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uello (cuello)
2021-01-26 16:55:36刚刚听到公视在讲"巴洛克" (Baroque, 或德: Barok)
他们是直接把这三个字用台语唸出来
我一直觉得这是值得讨论的
像这种情形, 直接用 "巴洛", 或 "巴乐"
不是就发挥了台语里入声字的优势吗?
虽然意大利文讲 Barocco, 后面多了个元音
但是用 "克" 只能又遶一圈把阅听人搞糊涂.
由于没有字尾的子音 (塞音, 或 stop)
北京话的音译一向都要多加一个音节
台语音译外来字的时候,
如果把这个严重妥协的结果
再逐字翻译到台语, 经过的两次失真.
结果常常是很不堪的
为什么不让台语直接面对外来字呢?
难道是因为讲台语的通常不懂外语吗?
我想举个更能突显这种优势的例子
大家先用台语唸唸看 "北达"
然后在路上访问任何未知国籍的老外
问他们 "北达" 是在讲哪个地方?
也可以再用 "巴格达" 作同样的实验?
其实不用去真的去做也容易料到实验结果
因为 "北达" 直接对应到 "Bagdad".
那...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绕一大圈
弄出个四不像的音译呢?
我不晓得大家是否同意
是的话. 希望这里的同伴可以推广
并多多解释, 推广这种音译上的优势
并善加运用
作者:
shyuwu (El Cid)
2021-01-26 21:49:00我家己咧音译嘛是尽量使用入声字
作者:
Datow (NDHU)
2021-01-26 22:46:00同意 既然是音译 就该直翻 不该多一层的语音转换
台语当初要是像越南一样直接废汉字,音译的问题迎刃而解了,现在搞成这样....脱裤子放屁,文字还是依附华语而活着,外来语还要另外记汉字,说到底台湾人还是汉字崇拜,两岸一家亲,喀喀
赞成哦,我上次翻译saxophone用“ sak锁风”同理
作者: mash4077 2021-01-27 11:17:00
常听到台语主播以国语唸外来语,甚至是本国人名及词汇
外语就尽量照原音来唸就好,完全免顾虑台语第几声,逐家即阵智识拢袂歹,毋免去就老伙仔人。
作者:
linee39 (科科)
2021-01-27 18:03:00越南国语字那样外来语直接保留原拼写(非拉丁字母文字还会有转换问题)会产生另外的问题,就是你不知道原语言怎么唸就不能我口读我手。不是逼着万事通所有语言都要会一点(根本变成语码转换而不是在地化的外来语),不然就是每个人乱唸互相听不懂。结果只有一些最常见的外来词汇才在口头交流上形成约定俗成的唸法(这过程不关文字任何事),较少见的外来词汇就各凭造化了
台湾袂少古早地名就有用入声字,来翻译原住民语,譬如:蛤仔难(kebalan)、沙辘(salach)
作者:
saram (saram)
2021-01-28 05:59:00入声不同于西洋拼音语的尾子音.中国古代的音译规则还保留至今.佛教经典里多得很.北京话算是新语言了.古代哪有北京话?
作者:
shyuwu (El Cid)
2021-01-28 11:11:00广东话Beckham就是碧咸,直接入声字没在跟你五四三假使讲罗马字写到外来语就爱保留伊久底兮拼写,敢袂伤奇怪?原底著写罗马字兮语言百百款,按怎唸你敢会晓?阁再加上其他语言毋但一款兮罗马化方案,恁敢读有?
作者:
linee39 (科科)
2021-01-28 12:52:00越南文这马就是按呢,原文拼写捌会得但是唸袂了
作者:
nsk (nsk)
2021-01-30 17:46:00trump怎么翻成特朗普丶也是一绝
作者:
saram (saram)
2021-01-30 23:07:00汉译字有两种1是把tr分开处理.2是合并处理.所以那差别只是风格.
粤语更猛,“侵”一个字就解决英语tr子音串中的r是proximant像台湾这样翻成翘舌音我觉得比起每个子音都一定要配出音节来说,自然多了。当然,像荷语发音Trompe因为r是闪音,就比较需要让t跟r各占一个音节变成“特隆普”style不一定有对错但会有市场偏好。
其实加写加翻上重要,等到有委员会毋才有语料予你改共原文标好,这马佮意按怎翻拢会使,主要是“文”爱写有够额,逐领域尽量去写,较赢伫遮尔幼路的所在求统一
作者:
saram (saram)
2021-01-31 03:10:00尾字-st 在过去汉译里几乎全是"斯特".不同时代的汉译家也是互抄.不管他是哪里人.我反过来想,翻译家并非想老实的尽量呈现原音.有什么意义?翻成汉字,就有本土风格了.要不然干脆写原文,让大家读洋文.还有,看到佛经的"婆",如果是尾字那肯定是v.或va.和尚们也不会把婆改为波/坡/泼....这就是定型字.仅用于佛经.曾经有人把中土佛经倒翻为梵文,居然成功,一字不差.因为一时找不到梵文本.后来在他国发现原本,才证明了.
作者:
kiuyeah (kiuyeah)
2021-01-31 19:15:00问题是台语无彼呢环境 会当弄一呢家己的翻译
最近拄好研究著cepstrum,这马的翻译是"倒频谱"若是用入声就会使翻做"入谱"(频pin->入lip)
现在就是华语比较大,任何非华语者都是小孩,只能跟着华语大人的脚步。我只是陈述目前现状
华语势力大是现状,但其他的“只能”等等框架都只是心态问题,不要被箍住就好。华语没有独大之前,或甚至还没制定出华语以前,东南各语言入声字早就有被拿来译外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