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原创] 解析“自性”相关之修行境界与层次架构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8-11-02 00:29:50
※ [本文转录自 Buddha 看板 #1RsobS0I ]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看板: Buddha
标题: [原创] 解析“自性”相关之修行境界与层次架构
时间: Fri Nov 2 00:27:01 2018
         解析“自性”相关之修行境界与层次架构
    此文基于自性观念,探讨其相关修行境界与其层次架构。简介自性思想之
    历史沿革,解析自我修行相关自性本体之境界层次架构,说明超越自性之
    定境与解消自性之慧境,终论中国文明本土修行传统及易理究竟涵摄。
    此文论述修行境界,未必完全正确,敬请读者不吝指教。
                              东岐明
   ◎此文源自研讨 台大心理系 黄光国教授 指教问题,谨此致上感谢之意。
    Ⅰ. 自性思想之源流
  印度文明之“自性”一词,最早乃是源自印度传统宗教之哲学术语,这个概念在不
二论、毘湿奴派中是个重要课题,又称为“自体”、“法体”、“体”、“实性”[01]
,用以指涉诸法自身拥有、自体形成、自身决定存在形态的性质,是常住、不变、独立
,不依缘起而变化的。印度佛教文献原本经常将其视为“本性”或“我”之同义词;直
至部派佛教时期才以发展相关论述,而在论藏文本出现;后在北传佛教之大乘与密乘中
,也成为重要理论术语。印度梵语“自性”一词,先是源自古印度哲学,由梵语“自己
的”与“有”两词根所组成[02];原指“法”存有自身之性质,哲学意涵近似古希腊形
上学中的本体、本质、实体,及康德哲学中的物自身。后期佛教论述采用之后,自性又
被用来作为真如、法性、实际等的同义词,唯有觉悟圣者才能了知[03]。前述两种观点
,形成世俗自性与胜义自性的区别。佛教原旨主张无常无我,并不承认自性存有;然而
印度佛教后世宗派对于胜义自性则是见解不一,而印度后期大乘密乘修行观念则趋向认
可胜义自性存在,此即印顺法师《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所谓印度大乘思想
传统发展过程“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之最后“真常唯心”阶段[04]。
  中国文明之“自性”一词,秦汉古籍所无,乃是出自佛家词汇,最早文献见于南北
朝时代由印度至于汉土传法之禅宗达摩祖师《达摩血脉论》之谓‘自性真实,非因非果
。法即是心义,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达摩所谓“自性
”,即是相关“觉性”“佛性”,《达摩血脉论》有谓‘佛是自心,莫错礼拜。佛是西
国语,此土云觉性。’,《达摩破相论》有谓‘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知
明了,则名解脱。’禅宗五祖弘忍《最上乘论》又谓‘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
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净。清净者,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从缘生。’禅宗六祖慧
能《六祖坛经‧自序品》更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而以阐示自性乃是一切万
法本原。
  “自性”作为万法本原之范式观念,乃有相关道家作为时空万物本原之“道”,《
老子》以“无”为名,而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
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05]。然而道家之“道”,不仅止于心性,尚还通于物
相,故而《老子》乃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孔子思想《大戴礼记‧哀
公问五义》从而有谓‘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
  “自性”既出佛家词汇,是以儒家传统原无此词;宋朝程朱理学或陆九渊之心学,
所言仅“性”或在“心性”;直至明朝王阳明心学传统,乃以会通佛家词汇而言“自性
”,王阳明《传习录‧答周道通书》有谓‘若见得自性明白时,气即是性,性即是气,
原无性气之可分也。’,《王阳明全集》王畿〈重刻阳明先生文录后语〉有谓‘一洗俗
习之陋,直超自性之真,而尽得圣人千古不尽之意者,岂颜氏之所独耶?’,《王阳明
全集》钱德洪〈答论年谱书〉有谓‘声利百好,扰扰外驰,不知自性之灵,炯然在独也
。’,从而“自性”乃成后世汉土儒佛会通相关词汇。
  “自性”汉词,源自汉传佛教禅宗思想,然而其余汉土佛教宗派亦有类同对应之观
念,即是相关印顺法师所谓“真常唯心”之晚期大乘佛教思想,乃如大乘《华严经‧夜
摩天宫偈赞品》〈觉林菩萨偈〉有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自性”一词,与“真心”“真我”[06]、《楞严经》“湛圆妙觉明心”“本觉妙明真
精”、《圆觉经》“圆觉心”“清净觉海”等“真常唯心”观念之佛法词汇,皆是同义
而指涉某种终极心灵本体,即乃相关藏传佛教密宗莲华生《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之谓: 
 ‘那光明灿烂的觉性,也就是所谓的心性,有人视它为具体存在,实际上它并非
