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件事情其实满严重的
对台南来说这是一个路线问题,有几篇文章提到京都。
老板很顽固之类不过我去了几次京都,大阪可能去的店家不同所有些不同体会吧。
首先呢定义小吃这件事情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
小吃又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有路边摊(屋台的)
有在集中市场的像锦市场那样。不过日本分的很清楚市场通常是外带的。
如果有座位空间的,除了乘凉用的川床,和室。大多数是有冷气的。
当然这些地方用餐价格是会高一些的,欧洲美洲也是一样。
要说是国际通则也好,西方价值也罢。不过使用者付费这个观念是推行的很成功的。
服务的附加价值,是值钱的可以转换成价格的。
日本人有一种很值得夸赞的好处是,念旧但是不守旧,自从龙马之后敢于创新
让他们几乎脱亚入欧,根列强平起平坐。 我想当他们再考虑,究竟是守旧保留地域性
民族性,服务本地客源还是向广大的世界市场展开怀抱的同时。
应该有过这种争论吧?
当然,充满乡土味的用餐环境,乡土味的待客方式也许可以逆向行销。
成为一种风格吸引某些人前来。
接着,应该讨论一下,有座位的餐厅提供空调是不是一种普世价值呢?
做为服务她是不是一种必须品,又或著是小吃需不需要服务?
我记得前几年战了好长一串的就是八峰亭,当然她的新闻成为逆向行销算是很成功。
但是后来方法也是有亲民一点。当然如果她算小吃的话
怎么定义小吃就真的很困难,TAPAS也算一种小吃,可丽饼也是,热狗也是辣鸡翅也是
这些也都可以 TO GO,也有座位。
小吃起家通常都是从简单基本的店面,或是路边摊。
一路进化到有着餐厅的面貌。早期可能只讲究味道,用餐环境将就将就。
农业到工业社会吃饱,快速方便。到讲求吃巧,吃的环境。这些要求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要求服务,要求环境,其实都很基本。
作为店家可以顺应民意,也可以便宜行事。
撇开服务不谈,最症结的点应该还是在于成本根效应吧。
有店面的小吃店主人,最在乎的就是如果我转嫁了到消费者身上。
他们会不会买帐呢?这种担心往往就造成整个环境持续五十年不变。
一但消费型态慢慢转变,其实是很危险的。也许还会有人喜欢传统的感觉
也许到时候再转变也没有什么不好。 不过有些事情预先为消费者想到
这不也是服务的精神之一吗? 为什么普遍来说大家都说台湾小吃有潜力,有实力。
但是,却没有很知名的品牌或是代表呢? 不能成为一个象征?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们不要成名,我们不要赚大钱,我们只要固守传统。
维护旧有客源就好。这也是种路线。但也许有点自我设限了
台南小吃有阵子很火,因为电视曝光,因为食尚玩家。
因为香港背包跟陆客背包。慢慢的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台南。
固然传统待客方式是最自然的,但是也许多替不同国家的客人想想也会有惊喜。
当然不想作外国人生意也是可以。
也许协助店家做个问券,有冷气用餐的区域把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外带便宜。
这样尝试看看会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