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创新良师的奉献与悲剧

楼主: honkwun (反皮草 拒绝血腥时尚)   2016-11-23 22:09:48
http://tinyurl.com/haqw5zf
东方报  一位创新良师的奉献与悲剧
教育向来是民众关切的议题之一,教学现场的变化,也牵动着许多人的学习甘苦,例如日
前台中教育局长为了解公开观课问题,表明将亲自投入现场授课,便引起舆论的注目;当
然,除了身先士卒的教育首长之外,每一位在教育现场奋斗的老师,更是百年树人的主角
,值得我们敬佩。
其中,由于国英数理等“主科”,原本就受重视,钻研教学者不在少数,至于音乐、美术
等所谓的“副科”,不但少被闻问,甚至在亲师默契之间惨遭借课挪用;所幸,仍有第一
线老师孜孜不倦地努力,冀望同学能在沉重的升学压力之际,寓教于乐,于感官与智识皆
有增长。
台北市中山国中音乐科老师萧晓玲,早在2007年1月,便因活泼的教学内容,与班上同学
一起接受媒体访问(见报导“音乐课唱流行歌 抒解课业压力”);她曾活用一纲多本(
可选择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的特性,“依学生程度,挑选出适合的课本,例如,某些歌曲
音调太高学生唱不上去,或者乐理太困难,就可考虑使用别本。”(见“一纲几本?老师
有话要说”)
萧晓玲老师不但挑选适合同学的版本,在补充教材的运用上更是用心。为介绍青少年感到
陌生的西洋古典音乐,她选用获奖无数的公视影片“古典魔力客”,拉近同学和古典音乐
大师的距离;由于舞蹈是青少年热爱的活动,她选用有大量音乐舞蹈,融合美国不同年代
经典流行音乐的卡通“快乐脚”,并补充该剧的族群意义,让同学了解,音乐从来不只是
音乐。
除了在古典与流行乐之间穿梭,选用补充教材,萧晓玲老师也曾向外部剧团取经;“去过
绿光剧团一遭后,会至少有个概念,知道怎么分工;当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一个平台去发
挥,你会感觉到,青少年的活力往有意义的地方发展。”“(向唐美云)学习唱腔唱词、
工尺谱、南北管等,感受优美的河洛话。知道她如何把传统的表演技艺做改良,这对于时
常在课堂上介绍艺术的老师,是非常有帮助的。”(见教学百宝箱 外部资源对教学的帮
助与收获/台北市教师会新好教师)
网络时代,学生和知识的距离变得仅有一指之遥,部份教师或许感到无所适从,萧晓玲老
师却能擅用时事,借力使力地运用于教学之中,“电影海角七号流行的时候,我播放介绍
舒伯特的影片(公视古典魔力客),告诉学生电影中的朗朗上口的‘野玫瑰’,正是他的
曲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教师身处媒体琳瑯满目的时代,是危机,也是良机。
遗憾的是,萧晓玲老师的教学生命,在2007年底,嘎然而止;当时她为了坚持一纲多本的
理念,状告台北市长之后,随即遭学校恶性解聘。10年过去,这些可以由剧团、传统戏曲
老师作证的教学佳话,无人闻问,而部份议员言之凿凿的片面指控,于媒体网络散播蔓延
;且萧晓玲三字,沦为部份网友口中的坏老师代名词,并落得和性侵狼师并列的解聘下场
…。
“我一直觉得,舞蹈应该跟音乐并重,给同学更多空间跳舞,而不是在地下街的角落。现
在的青少年很好动,需要出口,我时常把音乐教室借给学生当舞蹈教室,让他们纾发压力
。我甚至想过,请舞蹈老师到学校给他们上课。”尽管萧晓玲的教学梦想还有这些那些,
但政治无情、现实艰难,到目前只余了遍地的梦碎心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