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久很久以前
因为一首闽南语歌 + 矮肥短冬瓜茶广告的推波助澜
国内掀起一个“介高尚”的潮流 (好像还有一个专门的手势)
然后忘了是不是同一家冬瓜茶
也把“常跟行家讲,ㄗㄨㄛ董是他偶像”的刘福助
找来拍广告
印象中林董拍的是绿友冬瓜茶 (矮肥ㄉㄜˋ,绿友冬瓜ㄉㄜˊ)
为什么到现在还记得呢?因为广告词的形象实在太鲜明了
许多结尾字发音,不管对不对
全都是发成“ㄜ”韵
就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说
遇到过不少词语尾韵差异的状况
例:
这坐 (这ㄗㄜ,这ㄗㄟ)
介高尚 (介ㄍㄜ尚,介ㄍㄡ尚)
好笑 (好ㄑㄧㄜ,好ㄑㄧㄡ)
你好 (你ㄏㄡˋ,你ㄏㄜˋ)
其它像粥、鸡这种极为明显的就不举例了
另外还有一个是“去”这个字的发音
一般常听到的就是ㄎㄧ,有很明显的“ㄧ”音
但是有另一种很奇特的发音
就是“ㄧ”的音剩一点点或几乎没有
只剩下类似ㄎ,或介于ㄎ、ㄎㄨ、ㄎㄩ之间的音
(猪的发音应该也属于这个体系的)
所以像这类尾韵的差异,是跟地域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