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偏乡教育巡回论坛(高雄场)重点摘记,希望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分享目前教育政策概
况
缘起:依据《偏远或特殊地区学校校长暨教师资格标准》第2条的认定标准,105 学年度
共有1120所中小学位于偏远地区(教育优先区),另有许多“不山不市”地区学校。
有下列困境:
1)教师结构不稳定:年资未满五年者占28.3%,年龄未满30岁者占12.8%
2)教师流动率高
3)代理教师比例偏高(超额)
今年五月行政院通过《偏远地区学校教育发展条例》草案,希望研拟原教师员额编制外的
“专案教师”,希望协助有教师证的现职代理、代课老师,通过“教师第二专长学士后学
分学程”后,考取首聘以六年为期的编制外正式教师资格,并可成为六年聘期后原任职县
市的教甄优先加分项目,同时,考取员额编制内正式教师后,得以将聘约期间的年资提叙
。
*与会主持人演讲重点整理:
陈丽珠教授:
提出偏乡教育现况(困境)
1)偏乡教师多点状奉献
2)宁愿去流浪,不愿去远方—思考现职流浪教师为何不愿前往偏乡代课代理的原因:优先
选择都会区学校代课代理,有利来年的教甄考试准备(因果理论)
3)偏乡行政人员减授节数较低,教学、行政两头烧,形成恶性循环
4)偏乡教育成本低:教育成本应分为 公成本 及 私成本,公成本是指国家给予的教育资
源。私成本意指家庭教育给予的支持,例如:督促作业、送孩子去补习、学才艺等。偏乡
公成本虽偏高,但私成本较都会区学童低,因此整体仍低(呼吁政府能以此角度思考挹注
于偏乡的教育资源)
5)偏乡学校的定义:在今年推出的草案中,有意将定义偏乡的权利下放地方政府(议员
),将导致地方派系关系好者容易拿到资源等隐忧。
*陈丽珠教授呼吁:
1)组织能松绑,教育经费、标准放宽
2)偏乡定义务务必由中央负起责任
3)偏乡教育往往是社区的“文化中心”,建议以“社区总体规划”专案方式处理偏乡教师
困境及教育议题。
六龟国小朱淑如校长: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相互影响的关系
偏乡教育所见所感:
1)孩子对学校依赖比都会区高:家庭功能失衡比例高,学生多视学校为第二个家。
2)硬件设备已足够(例两年前高雄市政府拨款让偏乡学校兴建/重建教师宿舍),应将重
点放在软件设备不足的议题。
田老挝中蔡兴嘉校长:
学生多下课即停止学习的现象,偏乡学校自发规划教师下班后亲自带晚自习(以蔡校长前
服学校为例,最晚到2130),呼吁政府提出配套。
例如增加教师、教育工作者交通津贴、提高薪资等。
最后,本论坛将于 10月举行全国场,回馈所有场次的Q&A并针对提出的立法方向做简
易回应
#如果大家要会议手册可以留言+1,我视情况决定是否扫描放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