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呼应了我上篇想讲的,执行力老板与决策力老板最大的思维不同处,
可惜上篇文章一长,人就懒的看,看推嘘文的点,
又以为我是要讨论惯老板或草莓员工的议题。
台湾过去是靠执行力老板起家的,而这套模式之所以能成功,因为中国还没崛起,
执行力老板有舞台,如何让一个人发挥大于一个人的价值,
成了帮公司带来成功与利润的主因。但是当中国崛起后,决策力的老板才有舞台,
因为大陆的老板可以比你更压榨员工,各项成本比你更低,结果执行力老板空间缩水。
当执行力老板只能拼3%或4%的毛利时,结果就是比哪个老板比较会压榨员工而已。
而会变成这种下场,并不是因为人才不够优秀,而是那些老板欠缺决策力,
尤其是在科技业,一个好坏决策,影响力远比员工的好坏大太多了,
nokia在手机的败战、柯达对数位相机的轻视... 在科技业这种例子太多了
并不是员工不优秀,也不是因为资源不足,而是决策力上的失败。
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最大不同是,传统产业变动速度较慢,比较重视执行力,
但科技产业变动速度很快,也许两三年前的股王,转眼间就亏损连连,
在科技业老板的决策力才是致胜的关键。
比较股王与亏损连连的成因,难道是因为人才不够优秀吗?
在科技业,死板的要求员工把8小时延长成12小时,其实意义不大,
一个好的决策者,可能可以让员工8小时的付出,变成16小时的利润价值,
一个失败的决策者,可能让员工付出12小时,却亏损连连,面临倒闭...
台湾需要的不是一人当两人用的人才,而是真正有决策力的老板。
※ 编辑: SplitField 来自: 140.116.205.180 (09/03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