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合/当学校处于一种不教育的状态

楼主: chou5566 (5566)   2017-06-22 18:15:09
金门大学日前举行毕业典礼,不少学生未等典礼结束即纷纷离席,应邀致词的李家同教授
对此极为不悦,当场批评学生对讲员太不尊重。数日后,台师大教授叶欣诚在脸书贴出该
校毕业拨穗典礼的照片,不仅有学生穿着夹脚拖登场,连代表致词的博士生都露出半截小
腿仅著帆船鞋上台。叶欣诚感叹,“学校不要求,教师不发言,学生没关系,就是一种教
育的状态。”
叶欣诚的“三不”感慨,点出了当今大学自降身价的症结所在。他所谓的“一种教育状态
”,话说得含蓄,其实点出的就是一种“不教育”的状态,学校不敢对学生作出要求,教
师也跟着装聋作哑。且看,金门大学毕业典礼的脱序,校长最后以“冷气不冷”帮学生开
脱;至于台师大对拨穗典礼的夹脚拖,校方则以“天雨”为由表示不忍苛责。这种但求息
事宁人的态度,显示大学已变质成“服务业”,学生就是“消费者”老大,尊师重道自不
待言,学校送往迎来似已与教育无关。
若只论毕业典礼的礼仪和穿着,有人也许会觉得“有那么严重吗”,认为李家同和叶欣诚
小题大作。正因此,不仅有学生讽刺李家同“没竞争力又玻璃心”,认为无法讲笑话吸引
学生留下来是他的问题;也有其他教授呼吁他“要跟上时代”,不要太在乎这种事。但是
,如果谈到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乃至下一代的整体竞争力,如何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
就恐怕不是一个无病呻吟的假议题。
拜民主之赐,大学生现在人人都能把“自由”挂在嘴边,也颇知如何叛逆和挑战权威。然
而,公民社会的建构,除了自由与平等,还有其他许多要素,诸如合作、包容、守法、相
互尊重等,并不是一句“自由”即可涵括一切。要不要参加毕业典礼,或许是个人的自由
;但既然选择了出席,那么,举止和穿着都应该合于一定的礼仪规范,这是一般社会共同
认知的规则,因为这不但是对其他参与者的尊重,也是对大学的尊重。
例如,一般人不会穿着夹脚拖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当然也不会穿夹脚拖参加自己的婚礼,
这是因为人们重视婚礼的礼仪和承诺。尽管毕业典礼和婚礼性质不同,但许多同学珍视这
个人生里程碑,参与者就不该用夹脚拖去降低它的品质;这是对自己的约束,也是对别人
的尊重。即使不在毕业典礼上,当身上穿着学士服,脚下却趿著夹脚拖;或者穿着博士袍
致词,膝下却露出一截光腿,都是极不协调的打扮。如此,却没有任何教师善意提醒,将
来要指望谁告诉年轻人合宜的社会规范?
别以为处世仪节只是小事,从学生上课迟到、睡觉、吃鸡排,到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
文请枪手代劳,教师的授业界线越来越自我限缩,教育的品质就越来越下降,学生的未来
竞争力就越来越不如人。另一个例子是,一名政大法律系学生因不满学校设立英语毕业门
槛,且要学生到校外接受检定,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有趣的是,这名学生虽然败诉,
但校方也自知作法不当,而废除了“英语毕业门槛”的规定。试想,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
英语能力,原是正确的目标;但校方的作法并不是开设有益的课程帮助学生补强,却是要
他们自费去校外接受检定,完全以自己“省事”为考量,还以“拒发毕业证书”作要胁。
这种作法,究竟把大学的“教育”角色放在什么位置?
学校的教育角色日渐退缩,当然也与台湾政治的干扰和不良示范有关。校园里发生任何大
小事端,动辄被拿出来放大检视,供公众私刑批判,“校园自治”的空间几乎已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当然一味息事宁人只求自保,从而越来越失去教育的积极性。试想,
当高中生都可以制订课纲,教师还有什么权威教导学生?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3887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