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ka= ka7 i/in

楼主: paulmcy1216 (公馆阿札尔)   2016-07-19 15:35:56
※ 引述《promulgate (glean)》之铭言:
: Goa2 ka7 i/in kong2.= Goa2 ka kong2.
: ka=ka7 i/in,现代台语译本共合音ka(=ka7 i/in)误写做ka7!
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两个平行的合音现象来观察
(1) 共ka7 / 予hoo7 + 伊i > ka33 / hoo33
(2) 共ka7 / 予hoo7 + 人lang5 > kang33 / hong33
(为了避免混淆,调号用白色一个数字表达,调值用绿色两个数字标记)
作者: s93015a (水瓶珩)   2016-07-19 16:25:00
当你认为ka是‘合音’时,他本身就已经是介系词加受词了怎么可以说‘合音(1)和合音(2)的语法结构相似,都是介系词后面省略代名词的说法’?从这里推论下去的‘一、腔调问题’就不知所云了不过关于合音的后字成分的说明总算令人可以接受
作者: ayung03 (tsiah8 pa2--ber7?)   2016-07-19 16:45:00
分析了真好,做一点仔补充。“共人”个合音是“kang35”,“予人”个合音爱分漳泉差,漳腔是“hong35”、泉腔是“hong11”。
作者: s93015a (水瓶珩)   2016-07-19 17:09:00
请问泉腔照着第5调变调和我的说法牴触的点在哪里?我非常认同ka7-lang5→kang5,hoo7-lang5→hong5的解释如果ka7-i→ka、hoo7-i→hoo成立的话,那么合音(1)、合音(2)的平行关系看起来也会很合理不知所云的点在于‘如果泉腔的kang/hong调值和第7调一样,就可能是S大说的省略代名词后介系词读本调’这个条件句不成立因为在我的理论中kang5/hong5根本就没有省略代名词恩恩,楼主懂我了我的理论较劣势的点就是需要一条额外的规律偏偏‘介+受+动’这样的语法所用的介词好像真的只有予/共又刚好都是第七调,很难正面的支持我的想法虽然这套理论解释范围小,但至少还无法证明为错误所以系列文第一篇说‘现代台语译本共合音ka(=ka7 i/in)’‘误写做ka7!’仍然太武断了话又说回来,hoo7-i→hoo是否有类似的例子若-oo-i→-oo有旁证(无论声调),就可以放弃我的理论了因为毕竟大部分的合音字都有后字的韵母或韵尾的成分再提一点点我的旁证好了介词(本调)+代词(随前变调)其实很常见介词(变调)+代词(本调)反而是强调所指称者的意思寄予伊若读做kia41 hoo21 i4,是强调伊若读做kia41 hoo33 i33反而才是一般的语气也就是介词在弱化的代词前读本调本来就是常态无论这个代词是不是伊只是在句末才有随前变调轻读,在句中要弱化某代词就只能直接消失不见了而如同前述的代词弱化,予焦和予伊焦在语法上都正确只是后者强调了‘伊’这和一般的合音字不一样一般的合音字就算拆开念也是同时强化前后字不会只强化某一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