  实存。然而它又是一切之始,涅槃极乐及娑婆苦海的根源。它一向被密宗十一
  学派所推崇。从名相来讲,它具有各形各式的名称。有人称它为心或心性;有
  人称它为梵或大我;有人视它为无我的教义;有人直称它为心而已;有人称它
  为般若或圆满智慧;有人称它为如来藏或佛种;有人称为大手印;有人称为唯
  一本体;有人称为法界;有人称为阿赖耶或一切种;有人只称它为平常心(觉)’
    Ⅱ. 自我世界与自性空觉
  佛教大乘唯识宗所谓“阿赖耶识”,即是近通自性之识;晚期佛教思想观念,由“
虚妄唯识”而“真常唯心”,也就或以阿赖耶识作为根本,或再立更上之阿摩罗识作为
根本,皆是有关自性观念之指涉。唯识学所谓“万法唯识”之八识世界,是以原始佛教
之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再加上末那识与阿赖耶识。此后二识
,即是相关于西方心理学所谓“潜意识”;简概言之,末那识是相关生命自我之识,阿
赖耶识是相关生命世界之识。西方心理学佛洛伊德学说之“自我”“本我”“超我”,
其“自我”即对应意识层次;其“本我”“超我”即对应末那识层次,“本我”应于潜
意识之本能向度,“超我”应于潜意识之社会向度。此外,欧西现今灵修术语有谓之“
超意识”,即有相关阿赖耶识层次。所谓自性能生万法,也就相关一切世界现象皆是源
自阿赖耶识,或是显于超意识。
  唯识万法皆在五蕴境界,故与五蕴层次有所对应。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对应基于受蕴境界,意识对应基于想蕴境界,末那识对应基于行蕴境界,阿赖耶识对应
基于识蕴境界。唯识宗之修行成就“转识成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以成就所
作境界故;意识转为“妙观察智”,以善妙观察诸法故;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以
离我同诸众生故;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以清净镜照万法故;密宗更立阿摩罗识
转为“法界体性智”,以法界自性本体故。大圆镜智之相,即是《圆觉经‧净诸业障菩
萨品》所谓‘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而有如下五蕴境界之相关层次:
   色境    受境    想境   行境   识境
       眼耳鼻舌身识  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阿摩罗识)
        成所作智  妙观察智 平等性智 大圆镜智  (法界体性智)
   物相    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命相 
  五蕴既是由心而物的相蕴显现,诸蕴也就形成了各自的相应法相。五蕴正是在定境
中相关于自我实体的五种妄执相状;而“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之心境修为阶
段,即是相关修行定境由凡人小我到自性大我的自我扩展之相。
  色境相状乃是对应于外境物质,以为有着客观存在的物质,而有色蕴境界的“物相
”概念;色蕴境界我执即是当代唯物论观点的物质肉体自我。既以执著物质外境为真,
也就没有修行相状可言。
  受境相状乃是对应于自我感受,以为有着自我在观察物质相,而有受蕴境界我执的
“我相”,正如《圆觉经‧净诸业障菩萨品》所谓‘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此即相关凡人自我认知身心之相,“我相”即是一般人类生命的自我之相,或是一般宗
教所谓的自我灵魂之相。修行境界之“我相”,相关达至自身觉受清净,唯识对应之谓
“成所作智”。
  想境相状乃是对应于自我思想,以为自我思想犹如他人在观察我相感受境界,而有
想蕴境界我执的“人相”,正如《圆觉经‧净诸业障菩萨品》所谓‘云何人相,谓诸众
生心悟证者。…悟己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修行境界之“人相”,即是解离自我
感受而观察身体神识之相,或是自心观察分身之相,唯识对应之谓“妙观察智”,即如
相关《楞严经‧卷九》所谓‘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
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华严经》有
谓〈十定品之三〉‘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
’、〈离世品之五〉‘不舍本处,而能游行一切世界’,即是禅修入定之人相境界而以
自心观察其诸分身神识及其存在环境。
  行境相状乃是对应于自我意志,以为自我时空之众生存在,乃是意志作用而存有一
切人我之相,而有行蕴境界我执的“众生相”,正如《圆觉经‧净诸业障菩萨品》所谓
‘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
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众生相”即是自我存在之时空万物众相。修行
境界之“众生相”即是自我同于时空万物之相,唯识对应之谓“平等性智”,《楞严经
‧卷十》谓之‘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即是相关《庄子‧齐物论》‘天地与
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文言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之修为境界。
