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浙大有幸邀请到“中科院许勇泉研究员”回母校分享茶事。许先生为浙大硕士,中农博士,而后在中科院从事茶学研究。我很幸运能身在两岸农业界的翘楚,百年中兴+双甲子浙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确实才能看得更远。
中科院茶研所,全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学研究所”曾在1980年代和浙大茶研所为同一单位,而后分家,但关系依然非常密切。同为科研单位,中科院和台湾中研院,也常常被拿来比较。
![]()
![]()
![]()
![]()
![]()
![]()
![]()
![]()
许先生主要研究的是饮料茶的品质管控与沉淀问题,撷取重点如下:
(1)茶水沉淀的重要因子为:茶多酚(特别是脂型儿茶素)、咖啡因、草酸、钙离子、胺基酸和糖蛋白。
(2)承上,愈减少茶汤沉淀,可以从若干方面着手:
A选择茶叶原料 B优化使用的水 C添加酶等人工辅剂 D改变温度压力等物理参数 F去除茶汤中的某些物质
(3)实务上,常常使用的方式一个是去除咖啡因,另外一个是去除水中的钙离子,以及加糖;三者均可显著减少沉淀。(因为糖会和EGCG以及咖啡因等竞争,络合形成糖蛋白)
(4)有别于一般的常识,茶叶原料越嫩,咖啡因和儿茶素相对含量越多,沉淀越多。所以实务上反而要选成熟叶比较适宜制茶饮料。
(5)可添加单宁酶,让复杂型儿茶素降解成简单型儿茶素,也可以有效降低沉淀发生。(复杂型儿茶素越多,脂型儿茶素越多,越容易形成沉淀) 添加时机:制茶过程添加 > 泡茶过程加 > 泡后茶水中加。也就是在制作原料的时候就应该要添加。
(6)所以,夏秋茶非常适合作为茶饮料原料,可以取两个泡法之平衡来均衡茶汤风味:A短时间热泡取高香 B长时间冷泡取鲜爽。两者加起来然后进一步看情况处理之。(辅之单宁酶,去离子水,加糖等方式综合处理)
以下是水的比较,一共是纯水,矿泉水,自来水
(7)矿物质水会导致茶多酚总量大幅下降;对咖啡碱胺基酸影响都不大,主要对多酚类有影响。可以看出,对绿茶和乌龙来说,矿物质水会导致涩味上升鲜味下降,反而不适宜。而山泉水和纯净水综合表现则差不多(山泉水略好)都比自来水好一档次。
**加热后PH上升,这是因为溶于水的二氧化碳跑掉的关系
**一般来说大于50TDS/PPM才能定义为高矿物质水**
**坊间所谓矿泉水,大部分未达标矿物质水标准,可能只是纯净水,这个要特别注意。
(8)考量到各地山泉水水质不一软硬不同,故建议大部分情况来说,纯净水应是首选。综合排名:好的山泉水>纯净水>普通山泉水>自来水>矿物质水
(9)同时,矿物质越多,抗氧化能力越弱(和多酚类下降呈现正相关)
可能的原因是PH值,矿物质越多,PH值越高,可能会导致儿茶素降解。经实验降低矿泉水的PH值能有效提升茶水中总儿茶素含量。矿物质越多,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混浊)
发酵越轻的茶,适用矿物质越低的水
唯一适用高矿物质水的只有黑茶
**因为,其可以促进儿茶素与唾液蛋白的络合,改变口腔渗透压,收缩进而产生涩觉。(涩是一种物理刺激,非味觉)(同理,辣是痛觉)
![]()
![]()
![]()
![]()
![]()
![]()
![]()
![]()
![]()
![]()
![]()
![]()
![]()
![]()
![]()
![]()
结论:
1.越嫩的茶,同样投茶量下,理论上越苦涩。
(宜降温泡改善口感,适用大部分全芽绿茶。)
2.大部分情况下,纯净水为泡茶首选。
3.碱性水非常不适合泡茶。
4.加糖加奶确实可以显著降低苦涩味。(难怪市面饮料茶都..)
大概是这样,谢谢收看
我司FB 台湾茶易堂 lineID ppfrog
台湾茶批发零售&茶知识,谢谢支持
台湾由优秀黄硕士同仁负责
另外
1最近中国大陆政策大转弯,我也阳了…且症状严重,有感染等并发症,搞到都去医院住院打点滴了,才刚刚康复…
个人非常不理解,太仓促了,没给足时间过度(准备药品,医疗挤兑等)
照理说,全世界都做很多次示范了,怎还会这样下指令呢…令人费解…
2最近又有奇特好茶了,茶研所朋友家做的云南普洱大叶种做的景谷普洱白茶,以及泉岗灰白…几个台湾朋友喝了都觉得特别,或许考虑做个团购,给学校同侪捧场捧场。(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