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大家会反对将华语称为国语吗?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3:35:23
部分人士反对“国语”此称呼,
主张称作“华语”。
同时,他们也主张语言名称应该遵循该族群意愿命名,
所以不该称作“闽南语”,应依照本族意愿称为“台语”或“台员话”。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在台湾语言认同是华语的族群,
反对外人将他们的语言称作“华语”,主张要称作“国语”(这种情况相当有可能发生),
那该怎么办?
https://www.facebook.com/338643246999649/posts/748931315970838/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3:54:00
我本身的看法是,既然“台语”能以约定俗成的角度解释为特定语言而非“台湾人的语言”,那么“国语”当然也能以这个逻辑解释为某特定语言(华语)而非“国人的语言”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4:23:00
对内使用大概没什么问题,但若要对外,日本、韩国也会用“国语”一词,会出现“一个国语,各自表述”的情况。日本、韩国的“国语”,对外可讲“日本语”、“韩国语”;但台湾的“国语”要指向“台湾语”的话,就会是不同语言了。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4:34:00
楼上,其实我的意思是如果华语族群要求华语必须维持称作“国语”那么是不是也应该尊重他们(这里没有默认国语代表台语台湾话)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5:00:00
“国语”一词只能对内,无法对外使用,理由如上。坚持使用“国语”,需面对“国语”这语言对外不能指向“台湾语”的问题。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5:07:00
现在的台湾语言不知道有没有外语官方名称,不过现在华语的外语名称最普遍使用应该是Mandarin,没有使用“国语”一词翻译成外文所以就继续维持叫作Mandarin,问题不大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5:14:00
跟英文词汇无关,“华语”就是俗称“国语”的对外名称。对一个外国学习者来说,你不可能教他“你现在正在学‘国语’”。不然全台湾那么多华语所、华语学程,为何不叫“国语所”、“国语学程”?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5:16:00
https://mtc.ntnu.edu.tw/mtc-book.htm啊所以就像现在民间推动闽南语正名为台语,可以预想有一天会不会他们也发起华语正名国语?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5:21:00
你自己去看师大的系所名称,看是叫“华语文教学”,还是“国语文教学”。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5:25:00
好,那假设1.“闽南语”和“华语”这两个词都是教育部采用的实然2. 民间主张闽南语正名为“台语”(应然)3. 那么若是主张华语正名为“国语”,由没有相等的正当性?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5:28:00
“台语”一词的指涉,对外使用上无冲突,“国语”有,简单讲就是这样。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5:29:00
国语教学中心1956年成立,华语文教学系1995成立,可见之前对外名称还是“国语”的历史比较久根据维基百科,1993年政府修订发布实施的国民小学课程标准增列“乡土教学活动”起纳入正式课程。我猜“华语”名称大概也是那个时候开始被政府采用的当然,如果要用“国语”则必须要从官方修正“国语”一词的定义,使国语不等价于国家语言如同台语不等价于台湾语言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6:01:00
你忽略了我上面举的日本、韩国例了。你要坚持使用“国语”的话,那么你要怎么面对日本、韩国也使用“国语”一词来指“日本语”、“韩国语”?对外教学上要怎么说明学生正在学习的语言,名字跟日本、韩国人的语言名程相同,但却是不同语言?语言名称*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6:11:00
很简单啊,既然日本语、韩国语对内都称“国语”却不会对外国人产生混淆,那现在再多一个台湾的“国语”当然也不会对外国人产生混淆国语、国语,字型不同,发音不同而且现在一堆人把“华”当作负面形容词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6:44:00
你没搞懂我举的例子。日本、韩国“国语”对外的称呼是“日本语”、“韩国语”,但你所说的情况却是要把“华语”正名成“国语”,那么就需面对“国语”的指称,要指向什么?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7:00:00
指向“华语”这个单一语言。我上面就说了,以后国语就不等于国家语言了国语、台语、客语国语变成特定语言的专有名词我觉得我该回答都回答了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7:08:00
本来使用“华语”一词毫无问题,你先把“华语”正名成“国语”,然后又把“国语”指回“华语”,为何要多此一举?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7:08:00
