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楼主: nknuukyo (我无所能因敌成体)   2017-09-14 18:02:33
大致上来看,三十七章到四十章的受众群比较接近,
很多核心的观念是对侯王或当时的士人所说的。
这章常被讲成很不可爱的权谋之术,搞得连老子都像个很不可爱的人。
然而仔细看这些版本的前后语意,稍微问细点大概就能考倒一堆教授,
甚至有些人的结论就是老子是个思维混乱的家伙。
这样无头苍蝇的解读方式是不行的,
有人问老子道家的立论,怎么回应当今社会?
最核心的观念之一就在于均权,这边可以之后慢慢分析讨论,
只要知道‘老子对君王从别人身上骗"权"这事毫无兴趣’就可以了,
我们先就这次的疑惑处理干净。
使用前提如下:
前提一:以出土本文字为准,通俗本文字仅作修饰或参考。
前提二:利器的诠释,大致近于韩非所言。
先秦的词通常有一定脉络背景,
例如弃圣绝知,指的是弃绝圣知,而圣知这个词出现在荀、墨、中庸等处,
是当时常见的用法。
前提三:老子的思维不混乱,所以前后语意必须有所连贯。
使用文字如下:

将欲拾之,必古张之;
将欲弱之,必古强之;
 将欲去之,必古与之;
 将欲夺之,必古予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潚;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老子告诫这些侯王掌权者和士人〕
那些王侯们现在想要收束、管约的对象。
大多是以前利用权力,帮助他们扩张的对象;
 那些王侯们现在想去削弱、缩小的对象。
 大多是以前利用权力,帮助他们增强的对象;
 那些王侯们现在想要夺去其权力、财富的对象;
 他们的权力与财富,大多是以前王侯们以权力所赏赐的。
 
 王侯干这样的事,实在缺乏通明的见识。
〔微在古代常作为‘缺乏’之意,例如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老子道家用‘明’多表褒义,‘知’则多表贬义〕
 
 鱼若被钓钩等硬物扯出水中,则无法存活。
这正表示于至弱的水,比强硬的外物还能养育生命。
这种养育能力也是至柔胜刚的体现之一。
那国家的赏罚、法律、规范种种的利器啊,
它们那坚硬无情的特质,并不是真正能教化、养育人群的啊。
〔视,于此做教化、养育之意。同‘长生久视’之‘视’,
参:
  《仪礼.乡射礼.乡射》:“遂视之。”注:“视之,当教之。”
  《国语.晋语八》:“遂弗视。”注:“不自养视也。”
  《汉书.宜帝纪》:“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
     特此感谢B大灌水,顺便方便我对一些基础观念做澄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