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南风起天气转热,一周尾声又东北季风

楼主: daron (一)   2020-04-15 14:28:30
天气小观:南风起,天气转热,一周尾声又东北季风
4月中罕见的强烈冷气团过后,
冷高压出海变性,今起一连五天南风起,
天气渐渐变热,下一波冷高压较弱,
模式看来,周六从黄海东移出海,
主要是东北风和东南风交会的地面气旋让东部天气较不稳定,
但时间不长。其他各地依旧暖热。
而真正大变化是下周二以后,
锋面南下且竟然又是一波东北季风到达。
自从前两天的强烈冷气团过后,可预料到今年特殊情况,
目前冬季系统的威力犹在,
模式预报,
未来一周又酝酿一波西伯利亚冷高压,
冷高压中心威力在蒙古竟然可以堆积到1048百帕,
蒙古地区出现零下15~25度的超寒冷低温,
这种大气形势,在4月下旬,真的罕见。
往年4月下旬,蒙古冷高压的东北季风无法直吹台湾。
这是因为,
4月下[email protected]旬,即便有较强的蒙古冷高压率领冷空气南下,
东亚很快就会遭遇暖空气抵御,产生锋面。
这时,北方冷高压若要影响南方,则势必要南下,
由于冷空气南下受日照增温,冷性气团明显减弱,
因此,南下的冷空气特性很快和源头冷空气产生差异,
于是,难以避免的 南北产生 两股高压中心,
北方地面高压偏冷较强,南方地面高压偏暖较弱
两冷高压之间因气团秉性差异,中间再度产生锋面,
因此,
往年4月下旬,就算蒙古出现较强冷高压,
也几乎不可能见到,冷高压中心吹出的"正统"东北季风直达台湾。
当然,
更遑论4月下旬,经常连蒙古都不冷了,何来冷高压。
对比之下,
今年罕见4月中旬的强烈冷气团大气形势,
4月12日最低温 台北12.1度 嘉义12.4度
4月13日最低温 台北10.3度 嘉义11.8度
不但东北季风在4月不退场,一周尾声,
甚至又一波西伯利亚冷高压率东北季风南下南下。
♪ ♪ ♪眼看这一季就要过去 夏季迷的夏天 还没有来
模式预报,
未来一周北极冷冻气团再度大量地往亚洲远东地区南下,
对应中亚脊北上,冷气团往西伯利亚堆积出1048百帕的冷高压,
由于冷气团势力十分庞大,因此堆积出的西伯利亚地面冷高压也很庞大,
这显示了冬季系统还保有惊人的威力。
由于中亚脊北上再度被冷涡旋推挤而很快东移,
因此一周尾声,对应东亚的西风大槽也迅速转直,
西伯利亚冷高压快速南下,冷气团进入东亚往南方侵袭。
而南方,暖气团在南亚已经热烘烘,并扩及东南亚,
南下东亚的冷气团与东南亚北上的暖气团在华南地区相遇,
冷暖大战产生锋面,这场冷暖战争至少三天三夜,
尽管暖气团势力不弱,但冷气团还是占有些微优势,
慢慢地将锋面压到台湾上空,
地面东北季风控场下,降雨还是偏向北部、东北部;
中部和东部也因锋面和东北季风有一些雨,
反而,模式显示
这波以冬季系统为主的锋面,南部雨量依旧不多。
这就要留意后续梅雨和西南季风了。
往年4月下旬,台湾偏南风居多,太平洋高压势力崛起经常掌控台湾,
南部山区午后热雷雨的机率大幅提高,
同时,中南半岛的热低压发展并且每日的热雷雨,大量释放潜热。
再来印度洋的赤道涡旋北移=>于是,副高断裂。
再来孟加拉湾季风降雨,热带Rossby波东传=>于是,太平洋高压东退,
最后重点,
就是南海西南季风爆发。
但模式显示,未来10天,中南半岛热雷雨还是不乐观,
偶尔且零星,尽管印度热低压发展,但副高势力从太平洋一路连结到南亚,
加上地面东北季风不退,
中南半岛的热雷雨释放潜热,还要等等了,当然了,南亚高压也没有影子。
好在对台湾降雨来说,少了西南季风,
依然可以看梅雨锋面情形,这就要到5月初再观察了。
当然,未来一连五天,天气转热,
但东北季风不退场,棉被还不能收就是了。
而,
即便东北季风不退场,
也看不到秋季地面秀东北季风大战西南季风的情形。
因为,东北季风本身就是驱除南海西南季风而登场;西南季风是清除东亚残余冷空气,
两者作用不同。
因为,东北季风可以吹到南海南部,但"南海西南季风"吹不到西伯利亚。
但若看高空,西风脊可以推到北极,但西风槽压不到赤道。
(以上供参囉)
作者: jack82822005 (小郭郭)   2020-04-15 17:54:00
空气干,鼻子觉得不舒服
作者: TruMadDeeply (Name)   2020-04-15 18:39:00
作者: smileboy2016 (hahaha)   2020-04-16 14:12:00
北市本周与下周的气温和天气对比根本三温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