如果还有纠结应该是放不下“国语”一词与“国家语言”的意涵完全脱钩@CCY0927 现在就是在假设说华语的人不爽他们的语言被称为华语(ex. 国语课本改称华语课本、国语辞典改称华语辞典)的情况,要求依照他们的意愿维持“国语”称呼如果语言平等政策贯彻,一定会发生有些人看不惯“华语”,有些人看不惯“国语”这种事发生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7:16:00
华语人吃饱没事把一个原本没有问题的词汇,“正名”成一个有问题的词汇要干么?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7:18:00
因为现在已经有舆论要求政府对国人的文书,提及该语言名称不能称呼“国语”,要称呼“华语”了(请见本po文主文所附网址)这样下去岂不是所有的“国语”相关称呼都要改称“华语”?(国语课本、国语课、国语辞典)啊华语人有没有权利坚持他们的语言就是叫作“国语”?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7:23:00
屈指可数的“舆论”,连草案都没有,杞人忧天。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7:24:00
毕竟华语对他们来说也是90后才比较广泛使用的他称吧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7:26:00
我很好奇,你是已经遇到有华语人想把“华语”正名成“国语”了,是不是?坦白讲,我是没遇过啦。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8 17:27:00
华语取代国语的舆论可能数量上不是很多,但是不乏台文界的意见领袖https://bit.ly/2IfGNKu
作者: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0-11-08 17:28:00
重复一次:连草案都没有,杞人忧天。
作者: saram (saram)   2020-11-09 06:41:00
国语一词沿自日本.日本人称自己语言为国语.小学必学国语课对外人称自己语言为"日本语".韩国受日本统治所致,也和日本一样模式.即称自己语言为国语.小学有国语课本.对外人称自己语言为韩国语.(北韩称朝鲜语)中国教育单位在二零年代也效法日本,称中国官方语言(北京话为范音)为国语.台湾光复后学校也开始教国语(文).到现在为止小学还在教国语课.中学改为国文课.俗称中文课.可见其意义为"本国语文".这是中日韩三国的意识型态.本国人何必强调本国国名?譬如国军一词,就是"本国军队".国产是"本国产制"韩国也有"国军"一词.但北韩用"先军".请问台湾同胞,你国家是"华"吗?华是Chinese!你说说"华"是什么意思?目前"国语"是本国语文.立法院三读时用国语宣达.法院判决宣读用国语.这有问题吗? 你要改用chinese宣读吗?台湾改名为福尔摩沙的话,本国语文会改变吗?
楼主: LonerEver (永远的独行猫)   2020-11-09 12:33:00
台湾建国现在也是连草案都没有,讨论建国过程可能遇到的阻碍难道是杞人忧天吗?如果认同各种语言应当平等,而且政府已订定国家语言发展法,那么从以后可能的(或是我们理想中的)制度走向探讨可能面临的挑战应该是很有建设性的不是?
作者: MilchFlasche (实践才能发光)   2020-11-09 18:19:00
(引导读者:请参考本人11/09回应本文:“没有一种语言应当自称或赋称“国语”)简单讲,“国语”一名已经属于不尊重任何其他语言所以并没有可要求别人尊重该名称的空间
作者: saram (saram)   2020-11-10 03:25:00
有汉文文化背景的国家很少就三国而已.对于专有名词修饰尽量简化.如台湾话变成台语,客家话变成客语.还有中国话也能简化成华语.这三国基本上都"不尊重"任何"语言".所以用自主中心观念造了"国语"一词.当然也可说套用"国"X模式.它有单一性,威权性.如国君,国家,国土,国.....讲不完.中国共产党改变国语一词(当时也不普及),在考量到民族共和的立场,把它变成"汉语",与其他语言并陈.对内又称为普通话,意指全中国的普及通用语.看起来中国改良用心,但实际上没有改变其为一官方语言的本质名词用惯了,根本改不过来.我在生活圈里大家都称"国语",没人称华语/汉语/普通话...的.面对现实吧.
作者: MilchFlasche (实践才能发光)   2020-11-10 10:53:00
光这个板就多少人称华语了,现实就是:“华语”这个词会stay and grow。现实就是,开放民主社会会让hegemony die out我不会硬叫别人改,但我知道我说清楚为什么觉得改掉比较好,就会有认同的人也改,就这么简单。
作者: sodabubble (石の上にも三年)   2020-11-11 00:43:00
以下是单纯分享,请板友别战我~ 我在大学修过华语师资般的初阶课程,但又主修日语,所以若在使用“语言”看当下的使用语境 以“中文(或正体中文)”、日语时“中国语(ちゅうごくご)”,而台湾就是直接使用[台语]日语情境就使用[台湾语],若要再详述,就是多标英语让它的意思更清楚,让读者、对话者更了解这样。华语师资班那时还教导汉语拼音,但我现在是拿汉语拼音或罗马拼音 来确认影视作品的演职员表~ 毕竟有些影视从业者未必是台湾出身(例如马来西亚/香港等),所以依据罗马拼音的些许差异 来判别。只能说有些使用词汇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改掉的,也需理解或认同彼此的差异
作者: saram (saram)   2020-11-11 07:00:00
国语一词你把它当成一个可变内涵的名词吧.他只限本地用.到国外或面对一个老外,就不必使用这种主关的词.或者干脆官方把台语法定为单一国语就好了.到时候客家兄会靠北.你要是更敏感,可以把国军改成台军,把国产改成台产.譬如国币,如今都叫台币了.
作者: storilau (Storilau)   2020-11-19 16:30:00
hegemony die out?Mandarin的使用量就是被强迫推起来的怎么没die out然后把国语改回河洛语。那根本就只是一句先射箭再画靶,信奉成王败寇的话。第二句那个是指日常与政府的主要使用语种。如果现在不把被强迫更改的部分改回,那也只是继续让hegemony stay and grow而已,根本完全不正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