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台北局本部挑战寒流的看法...

楼主: dunking (冷锋过境)   2020-04-14 02:19:11
早上因达标寒流的问题有了一连串激烈的讨论,对此稍微解释一下我的看法,其实
有一部分的看法板主有大概讲过了。虽然吵寒流定义已经是每年冬季的年经议题,但CWB
以台北市局本部10.0度以下定义为寒流的框架还是要尊重,万一北部平地局属测站下雪了
但局本部还是维持在10.1度,那么依旧得无奈称之为强烈冷气团XDD,因此我个人的不看
好会成为寒流还是和局本部有关,而和周遭局属测站无关。
就如同板主所讲的,对于局本部来说,干冷寒流要达标是个艰辛的路程,尤其从10.5
度的强冷降到10.0度的寒流,不外乎底下几个原因:
1. 风向不对,10度多上上下下的摆动很久,一直到吹弱南风才会掉到寒流的水准,以过
往的经验几乎要熬夜到凌晨,惨一点甚至要到天亮。
2. 风速一直降不下来,不利降温...。
3. 露点不够低,相对湿度偏高,代表冷空气强度不足,达标寒流失败...。
我个人把持着很难成为寒流的原因就在第3点,低空仅850hpa 5度线抵台,就算高空
条件出色,依局本部的状况就算把辐射冷却的技能点满都很难挑战寒流,因为局本部测
站气压预测顶多在1020百帕上下,依过往经验寒流机率很低。再者,4月中昼长夜短,降
温时间也短,也不利于达标寒流,考量总总,我心中设下的范围是10.5~12.5度。
昨晚八点局本部早早就转向了辐射冷却的弱南风,温度也早早下滑达标冷气团,此时
开始每一段时间就开始用NWS的软件开始寻找露点:
https://www.weather.gov/epz/wxcalc_rh
这套软件可以方便给大家找找辐射冷却最大化的露点在哪,结果发现局本部的相对湿度
持续升高,算一下露点一直没降,介于9.0度上下,事后对照观测资料系统也有
相同状况:
https://reurl.cc/X65x4j (观察21:00以后的相对湿度)
因此用上面那套NWS软件估计,降到10.0度寒流时:
若以9.0度为露点,相对湿度要达93%以上,
若以8.5度为露点,相对湿度要达90%以上。
重点就来了,以CWB的观测资料系统来看,寻找好几波干冷寒流,台北就算有辐射冷
却加持,相对湿度都很难、很难、很难(很重要所以讲3次)达到90%以上,目前看到会达
到90%以上,不外乎是因为:
1. 下雨湿度飙高。
2. 由湿刚转干没多久温度往露点掉。
(假如有专业的板友发现原因麻烦请您告诉我为何台北在辐冷时相对湿度很难高达90%以上)
中南部或是西北部内陆一些很可能出现辐射雾的测站似乎就辐冷太强相对湿度甚至接近
100%,刚好是个对比。
因此基于露点难降,相对湿度达不了90%的情形,就成了不认为达标寒流的理由,这
种状况除非:
1. 空气增湿下雨。
2. 冷气团增强,使露点下降拉低相对湿度,之后再辐冷一次。
最后让我有小小跌破眼镜的点在于局本部最后露点有降到8.1度左右,相对湿度高达
89%,基本上局本部已经把辐冷效应发挥到极大化了,最终局本部测站的10.3度确实有些
意外。
观察邻近的北部局属测站(新屋、板桥、淡水、基隆),相对湿度都有高达89~90%,
因此最终测站能跌破10度大关的关键还是在于露点高低,新屋、板桥、淡水的露点温度皆
<8.0度,因此出现10度以下,基隆和台北因为露点太高,最终失败。
最后要说明一下,并非是对于寒流不能有祈望,也并非因人废言的问题。我个人看法
还是觉得至少有些能说服人的根据可以支持个人的祈望,像是台北测站1025百帕达寒流的
问题,重点在于冷高压都仅有1025百帕左右出海,这样祈望台北测站1025百帕岂不是缘木
求鱼...?
再来是"依2010年3月寒流的状况,那么可以期待4月寒流",老实说不是很明白这两
波系统的相似性在哪里...?
https://reurl.cc/QdWN8q
找了一下2010年3月寒流的状况,基本上强度比目前这波强很多,台北测站气压接近1030
百帕,风向为东北风时测站温度就跌到10度以下,加上相对湿度一直都不到70%,露点温
度也相当低,风速也不弱,基本上完全凭冷空气的真本事就达标寒流了,辐冷效应在里
面的角色也不是很明显,日温差也小,基本上找不到彼此类似之处,假如能详加说明让板
友们理解或许会更好。
由于这次的低温状况罕见,上一次在4月中出现这么低的温度可能是1996年或1980年
了,往后分析的用语上会特别留意,谢谢各位指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