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t.ly/3cajBIE
【台语微视苹】阿兜仔台语吓吓叫 夸人“缘投”却被呼巴掌
出版时间: 2020/09/16 17:52
更新时间: 2020/09/16 17:55
“有一天我去寺庙,有人对他的女朋友说,‘你看那个外国人真帅’,我就说‘你也很帅
’,让他吓一跳。”当时对方会吓一跳,是因为这位来自美国加州的25岁严天宁是用台语
跟他们对话。为了深入台湾文化而学闽南语的严天宁,来台湾才3年,拥有英语、国语、
台语三声道,上个月更挑战教育部闽南语认证考试的最高级别,考试结果要等到10月才公
布。
■学台语才一年就能聊天
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取得经济和亚洲研究双学位的严天宁,在高中时由于妈妈着眼美国
与中国的关系愈来愈重要,要求他学中文,在美国从高中断断续续学了6年中文后,大学
毕业就来台湾工作,2年前获得台湾的语言奖学金,又到台大华语研习所继续学中文,去
年考上台大政治系硕士班后,决定开始学台语。
然而学台语才1年多的严天宁,就已能几乎全场用台语接受采访并回答,虽然有时候说得
并不流畅,但已完胜许多不会讲台语或者自身母语的台湾人。严天宁表示,常常有人认为
他很聪明,具有语言天赋,但他说这不全然因为语言天赋,而是学语言有一个程式、一种
语法,你要去研究,并且多听、多看、多说。
■逛菜市场逛到想学台语
其实连他都没想过自己会如此认真学台语,“我刚到台湾时很爱去逛我没有看过的地方,
像是菜市场。”然而菜市场里大多都以台语沟通,他听不懂,因此兴起了学台语的念头,
考上研究所后,他先到台大学闽南语,起初没有想要学得多精通,但慢慢学出兴趣,后来
又到师大读“大学台语”。
不过“大学台语”的教材对他来说很困难,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为了方便学习,他会把台
语教材的录音档下载在手机里,不管是在家里打扫,还是骑摩托车出门,都会听著录音档
练习说台语,旁人看来可能觉得他行为怪异,严天宁说:“我骑车的时候,邻车看到我就
说:‘那个阿兜仔是在干什么,他是不是疯了?’,但我还是继续学。”
严天宁认为“开口说”对学语言很重要,除了不畏别人异样眼光“自言自语”地练习,他
还会跑到菜市场或公园找不认识的长辈用台语聊天,他说若不这么做,他几乎没机会开口
,“我住在台北,大部分朋友都说中文,导致我在日常说台语的机会就很少。”他决定自
己“创造”机会,往长辈多的地方跑,他说:“学台语最好的资源,就是有很多老人都很
喜欢教你。”
■更了解台湾人内心价值
严天宁认为就算搬到别国去住,如果没有用心去挖掘,未必能了解在地文化与价值,他发
现台语可以让他更了解台湾在地文化,尤其是俚语,“我觉得透过俚语可以看出来台湾人
内心的价值,或是古早社会的心情,这是我很喜欢学习的地方。”严天宁也就这么对学习
台语“越陷越深”。
“生鸡卵无,放鸡屎一大堆。”意指一个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俚语是严天宁最喜欢的
俚语之一,就连冷门的俚语“有毛食到棕蓑 无毛食到秤锤”也被列入严天宁的“最爱清
单”,这句字面上是指一个人连不能吃的蓑衣和秤锤都想吃,比喻贪得无厌、什么都要、
欺人太甚。
■隔壁阿嬷用行动教台语
严天宁如此用心学台语实在让人夸奖到会弹舌,但也有用错的时候,他说某一天去酒吧时
,发现一位陌生人一直盯着他看,他不知道发生什么也看回去,不料对方突然走过来问他
:“你是在冲啥小?”,严天宁说:“因为有朋友说,如果有人说‘你是在冲啥小’,你
要说‘看你缘投’,所以我就这样说,对方就打我一巴掌,我非常吃惊。”事后对方朋友
来道歉并解释那人醉了,平息了风波。严天宁对此事说这种事就这么一次,并没有常常遇
到,大部分台湾人都对他很好。
有朋友随便教,但也有人很认真教学,严天宁说有些台语词汇很难理解,譬如“炸猪油”
,他没看过也没听过,“不过我去问住在隔壁的阿嬷,阿嬷就去买猪肉炸给我看,这样我
就知道到底是什么了。”
他口中说的阿嬷不只为他“示范”台语,还很照顾他这外地游子,阿嬷表示,因为严天宁
常常会带她家的狗去散步,让她觉得这个人很有爱心,所以当他带狗出门玩回来很累,阿
嬷就煮饭给他吃,甚至有时还会帮严天宁洗脏衣服,阿嬷说:“他衣服一堆在地上都没洗
,我就抱回来洗。”
■和邻居相处得像一家人
严天宁去年底搬到古亭附近的眷村居住,因为狗狗与阿嬷一家相熟,当时严天宁从阿嬷家
骑摩托过去时,狗狗就会一直追着严天宁,阿嬷说:“我老公气死了,‘阿兜仔叫就去,
我叫叫不来’,他手拿一个柚子K下去。”不过这只才1岁的狗上月突然生病,还是严天宁
帮忙送去医院,但过几天后狗狗仍在医院过世。
阿嬷会说台语,但其实是外省人,阿嬷照顾严天宁的生活,而因为狗跟严天宁吃醋的阿公
,才是“正港台湾人”,阿公也是他真正的台语老师。严天宁说阿公是眷村内台语最好的
耆老,有一次他不懂“咿咿歪歪”这个词汇,阿公就直接手扶膝盖、摇动身子表演给他看
,说像是一个坏掉的椅子发出“咿咿歪歪”的声音,而阿公的“身教”也让严天宁一辈子
都忘不了咿咿歪歪是什么。
严天宁不只跟阿公阿嬷感情好,跟他们的孙子也玩在一起,一起在眷村内采龙眼,“再升
!再升!”其中一位孙子叫严天宁把采龙眼的长竿拉长一点,并帮严天宁找好采的龙眼串
,“先切那个小的,再前面有一个小的。”孙子和严天宁合作无间成功把龙眼串剪下;他
们也会一起去里长的鸡舍逛一逛,严天宁跟孙子相处起来几乎没有隔阂,来台湾没几年的
他,就和邻里熟络得仿佛一家人,严天宁开玩笑地说:“我很像变成阿公阿嬷家的第2只
狗,给我吃就好。”
■因为言论自由选择台湾
居住在眷村的严天宁相当喜欢台湾,“保留了传统乡下的特色,但离开这个环境(眷村)
马上就有世界最好的大学,或是优秀的医院等公共设施。”他也指出美国不只共同资源很
少,而且医院、捷运等交通都比台湾差。
其实严天宁毕业于西北大学后,大可以到中国读名校深造,他却选择来台湾,“读研究所
最重要的就是言论自由,要在台湾读书才有言论自由。”此外,他大学在学时,曾去北京
清华大学学中文,他说当地空污很严重,生活方式不适合他:“我喜欢跑步,接触自然环
境。”
言论自由和自然环境让严天宁选择来台湾读书,为了更了解在地文化,在忙着读硕士时,
还拨空学台语,甚至搬到眷村居住,三不五时就跟邻里的阿公、阿嬷串门子,也和眷村小
朋友打成一片。这个25岁的美国人,就这样一步一步“越来越台”,在都市中,过著充满
人情味,宛如乡下的台湾在地生活。(国际中心/采访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