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汉字] 关于闽南语用字的商榷

楼主: papaganono (板版傻傻分不清楚)   2014-10-10 21:42:27
以前满在乎本字的
当然现在也还是在乎
不过对于“非汉语来源词素”
根本没有汉字可言的词汇
现在倾向假借字的使用
囝 kiann 也本无其字 是唐人造字
所以造字或借字都是可以接受的
尤其在我看到
clone - 克隆
club - 俱乐部
sofa - 沙发
coke cola - 可乐
chocolate - 巧克力
quark - 夸克
这些东西之后
更有理由认可holo话的全面汉字化
没有理由不采取一样的路走
非汉语词素以汉字写下本来就需要这种方法
我想beh tih hit le 物件
= 我想卜挃许个物件
完全没有问题
※ 引述《Tiunn (guesswho)》之铭言:
: jin5 人
: lang5 侬
: bu5 无
: bo5 无
:
作者: Tiunn (guesswho)   2014-10-10 22:46:00
hit-e > hit-le
作者: neomozism (好风入室)   2014-10-10 23:01:00
除了假借以外,闽南语不少字是通行训读,训读是表义不表音,借音是表音不表义,可以按照通行程度去选择例如:卜,按照教育部的说法是福州话的借音字,和闽南语的发音已经有距离,卜和欲都很通行,就可以选择许,也和hit有发音上的差距,虽然"许个"在民间文学例如陈三五娘会使用,但以现在的通行度来说,"彼个"似乎略胜一筹。训读的前提当然是本字无法确认,或有本字但极为罕用,所以像你说的官话方言长驱直入应属"滑坡谬误"如文中例句,如要比较正确地借闽南语的音,应该写作:"我想马置许例问件" "卜"闽南语应唸 pok 而非 beh 挃 也无法正确表音,其本音唸 tsi 而非 ti,是替用字另一方面,训读久了,本读也不会消失,而是增加读音(如果训读早已通行,更没有所谓增加)例如:一石 唸成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义不可信)   2014-10-11 07:33:00
一说两百年前是用boh, 不是beh. 所以借音"卜"当时还OK
作者: neomozism (好风入室)   2014-10-11 07:33:00
一 ㄉㄢˋ,其实是一个训读,但训读通行就变破音字另补充题外话,读音为"彦"的"这",和这里那里的"这",是同形字,也就是两个不同的字写法碰巧一样,并没有谁才是本音,两个都是本音。我认为对训读的排斥或许来自某种“崇古”的心态,认为假借虽然不是本字,至少是许慎六书之一,但训读却不是许慎六书之一。我是希望能破除大家这种观念。其实语言文字是活的,会自动去节制,不会像原PO说的,训读就会变乱字音之类的,事实上字音始终在变乱,但无形中有一种规律在调节它而汉字是借音符,表音上功能较差,有些时候找不到完全同音的,只好找音近的。再过两百年,它的音也不近了这时借用汉字的"音",反倒不如借用汉字的"义"。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义不可信)   2014-10-11 10:56:00
借来借去只会增加学习难度。即使本字只要非常用字(今日环境以华语为准),标音即可。毋须“汉字崇拜”
作者: bewealthy (bewealthy)   2014-10-11 19:35:00
ian和ien的问题,建议可以读读语音学再说。
作者: Tiunn (guesswho)   2014-10-17 14:11:00
ien就是比ian好
作者: bewealthy (bewealthy)   2014-10-20 16:10:00
会说出“音位又如何”这种话,实在不敢相信“熟的很”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