太复杂
你更有时间去对一些OpAmp的基本特性做了解
对于offset跟noise这方面的研究会比较有所着墨
若想要挑战稍微高一点的规格与复杂的系统架构
你会开始研究Dynamic Offset Compensation Technique
用一些开关的技巧去消除电路本身的offset与flicker noise效应
这个东西的难点跟ADC是相同的,台湾现在不多人会做
虽然我觉得用这种东西来做生医有点杀鸡用牛刀
不过不失为一个硕士班做生医又想要挑战困难电路的一条路
我认为一个人花一样多的时间在任何领域读硕士班
得到的东西价值是相同的
只是短期的反映可能不明显
你可能去做PLL,拿学长的来改一改,系统看起来有点大,也毕业了
但是因为没有从头到尾把很多有可能出现bug的地方想清楚
之后去公司做出一样的bug,花了许多时间才弄懂之前不懂的地方
你可能做了生医电路,毕业的时候系统看起来不大
但是你花了很多时间弄懂一些电路的基本观念
之后去公司转战任何类比回授系统,从最基础的LDO开始
都能够用比较不容易出错的方式去学习,很快就能上手
做生医IC,就是sensor IC的一支,遇到的困难点就是ADC的困难点
会有一点靠近Power IC的逻辑,虽然解的问题天差地远
然后对于高速的数位逻辑与RF会比较不熟 大概是这样
作者: WenliYang (羊蹄嘟) 2012-02-05 00:06:00
专业推
作者:
Morphee (千磨万击还坚劲)
2012-02-05 00:10:00看起来有上ASSCC的潜力(或实力?)
作者: charliedick (自在飞行) 2012-02-05 01:20:00
推 台大ICS高手
作者:
pinkowa (pinkowa)
2012-02-05 08:30:00可是我不懂,为什么RF跟高速逻辑会不熟? 不是都应该要会吗?
作者:
tony9211 (公車奇想男)
2012-02-05 14:09:00推荐这个强者!
生医讯号基本上是低频,且讯号非常小,因此需要高分辨率
以及低 offset & flicker noise
作者:
pinkowa (pinkowa)
2012-02-06 14:52:00楼上我大概知道原PO说啥 因为每个单元是以无线通讯方式
作者:
pinkowa (pinkowa)
2012-02-06 14:53:00然后都通通整合进一颗IC,包括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