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过去一夜雨忽落,未来一周秋渐浓

楼主: daron (一)   2019-10-15 12:36:03
天气小观:过去一夜雨忽落,未来一周秋渐浓
北方秋天吹北风以后,就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南方秋天吹北风以后,就是太平洋高压减弱。
未来一周正是如此,太平洋高压减弱,
哈吉贝台风北上后,
以环流风场遇上冷空气,在日本降下超大豪雨,
由于哈吉贝是突破太平洋高压脊北上,
这和北上的秋台共伴的情况:西风槽"直接"勾引转北情况不同,
因此,哈吉贝的共伴效应并不标准,
但地面场还是有明显的辐合+哈吉贝本身环流降雨,
因此仍然对日本当地出现超大豪雨的灾情。
太平洋高压在哈吉贝台风北上后重新修补高压脊墙,
但昨晚起大环境场明显的东北季风,开始击墙,
模式预报,未来一周东亚大槽崛起了。
东亚大槽的崛起象征著东亚西风带压境。
模式显示,大气500百帕中层5760gpm西风带一周尾声接近30度。
大气高层的西风喷流更是大举压到东海,
太平洋高压战线一周后期整个崩溃东退。
南方冷空气步步进逼,北方则呈现令一种局面,
北极海冰目前情况极差,准备比去年新低再创新低纪录,
原因和北极涡旋偏弱有关,
北极涡旋偏弱当然又与
1)
先前北美中部出现第一波冰冻的寒潮爆发,
尽管秋冻过后又迅速回温,但从北极流失大规模冷空气。
2)
另外就是
(1)
先前西伯利亚的高空大冷涡旋让北极涡旋呈现椭圆,
更有利北极冷冻气团流失,不利北极涡旋增强。
(2)
北极海冰面积太少吸收微弱秋阳的热力,有利阻塞高压侵入北极,
日前北太平洋阻塞高压就已侵入北极,使北极冷冻气团无法平均分布。
不过,在北极海冰情况极差情况下,
仍有两道隐藏力量加持:
{1}
太阳活动力持续低点,目前观测太阳黑子数0的日子已成常态,
目前大家正在见证1978年以来最安静的太阳,
2019年2月创造了太阳辐射照度出现了所有资料的最小值,
因此,是否小冰期似乎渐来 V.S 全球暖化,
这在之后"科技的季节:冬季"要好好来看了。
{2}
先抓难度高的->北极冷冻气团挑战北大西洋暖流,
模式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北极冷冻气团不断挑战的就是:
北大西洋北邻的格陵兰海与巴伦支海,当地海域温度将低于零下15度,
一周过后,斯瓦巴群岛(斯瓦尔巴群岛)更是直接被冰冻气团垄罩。
北极海(北冰洋)的邻海在冬季应该结冰的海,
1.巴伦支海 :挪威北方海域
2.卡拉海(喀拉海):新地岛与俄罗斯大陆之间海域
3.拉普捷夫海 :新西伯利亚群岛<->北地群岛 之间海域
4.东西伯利亚海 :新西伯利亚群岛<->弗兰格尔岛 之间海域
5.楚科奇海 :北美阿拉斯加 <->弗兰格尔岛 之间海域
6.波弗特海 :北美阿拉斯加 <->加拿大班克斯岛之间海域
7.巴芬湾 :格陵兰岛西邻海域
8.格陵兰海 :格陵兰岛东邻海域
但难度最高的前3名,则不一定能够完全结冰,
A.格陵兰海 => 挑战北大西洋暖流
B.巴伦支海 => 挑战北大西洋暖流的支流:挪威暖流
C.卡拉海(喀拉海) => 挑战北大西洋暖流的支流:挪威暖流
因此,未来一周北极冷冻气团如果可以挑战巴伦支海成功,
将有助于保守冬季海冰面积。
最后就是看看台湾的大环境,
由于太平洋高压位于台湾东方,北方有西风槽,
高空大环境比起日本就是标准的共伴季节,
因此一旦有南方扰动,东北部/北部就免不了辐合降雨,
但由于东北季风的大规模冷空气,
因此,模式显示菲律宾东方扰动被冷空气杀死的机率高。
但仍要注意两天后的北部/东北部/东部的降雨,
再观察囉。
(以上供参囉)
作者: railwaytaiwa (铁道员)   2019-10-15 12:56:00
肩膀推
作者: moriyaorange (hoax day)   2019-10-15 14:33:00
这是96W吧,形态良好可以关察一下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19-10-15 16:16:00
不会再给EC骗了,GFS报的降雨就很普通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19-10-22 12:44:00
话说到底会偏干多久时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