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原创]【修订】《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达德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8-12-31 20:08:05
※ [本文转录自 Confucianism 看板 #1SAWOizJ ]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看板: Confucianism
标题: [原创]【修订】《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达德
时间: Mon Dec 31 20:05:52 2018
       【修订】《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达德
    关于【试稿】《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论述“止定静安虑得”六意,
    推展到三达德。其中引用梁乃崇《理性、感性与愿性》观念有所失误差错
    之处,必须于此订正说明,并也说明“智仁勇”三达德与“仁义礼智信”
    五常的关系。
 ‘意志止定,乃可致勇而以不惧,有关人格愿性(AQ)之善。意气静安,乃可致
  仁而以不忧,有关人格感性(EQ)之美。意念虑得,乃可致智而以不惑,有关
  人格理性(IQ)之真。“止定静安虑得”六意至善之行,即通《中庸》所谓‘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也’,并也相关人格修养之心意性向
  ,而相应于真善美之生命体验[10]。’
                    摘录【试稿】《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
  上述试稿内容,AQ、EQ、IQ仅是用以对照的量度标准,并不足以完全对应愿
性、感性、理性,更不足以相当勇、仁、智的德性,只是可能有所相关而已。
  《大学》“止定静安虑得”六意之对应于“智仁勇”三达德─止定应勇、静安应仁
、虑得应智─之次序,可以相关于孔子《大戴礼记‧四代》回答鲁哀公问‘图德何尚’
之谓‘圣,智之华也;智,仁之实也;仁,信之器也;信,义之重也;义,利之本也,
委利生孽’。其中“华、实、器”为末,“重、本”为本,故而孔子所言乃尚于诚信之
“信”。于己修身,信而成仁,仁而成智,智而成圣;于世应化,信以行义,义以行利
,徒利肇祸。于世应化,既是信以行义;于己修身,勇以知耻重信,信而成仁,仁而成
智,即应《大学》“止定静安虑得”六意之德性由勇而仁而智。
        ↗于己修身: 信↗仁↗智↗圣
 图德何尚?孔子  三达德: 勇→仁→智   止定→静安→虑得《大学》六意
        ↘于世应化: 信↘义↘利~祸
  “道德仁义礼”乃实践层次,道于理念心性,德于身心修为。孔子《孔子家语‧王
言解》向曾子讲说明王之道,乃谓‘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修道
成德,故谓‘道者,所以明德’;德成道立,故谓‘德者,所以尊道’。“仁义礼”乃
是“道德”之外显于人事至社会,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有谓‘夫仁、谊(义)
、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后世乃以其述“仁义礼智信”之王
者修为,立为五常道德之说。《孙子‧始计》有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勇以军义,严以军礼,而应五常道德。
  道化之序  道德仁义礼
  王道之德  智信仁义礼
  将道之德  智信仁勇严
  “仁义礼智信”乃实践面向,为仁由己,为义待人,为礼和群;而智信相应于诚,
诚者应智,诚之者应信,《中庸》有谓‘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
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
智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大学》“止于至善”即是以“诚
之”而择善固执以信,从而六意“止定静安虑得”之由勇而仁而智,乃致诚者之德,勇
达信愿励志,仁达慈悲喜舍,智达止观定慧,而终成圣。
  信(诚之者)→勇(止于至善)(止定)→仁(静安)→智(虑得)(诚者)→圣人
  诚者之智,明智通于出世,善智擅于入世。明智以达“格物致知”,善智以教“止
于至善”,明善以亲民而明明德,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