  识境相状乃是对应于自性心灵,以为有着自性心灵觉知虚空,觉照着自我时空众生
之相;以为觉知虚空是自我存在的时间与生命之本,而有识蕴境界我执的“寿命相”,
正如《圆觉经‧净诸业障菩萨品》所谓‘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
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寿命相”即是自性镜照自我存在时空万物之相,唯识
对应之谓“大圆镜智”即是相关老子之谓“道”。老子有谓《老子》‘孔德之容,惟道
是从’、《文子‧道原》‘万物之摠,皆阅一孔’,即是德境之自我时空万物,犹如孔
洞显现于道境之自性觉知虚空;而此觉知虚空显现时空孔洞之万物世界相,即是相关《
楞严经‧卷六》所谓‘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即是唯识所谓“大圆镜智”之相,
即是相关《庄子‧天道》‘极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有所困
也’之至人修为境界。
  佛家五蕴“识行想受色”之有相境界层次,《楞严经‧卷十》有谓‘汝今欲知因界
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
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识境
边际所谓‘湛入合湛’,“合湛”即谓自性合于觉知虚空,“湛入”即谓自我入于时空
世界。觉知虚空,无所形相,而显时空世界,《老子》故谓‘无,名天地之始’;时空
世界,乃有形相,而现杂多万物,《老子》故谓‘有,名万物之母’;杂多万物现于时
空世界,时空世界显于觉知虚空,《老子》故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自性
道境,了无形相,显现时空世界之万物三维形相,《老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孔子《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之谓‘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
物者也’。
  自性本原之觉知虚空相状,乃是超越时空万物而自然独存,即应道家《老子》所谓
‘道之为物’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
天地母’,即相应于佛家无色界之空无边处境界。空无边处之虚空境界,乃是纯粹意识
境界之无色相;南传上乘佛经《相应部‧28‧5》《相应部‧40‧5》阐述空无边
处之谓‘灭有对想’,即谓心物对立之寂灭,而成心性与物相之融合,即应《圆觉经‧
清净慧菩萨品》“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之谓‘照与照者,同时寂灭’的境界。故而
《老子》论述道境相状,乃合心性物相为太一之“无”;而于德境相状,乃以时空万物
为杂多之“有”。
  自性觉知虚空,即是老子谓“无”之涉“道”境,乃是相关“识”蕴境界。时空万
物世界,一切德业成于其中,即是老子谓“有”之应“德”境,乃是相关“行”蕴有相
境界。个人生命之善,基于知行推己及人,即相应于“仁”,而有涉于“想”蕴之忆记
取相。人际适宜之善,基于彼此往来关系,即相应于“义”,而有涉于“受”蕴之感应
触相。人众规范之善,基于群体生活共识,即相应于“礼”,而有涉于“色”蕴之外在
形相。
  五蕴就是一切世间现象的五种存在层次。在认识论上,就是关于一切现象发生都有
由心理到物理的“识行想受色”层次。在本体论上,就是关于一切存在显现都有由主相
到客相的“识行想受色”层次。在伦理学上,就是关于一切生命规范都有由自性本原到
群体社会的“道德仁义礼”层次,《老子》所谓‘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
后义,失义而后礼’即是说此层次[07]。
  “道德仁义礼”伦理层次对应之“识行想受色”,也就是自性本原显现自我个体之
心身层次,即对应于《圆觉经‧净诸业障菩萨品》‘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
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圆觉经‧普眼菩萨品》‘彼之众生,幻
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圆觉经‧普贤菩萨品》‘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
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而相关于法相宗五重唯识之修行进阶,
如下表列[08]:
      礼     义     仁    德    道...................
     色境    受境    想境   行境   识境
     物相    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命相   清净觉海
         眼耳鼻舌身识  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阿摩罗识)
          成所作智  妙观察智 平等性智 大圆镜智  (法界体性智)
[五重唯识]     遣虚存实  舍滥留纯 摄末归本 隐劣显胜   遣相证性
《圆觉‧普贤》   幻妄境界  心如幻者 远离为幻 离远离幻   得无所离
《圆觉‧普眼》    幻身    幻心   幻尘   幻灭    非幻不灭
     ................时空万物世界............│自性虚空│.....自性.....
