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朱泥壶的朱泥定义各方见解不同

楼主: elpam (Absolute Purity)   2016-04-01 08:02:47
※ 引述《sigwa (菜瓜)》之铭言:
: 抱歉其他的删光光,留一些想跟大家讨论的
: 某些论点同意A大所讲的,
: 朱泥壶比较精确(要讲狭义吗?)的讲法,
: 是落在清代到70年代(接近朱泥),
: 甚至有一说认为明代也还没有朱泥壶。
: 我认为用矿产的角度看,可能会清楚很多,
: ddg有提到紫砂产业500年了,
: 结果朱泥壶做到消失了,这不是很可笑吗
引-黄健亮老师的论文 "矿脉善徒不可测"
清人周高起 - "出土诸山,其穴往往善徙,有素产于此,忽又他穴得之者,然皆深入
数十丈乃得"
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就土质而论,自明迄今,凡数百战,一山土曾开发
既尽,不得不向他山求之,产土之穴既异,土质自属不同,赏鉴亦随之而别。”
"配泥加工祕不相授"
"夏俊伟指出“朱泥十分名贵,它当时价值为紫砂泥之50倍以上,开矿采集以斤两计价
出售。开磨坊的只有大户才有经济实力制作,供出售。”待制壶陶人购入后,仍不宜马上
制器,另需先“养土”,将泥块放入弇窖中,使其出于不透阳光、不同空气的阴暗潮湿处
,并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储存起来,静待成为“腐泥”,借由泥料中细菌等有机物所释
放的胶性凝体来改善泥料之可塑性,使易于成形。由上可知,即便是制坯之前的准备工作
,也存在许多陶人经验的心血结晶,生泥的淘练拼配,诸家各有心得,不落文字,不假外
传。"
《阳羡茗壶系》:"胎骨 嫩黄泥出赵庄山以和一切色土乃粘脂可筑盖陶壶之丞弼也"
"朱泥 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经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紫砂色"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6-04-01 08:48:00
明代复古宋元, 清复古明, 民复古明清
作者: sigwa (菜瓜)   2016-04-01 09:26:00
http://tinyurl.com/jf98qyf这篇也可以看看,我记得我在版上贴过我想表达的是,原料没了才会跑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现象。e大最后一段说的好,很多东西要亲自相处过才会知道好坏深浅
作者: bdragon (奈落之夜)   2016-04-01 09:36:00
推e大
作者: sigwa (菜瓜)   2016-04-02 00:25:00
现况是没原料也没那个窑烧方式了。龙窑柴烧多年前有台湾人过去想要重启,这件事发生在我们都还很小的时候,结果是失败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很神秘,没什么失败作品跑出来市面,失败的原因也没太多探讨的资料可读
楼主: elpam (Absolute Purity)   2016-04-02 15:37:00
其实听说租下龙窑那一个做的很大。东西还多的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6-04-02 16:41:00
其实东西超多的, 而且价位也喊不低
作者: ddg00000 (RedHot)   2016-04-03 21:38:00
纯推不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