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梅雨季等梅雨

楼主: daron (一)   2020-05-05 19:49:13
天气小观:梅雨季等梅雨
今天5月5日,也是立夏,当然先看梅雨了,先来看地科知识:
“梅雨”是东亚地区独特的天气与气候现象,
由于该时期雨量特别丰富,且适逢长江中、下游一带梅子成熟季节,
因而称为“梅雨”( Mei-yu、plum rains、Baiu),
又因该时期降水多而连续,空气潮湿,物品容易发霉,
因此也称为“霉雨”(mold rains)。
不管是梅雨还是霉雨,都是指:很多雨。
春季多锋面雨,夏季多对流雨,每年5月西南季风的暖溼气团加入锋面系统,
于是,
大气高空压轴秀:"春末夏初"带有强烈对流降水的滞留锋降雨,就成了梅雨。
秋季多气旋雨,冬季多地形雨,每年10月东北季风的凉冷疾风加入气旋系统,
于是,
大气地面压轴秀:"深秋前冬"带有强烈地形性降水的秋台降雨,为秋台共伴。
由于台湾位于东亚南方,梅雨高空秀为暖气团北上,共伴地面秀为东北季风南下,
因此,
梅雨秀的首发表演舞台从华南到台湾,(秋台共伴的首发表演舞台通常为日本)
往后,
梅雨锋面由南往北表演,依序到达华中、华北地区。
如果限缩范围,以华中-长江流域来看,那么,5月入梅前,6月梅雨,7月出梅。
这样看是有原因的,
对台湾来说,5月西南季风加入后,梅雨锋面降水就是强烈对流的锋面雨了。
但,
从大气环境来看,6月才是亚洲夏季季风全面爆发的季节,整个大气环境丕变,
青藏高原的南支气流消失,华南云雨带结束,夏季霸王南亚高压移到青藏高原,
北推西风喷流北跳,台湾结束梅雨季,长江流域开始梅雨季。
因此,
从狭义观点来看,以上的东亚梅雨季大气环境。
换句话说,5月的大气环境不难想像,
梅雨锋面依旧与华南云雨带的混搭的型态出现,
甚至,目前还没看到南亚高压胚胎,
出现的锋面呈现华南云雨带东移与北方锋面南下的混搭型态。
当然,5月的大气环境比起4月丰富多了,要不然5月就不能称梅雨季了。
5月的南亚高压会从中南半岛开始往西北移动,南亚高压东侧提供良好的高空辐散场,
同时,一般5月中旬左右也是南海夏季季风爆发的时间,
两者加乘下,5月下旬以后,影响台湾的梅雨锋面降水增强,全台进入防汛期。
因此,
目前最重要就是观察南亚高压登场和南海西南季风爆发了。
1. 南亚高压何时登场
模式预报又修正,孟加拉湾南部的热带气旋短时间内难产,
主要原因当然是近赤道的大低压(赤道涡旋)被南印度洋气旋干扰难发展,
要等下一波,模式目前看到后期有新一波跨赤道西风促使新的气旋扰动发展。
而,
中南半岛目前依旧被太平洋高压垄罩,热对流降雨零星,
一样要等到后期较明显的中纬度锋面系统南下,太平洋高压有向东调整趋势,
热对流降雨才会明显起来。
总结,
从模式来看,南亚高压后期可以看到胚胎发展了。(今年可说有够晚了)
2. 南海西南季风何时爆发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当然就要看中南半岛热低压发展,这包括了首要降雨,
之后,孟加拉湾扰动气旋发展起来带起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爆发,
那么,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就可以期待了。
这里就有一点很有趣,为何南海西南季风要看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脸色,
其实这是偏颇的观点,
因为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看的是太平洋高压脸色,
太平洋高压是非常强大的天气系统,能影响他的都是行星级系统/长波系统,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主要是促使太平洋高压东退,
因为西南季风带来高能量暖湿气团的强烈对流能够产生低频大气长波。
只是,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爆发都迟到了,南海西南季风短时间当然也没谱了。
最后就是梅雨锋面了,
尽管台湾炎热,但东亚冷空气还是不少,只是没有明显西风槽锋面到不了台湾,
模式预报要等到下周有明显西风槽出现,天气变凉锋面压到台湾上空,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第一道梅雨锋面了,
因为锋面往台湾接近的过程速度变慢,压到台湾上空甚至停留1~2天才通过,
当然了,
如果锋面南下,全台都有机会降雨有助水库蓄水量增加一些了。
因此接下来观察重点就要放在东亚梅雨的高空大环境了。
(以上供参囉)
作者: smileboy2016 (hahaha)   2020-05-06 20:36:00
现在笼罩在台湾上空的高压也太变态秒杀裂解左岸要登陆台湾的强对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