[定境]                      │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
汉传大乘佛教所谓“自性”,即是觉观“空无边处”之识心,亦即“识无边处”之圆觉
;而空无边处境界,乃是即心即物之觉知虚空,对应于道家老子‘道之为物’之境界。
道家老子之“道”,乃是相关对应于佛家“无色界”,涵摄著自性与自性虚空;而其所
谓‘道之为物’,即是指涉自性虚空之相。空无边处,自性虚空,即心即物,即是密乘
所谓‘空觉不二’,亦即相关《楞严经‧卷八》所谓‘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
尽佛境界,名欢喜地’之修为境界;识无边处,自性圆觉,即是大乘密乘所谓“佛性”
,亦即相关《楞严经‧卷八》所谓‘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
觉’之修为境界;故而密乘莲华生《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有谓‘本觉原来就是
清净无碍的常存觉性,它又是空性之核心,因此被称为如来性,即佛心或佛种’‘唯有
先识破空性与觉性不二,方能证入佛性无碍’。
  禅宗慧能《六祖坛经‧自序品》之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即是识无边处之自性圆觉,能生空无边处之自性虚空,
而生时空万物世界之法相,《楞严经‧卷六》之谓: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圆觉经‧普贤菩萨品》之谓: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之谓:
 ‘一切表相皆由心所生,既由心生,也由心灭;
  唯此心性了知一切,且知一切本空本净,
  有如天上穹苍,它的空虚与澄澈本不可分。
  自生的本觉虽能生出外境,变成光明透澈又井然有序的万象;
  此即法性,也是实相。
  它虽藉外相来显示自身的存在,
  你心中却明明白白,那便是你的自性。’
  然而大乘密乘之自性观念,其实完全违反佛陀原始教义,而同于印度教之梵我观念
;而其修行究竟果地并未真正解脱轮回,乃是误将识无边处之清净圆觉作为佛果成就。
佛陀原本教导禅观修行以破除我执而解脱,时常诲示弟子观照一切法相,必须彻察
 ‘此非属于我的,此非我之存在,此非我之自性’
;所以后世大乘密乘思想衍生之自性观念,乃是对于佛法真谛的误解妄见,也会误导解
脱道之修行,更不足以涵摄一切修行功夫。大乘密乘自性观念涵摄之修行境界,若依佛
教十二因缘之生命缘起层次,其实是在‘无明缘行,行缘识’之“识”缘起及其以下境
界,尚有相关“行”缘起之更高定境功夫超越自性涵摄,更有相关解脱“无明”缘起之
四双八辈慧境功夫不在自性涵摄,如下约略所示:
    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无明
    ......................................自性|××‧××
    Ⅲ. 超越自性之定境
  大乘密乘之自性观念妄见究竟解脱,其修行证达之终极本体,即是无色界之“识无
边处”;然而无色界尚有更高之“无所有处”与“非想非非想处”,非是自性观念能以
涵摄。自性之识无边处,即是自性虚空之空无边处的观察心识,以自性圆觉心识而观察
著自性虚空与其中种种时空万物世界,犹如《圆觉经‧普眼菩萨品》妄见其中慧境以为
佛果之谓:
 ‘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
  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
  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无色界乃是循着五蕴境界之空无而成立,而自性境界乃在“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
摄。空无边处是色境之空,乃无“地水火风”四大,而现自性虚空之相,即是空大识大
所摄。识无边处是受境之空,更无空大之相,而现自性圆觉本体,即是纯粹识大所摄。
“无所有处”是想境之空,也是最高想境,舍离自性圆觉识心与其一切相状,而成一切
想法概念皆无之想境,乃是“无自性”的生命境界。“非想非非想处”是行境之空,即
是超脱一切想境的空无行境,而唯余最高识心以观察著“无自性”之空想,乃是一切轮
回生命的最高定境。无所有处与非想非非想处,乃是超越自性之定境,并非自性观念可
以涵摄。自性及其相关定境层次架构,如下表列[08]:
  时空万物世界..│....自性虚空.│...自性...│
         │  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
  色受想行......│识〔 色空    受空    想空     行空  〕
  欲界、色界....│.......................无色界........................
德境..........│.............道......................................
