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补谈:南亚高压

楼主: daron (一)   2019-10-16 11:42:30
模式预报,南亚高压并入太平洋高压系统,
天气越来越凉了,在入冬之前,简单补谈一下南亚高压。
一、首先,
西风带系统=>斜压系统
太平洋高压=>正压系统
那,南亚高压很特别!
夏季的南亚高压=>偏斜压系统
冬季的南亚高压=>偏正压系统
虽然很怪,但很好理解(其实也不容易误解的正确说法)
夏季南亚高压=>因为南亚地形(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太热了=>温差斜压性
冬季南亚高压=>并入"大"太平洋高压系统,原则上不称南亚高压=>正压性
因此,用这种"四季南亚高压"的观点来看,根据研究
1. 1~3月,南亚高压主要为正压性,正斜比重约占7:3
2. 4月,南亚高压斜压性增强,但仍以正压性为主,正斜比重约占6:4
3. 5~7月,南亚高压主要为正压性,正斜比重约占3:7
4. 8月,南亚高压正压性增强,但仍以斜压性为主,正斜比重约占6:4
5. 9~10月以后,南亚高压斜压性所占比重迅速下降,10月就正斜比重就已降回7:3
因此,
4月通常称"南亚高压胚胎",10月就不称"南亚高压胚胎",直接视为并太平洋高压系统。
二、从南亚高压随季节移动的位置来看,
4月移至中南半岛上空,以后斜压性逐渐增强,最终移至青藏高原上空。
入秋后,斜压性减弱,"退回中南半岛"并"迅速并入太平洋高压系统"。
因此,
斜压性增强 =>驱动南亚高压移往青藏高原。
斜压性减弱,正压性增强 =>驱动南亚高压并入太平洋高压。
三、从实际的"100hpa流场"来看,更能了解为何南亚高压加持太平洋高压
4月
南亚高压中心:中南半岛南部
斜压性分量反气旋环流中心:中南半岛北部
正压性分量反气旋环流中心:菲律宾
5月
南亚高压中心:中南半岛北部
斜压性分量反气旋环流中心:青藏高原
正压性分量反气旋环流中心:菲律宾/太平洋
6月
南亚高压中心:青藏高原
斜压性分量反气旋环流中心:青藏高原
正压性分量反气旋环流中心:太平洋
7月
南亚高压中心:青藏高原/伊朗高原
斜压性分量反气旋环流中心:青藏高原/伊朗高原
正压性分量反气旋环流中心:孟加拉湾北部 & 太平洋
8月
南亚高压中心:青藏高原
斜压性反气旋环流分量:青藏高原
正压性反气旋环流分量:孟加拉湾北部 & 太平洋
9月
南亚高压中心:孟加拉湾北部/中南半岛北部
斜压性反气旋环流分量:印度半岛北部
正压性反气旋环流分量:中南半岛北部 & 太平洋
10月
南亚高压中心:中南半岛北部->太平洋
斜压性反气旋环流分量:略(减弱、缩小、南退)
正压性反气旋环流分量:中南半岛北部 & 太平洋
11月
南亚高压中心:太平洋 (=>已无南亚高压)
斜压性反气旋环流分量:略
正压性反气旋环流分量:菲律宾
(简单补充囉)
作者: jack82822005 (小郭郭)   2019-10-17 00:26:00
那个...我也想问...其实一直不太懂正压性斜压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我目前只知道热带气旋、太平洋高压是正压,温带气旋、西方带是斜压,没想到南亚高压也带有斜压性...但还是搞不懂这两个性质的差异,以及是在描述什么样的性质,希望大大能帮我解惑 感谢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