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终于!即将退场,4月下最后正东北季风

楼主: daron (一)   2020-04-19 11:05:40
天气小观:终于!即将退场,4月下旬最后的正统东北季风
终于的~~~模式显示,"正统"东北季风要退场了,
模式预报,未来一周是最后一波东北季风,
至此,4月底后蒙古/西伯利亚已无强大冷高压直接影响台湾,
往后,顶多就是东亚残余冷空气的地面弱冷高压能影响台湾,
就等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后清除东亚残余冷空气了。
往年正常情况,
如果以温度来看,每年9月下旬以后甚至10月初,东北季风才登场,
如果以温度来看,每年4月中旬以后甚至5月初,东北季风才退场;
然而,
"正统"的东北季风是从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中心吹来,
因此,
从大气形势来看,
每年9月中旬甚至9月初,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就有能力扩及台湾,
每年4月中旬以后,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就没有能力扩及台湾。
换句话说,正常大气环境下对台湾而言,
正统东北季风期间
=>以后简称,正东北季风,期间为9月中上旬 至 4月中上旬。
(正东北=> 指"方向" ,正东北季风 => 指"东北季风")
正东北季风是毫无疑问 不论温度、风速、或 冷高压发源地 等 ,就是 正统东北季风,
而,
如果有"东北季风特性:冷高压吹出",
但可能 温度、风速、或 冷高压发源地 等 有些条件 与 正统东北季风不同的话,
而这种:
类同东北季风就是
=>以后简称,类东北季风,期间通常比较于为9月上旬 以及 4月下旬。
但是! 今年实在特别,4月下旬,蒙古冷高压还能直接影响台湾,
因此东北季风特别晚退。
尤其,未来一周预报周四~周五,甚至还可以出现16度低温,
并且在台湾海峡刮起7~8级风,可说接近中上等级的东北季风了。
真是够奇特了!
或许对暖化前的地球而言,不算特别,但对早已习惯暖化的地球而言,
今年是几十年来罕见的特别了。
再回到模式预报,
目前西伯利亚已经出现大范围冷高压,中心强度1044百帕左右,
今晚还会稍微再增强一点,但强度本身不算强也不算太弱,
但范围非常庞大,显示冬季系统的强大势力,
几乎遍及整个西伯利亚都是地面冷高压控制范围。
而,
明天起西伯利亚冷高压开始南下,
首先伴随东北亚高空冷涡旋发展以及地面温带气旋的东移,
之后,高空冷涡旋开始往西延伸横槽,
在春季高空快速变动的大环境下,横槽很快转直,
后头西风带正北气流把寒流带到华北地区,同时冷气团也快速南下,
因此,周四、周五温度偏冷,要穿比较厚的衣物了。
而降雨部分,
明起东北季风南下长江流域,而太平洋高压仍垄罩菲律宾到台湾南部,
因此,偏南风进入华南沿岸,
又,东海有地面高压变性东移,于是冷暖交锋位于南岭以北,武夷山以东。
但情况维持不久,冷空气不断南下,于是锋面逐渐往南推进,
同时,锋面东侧也越过武夷山进入东海,往台湾逼近。
周二晚起,锋面接近到台湾北部,但要等到周三晚上才真正压到台湾北上空,
会这么慢,当然是春季冷空气南下容易变性,后头的主高压推进锋面较慢的原因。
但冷空气势力庞大,因此,源源不断的南下,
周四以后就是东北季风掌控,而且一连三天温度较低些。
因此,北部东北部的地形雨势必免不了。
不过,
有趣的是,这波冷空气南北温度梯度非常明显,
原因当然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高原地形增温有关,
暖脊从高空推挤使东北亚高空冷涡旋位置偏东,
因此,冷涡旋西侧的冷空气主力(冷舌)多从东北亚南下,
经过东亚沿海再进入东亚,
此外,
暖气团高空势力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往东亚占据,
因此,
南下的冷空气较为浅薄,受华南地区的地形阻挡就更明显。
当然,台湾地形也阻挡明显,因此南北温差不小。
模式显示,周四以后,华南沿岸的冷暖对峙依旧很明显,
锋面通过台湾,却还没压过华南,
因此,要到周五以后才通过华南。
也由于华南段锋面移动较慢,因此周五锋面水汽从华南地区顺着西风气流飘来,
全台尤其山区也有机会降一些雨。
最终,这场冷暖大战再度由冬季系统获胜,但付出代价也不小;
此后,冬季系统元气大损,
再来就是,
未来一周过后,正统东北季风就要退场了,
这象征著冬夏大气系统势力交替,很快五月就是梅雨季囉。
过渡季节最精彩的就是大气秀,
就如同,秋天地面秀要看"地面冷高压"登场的 季风辐合/秋台共伴效应。
想当然,春天高空秀要看"高空暖高压"登场的 华南云雨带/梅雨滞留锋。
而,
冬季系统大本营-往年迈入秋冬,从北极高空开始发展的北极涡旋,
夏季系统大本营-往年迈入春夏,从亚洲南部开始发展的陆地热低压,
随着北极涡旋发展,一部分北极气团进入大陆堆积,加持地面冷高压的发展;
随着陆地热地压发展,南方海洋水气北上开始降雨,加持高空暖高压的发展。
最终,
当然就是 秋季: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的登场 / 春季:南亚暖高压的登场
(
秋冬北方降温 + 高空-北极涡旋延伸槽,北极气团往南沉积 => 地面-西伯利亚/蒙古高压
春夏南方升温 + 地面-热低压对流,水汽凝结降雨释放潜热 => 高空-南亚高压
)
顺道一提,
夏季系统-陆地热低压以南亚-亚洲南部/青藏高原南麓发展,西南季风吹不到北极,
冬季系统-北极涡旋以北极上空对流层顶至平流层发展,西风带偏北气流吹不到赤道,
这也是很快的理解:
西南季风到不了北极,西风槽压不到赤道。
在这时节,夏季系统和冬季系统两大一南一北,彼消我长,
紧接着
春天大气高空秀最重要大戏-梅雨滞留锋,就是要看"南亚高压登场"了,
但因为今年东北季风晚退,在"南亚高压"登场前,
要先来关心"陆地热低压"的发展。
发展比较好的就是印度半岛的热低压已经发展起来,
孟加拉湾西半部的西南风已经吹起来,只是降雨还是不普及,
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爆发还要再等等。
中南半岛就比较惨了,
被东北季风乱入后,热低压要到要到4月尾声才有机会发展了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首要就是中南半岛的热低压发展,
因此,可预料的
今年南海西南季风不会提早爆发 XD
会不会准时 5月第二周爆发,
就要看之后发展,然最重要是太平洋高压高抬贵手了
只是,
保守一点来看,今年南海西南季风不太妙,甚至不排除严重迟到的机率就是噜~
(以上供参囉)
作者: jack82822005 (小郭郭)   2020-04-20 13:15:00
问个问题,所以在九十月之间,类东北比正东北晚出现吗? 感谢 ><
作者: smileboy2016 (hahaha)   2020-04-21 21:15:00
5/1 五月一到似乎就开始热起来了 现在到月底冷凉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20-04-24 06:03:00
梅雨的部分比较严格,如果不是滞留锋面搭配西南季风的话,就不算是梅雨,还是列为春雨
作者: arch20161219 (hahaha)   2020-04-26 10:12:00
台北市下雨了4月底的阴凉春雨 炎热的五月即将到来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20-04-26 13:4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