    Ⅳ. 解消自性之慧境
  大乘密乘之自性观念所见诸法生灭,并不足以究竟慧境生灭,尚未达及四双八辈所
证慧境。禅宗慧能《六祖坛经‧自序品》之谓‘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即是慧观功夫
尚未见及识无边处自性心识之生灭无常,故而妄见以为乃有自性不生不灭。然而大乘密
乘之究竟慧观功夫,已见空无边处自性虚空之生灭无常,即是相关禅宗‘虚空粉碎,大
地平沉’之功夫境界。《六祖坛经‧机缘品》记载洪州大通和尚,尚未见及自性虚空生
灭,乃以空无边处境界,阐说见性成佛而谓:
 ‘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
  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
;六祖慧能直指其见尚还执著虚空体相,而谓: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志常僧人乃大悟自性非在虚空体相,而在觉察虚空之无边心识本体,故谓:
 ‘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服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六祖慧能见解虽然高于大通和尚,但在自性本体执取上,也只是识无边处与空无边处的
境界差别,仍然不是真正解脱知见。志常僧人所谓“自性觉源体”,即是证见识无边处
为不生不灭之自性本体。然而佛教上乘正法修行证达初果,即无“我身见”(身见)之自
性妄执,也就确认五蕴现象没有任何自性本体存在。大乘密乘究竟修为境界,证见空无
边处生灭,而以证见识无边处不生不灭为自性本体;乃是由于其慧观功夫已达上乘生灭
观智之色明慧性而落于观染妄见所致。
  大乘密乘之自性修行证地;自性定境及于识无边处,而以其为圆觉心性本体;自性
慧境达于色明慧境,而见空无边处之自性虚空生灭,也就可以破除时空万物世界的时空
概念。色明慧境尚还执有我身见,所以也就还有自性本体妄执。识无边处之圆觉心性生
灭,必须初果慧境才能证见;也只有证达初果慧境才能断除我身见,而不会再认知有自
性本体存在。由初果至四果之修为境界,乃是解消自性之慧境,也就皆非自性观念所能
涵摄。自性及其相关定慧层次架构,如下表列[09]:
  
  时空万物世界│....自性虚空│..自性..│
        │  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 灭尽定
  定境:    识〔 色空   受空   想空    行空   识空 〕
  ───────────────────────────────────
  慧境: 失明  │ 色明   受明   想明    行明   识明
            无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阿赖耶  须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罗汉
      ............我身见  我作见  我所作见  我慢势见 解脱知见
          │涉解脱流│入解脱流‥‥‥‥‥‥‥‥‥‥‥‥│究竟解脱
      ........│自性慧境│
 ◎此表上定下慧之对应,并非直接等同,只是有所关联,故以“───”分隔。
    Ⅴ. 自性思想与中国文明
  自性思想之源流,乃是始于古印度婆罗门教之梵我不二思想;而在其后许多修行证
悟体验,乃有心性本体生起世界万物之见。佛陀创立佛教,证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本是否定任何自性本体存在。然而后世佛教大乘密乘修行,却是妄见以为自性本体存在
,再由禅宗达摩祖师传法中土,以而汉传佛教修行多以证悟自性为宗,再而影响后世宋
明儒者之心性观念。
  先秦道家于《庄子‧天下》区分老庄之别,乃在主要修为功夫有所不同:于老子谓
之‘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即是相关定境修为,以无色界之道境为本,而以时空万物为粗;于庄子谓之‘芴漠无形
,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
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即是相关慧境修为,而见万法现象之无形无常。老庄主
修道术,虽有定慧功夫不同,然而两者皆是兼具定慧修为。《老子》所谓‘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道之为物’即是指称空无边处之虚空相,‘惟恍惟惚’即是指涉光明虚
空之生灭相,乃有兼摄定慧修为功夫。《庄子‧天下》所谓‘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
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其于本也’即是相关定境,‘其于宗也’
即是相关慧境,亦是兼摄定慧修为功夫。先秦儒家孔子《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所谓
‘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即有相关老子道境本体生成万物之思想。汉儒
董仲舒《大学》所谓“格物致知”,即是相关慧观入门功夫[10]。
  古代中国文明之本土修行传统,虽然定慧皆具,却是尚执一之本体。故而老子应该
尚未超越自性知见,《老子》有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庄子‧天下》评论老
子修为而谓‘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故而庄子应该也未解消自性知见,《庄子‧则阳》有谓‘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阖
尝舍之’,《庄子‧天下》评论庄子修为有谓‘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
,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因而中国文明本土修行传统,其定慧境界应该皆
还局限于自性知见的识无边处定境与色明慧境以下;也就是说,中土先秦修行传统,于
定境尚未达及无所有处或非想非非想处,于慧境尚未达及佛教四双八辈修为;所以或许
因此,中土传统修行思潮难以发现佛教大乘密乘自性思想的修行局限问题[11]。
  中国文明传统思想,足以对应佛陀正法之无常无我观念,而可推广涵摄一切定慧修
行功夫境界,乃在易理思想。“易”字古义,即有“相对”“感应”“变化”之意义,
足以对应佛教观念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12]。《易传》更有阐述心物性相对应之
宇宙观,足以作为思想基础而推广涵摄一切禅修与科学之研修活动,即是相关《系辞传
》阐述乾坤易理所谓:
 ‘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1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