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

楼主: kevin781109 (Kevin)   2018-07-22 17:46:19
〈妈妈的遥控器〉#1RHoUWqs
〈猫的孩子〉#1RIqZyy
单元三〈茉莉的最后一天〉描述考上北一女的茉莉,某天从自家阳台跳楼自杀。
妈妈对茉莉的离世感到悲伤又愤怒之余,
偶然想起朋友的儿子曾谈到提取记忆的技术,于是去找他帮忙,
欲揭开让茉莉走上自杀一途的原因。
-
先说结论:目前最黑镜的一集,也是目前我觉得整体呈现最好的一集。
-
前两部的科幻元素较像是作为推动剧情的工具而编排,
但本集的“提取记忆”很有存在感,也是很黑镜的设定。
不过仔细分析,本集的提取记忆其实混合了两个概念:
聚餐时提到的是“用生活中的数据资料‘模拟’当事人的情感与记忆”,
相似于黑镜 S2E1 的剧情中,女主角利用男主角生前在社群媒体上的纪录
模拟出男主角的人格,让她能再次和他对话;
但后来实际进行的是扫描茉莉大脑皮质的残留讯号,所以是当事者的“真实”记忆,
类似黑镜 S4E3 保险公司调查员扫描目击者记忆的方式。
-
妈妈唯尊数学的态度反映出台湾社会“重理轻文”的现象。
在教学现场,仍有很多学校把考上医科人数当作招生依据;
选读社会组的学生中也有很多人的动机只是“理科读不好”而不是“对文科有兴趣”。
另外,以“年纪小什么都不懂”为理由,反对孩子接触同性恋等知识,
完全本末倒置,也是当今反性平教育者常用的谬论。
实际上,就是因为学校不教、父母不谈,孩子才会自己去接触。
而剧中妈妈在理解女儿轻生的原因前,把事情简化为孩子不懂事,
这和有些人认为“自杀者是抗压性低”类似,忽视了负向情绪对青少年的影响。
-
若某个小孩成绩特别好,其弟妹时常受到来自父母的更多压力,
这就是剧中可莉的处境,也是许多家庭真实的状态。
面对妈妈一厢情愿“为了你好”,可莉沉痛地喊出“你以为我想被你生出来喔”,
虽然尖锐,却也忠实呈现许多孩子内心那个被压得喘不过气的自我。
我想特别点出两个情节:
教育现场确实经常有“以加强课业之名剥夺午休时间”的情况,
好像这社会认为学生除了吃饭洗澡睡觉,其他时间都必须读书;
另外,将负面情绪转化为自伤(划手腕)行为,更是我在学校真正碰过的案例,
但很多人把它简化成偏差和中二……到底谁比较病态呢?
-
剧中妈妈最后一次读取茉莉自杀那天的记忆,画面交替呈现手术台的生产画面,
相当有情绪渲染力,我很喜欢这段的设计。
与〈猫的孩子〉相似,都用新生命诞生唤起角色和观众心中对生命的感动。
虽然茉莉走了,但她拯救了妈妈、拯救了妹妹,
也期盼这部剧的播出能拯救一些痛苦的人。
后半段点出茉莉偷发夹给妈妈的事情后,可以注意到妈妈经常配戴着它,
象征著母亲对女儿确实有爱,可惜用错了表现方式。
不可否认,为人父母确实很难,但也因此更凸显了思考和学习是一辈子的。
最后我想引一句网络上看到的话作结:
“父母在等孩子道谢,孩子在等父母道歉。”
希望父母和孩子之间能相互理解,不要再有悲剧发生了。
-
欢迎追踪粉专 https://www.facebook.com/boss.amateur.review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