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inyurl.com/y9fjc8l7
外媒:台湾族群多元融合 挥别大中华民族神话
许铭洲/编译 2016-06-16 09:47
现年42岁,人住纽约,有一次因为职业需要返抵台北的彭凌(Rosey Peng),偶然前往国
立故宫博物院参观;无意间,好像命定一般,她的目光落在一件古文物刀具,上头竟然铭
刻着外高曾祖母之父的姓名,彭凌因此透过血源的追寻,找到自己竟然拥有,凯达格兰族
塔塔悠社的平埔族血脉。
美国《外交官》(The Diplomat)杂志,6月10日发表一篇,琳达楹S德霍斯特(Linda
van der Horst)的专文,名为“台湾身份认同演化”(The Evolution of Taiwanese
Identity),内容引述彭凌(Rosey Peng,她在ketagalan media曾发表一篇寻根探索)
的亲身经历指出,多数人(包括她自己)的身份认同总认为来自中国福建,不过,早就传
说著,许多台湾人都有原住民血源。于是她透过不懈的寻根探寻(前往淡火、松山等户政
事务所多次调阅资料),才终于揭露真相,原来自己的外祖母,在日本时代就被注记为“
熟番”(‘cooked’ barbarian),该用词系用来指称,平地归化的原住民。
如果彭凌不是偶然机缘,走一趟故宫之旅,意外发现那一把小番刀,那么,她个人原住民
血源认同的寻根探索之旅,可能终将埋藏于历史荒湮,是永远不会被启动的。故宫那把刀
,是凯达格兰族塔塔悠社首领彭那普(Penap,音译)所拥有,这些平埔人早在17世纪,
汉人移民台湾之前,就已住在台湾西部。这位首领,在荷兰人一度前往台湾北部寻求金矿
时,曾跟这些红毛的殖民者斡旋,打过交道。
彭凌受访时指出,10年来,寻找祖先的原住民血源,在台湾蔚为趋势;特别是祖先并非
1949年之后,才移民台湾者。她说自己的家族有来自中国福建的祖先;自己却想找寻“台
湾在地”的血脉根源。本专文作者琳达指出,过去台湾政治领导人,总告诉人民要反攻大
陆,回归祖国;现在这类梦想,对台湾人民,已经失去吸引力。
理解台湾多种族的混血记忆
2016年5月底,一项由台湾民意基金会(the Taiwanese Public Opinion Foundation )
公布的民调显示,80%台湾民众认定自己是台湾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率只有8.1%,
认为二者皆具者有7.6%民众。台湾认同意识高比率增长,发端于1990年代;仅管当时多数
民众,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例如学者Frank Muyard公布的民调汇整数据第
156页图表显示:1989年间,“中国人”,以及“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比率,
两者合计达78%;到了1992年,此一数值缓降至71.9%。
美丽岛时代创办英文版《台湾公报》的韦杰理(Gerrit van der Wees),也持类似观点
,认为“民主化脚步启动台湾身份认同的新历程。”这位目前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in Virginia),担任(从家谱学角度)教授台湾史的前荷兰
外交官指出,从1980年代末期,因为民主化运动,催生了解除戒严体制,让民众有更多机
会,重新发掘自己的身份认同;而且,伴随民主化脚步,“台湾化”进程的开花结果,最
终导致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在今年1月16日赢得大选。
面对民进党的压倒性胜选,北京国务院的国台办,搬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台湾人、中国人血脉相连,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加以切割”等说词对新政府施压;然而
,绝大多数台湾人,对于海峡两岸共享“同一血源”的看法,颇不以为然。中国人移民台
湾,始于17世纪,约与荷兰人抵达“美丽岛”同一期间;当时荷兰基于“农业开发”需求
,从中国沿海,可能透过召募或掳获一些中国农民,前来南台湾从事耕作;其中原因,可
能因为当时平原区域的平埔族,系半游猎、半农耕的自给自足型态(译注:即农耕并非平
埔族的主要专业,或因其农耕技术相对落后)。
荷兰统治南台湾,只维持短短38年(1624 -1662),随即遭海盗之子郑成功驱离台湾(他
还被中国历史称之为,反清复明的民族英雄)。后来,清朝接续成为统治者;不过,其治
权仅止于台湾西部地区。到了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取代清朝成为台湾宗主国,一直持续
到二战结束;随后,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因中国内战失利,并在美国海军的护卫之下,成
功流亡到台湾,成为新统治者。
台湾原住民比率,目前不到总人口数的3%;然而,类似彭凌之类的原汉混血儿,却热衷于
追寻自己的原住民血源,因为“多元血统”的事实确认,远比“单纯汉人”,由上而下的
政治性身份灌输,更有助于台湾人的“认同建构”。国立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学教授
纪骏杰受访时表示:“假如自己的祖先,1949年以前就定居台湾,那么其拥有原住民血
源的可能性,是相当高的。”他还说,原住民、荷兰、西班牙、广东客家人、福建人、日
本,以及国民党时代撤退到台湾的外省人,都在台湾留下通婚的血脉印记。
政治角力的台湾认同旅程
台湾人的“一中”视野,始于国民党KMT统治时代;意即K党将它所膜拜的史观信仰,强加
台湾人民身上。一直到1980年代末期的台湾高中生,被传授的历史、地理,都还是“中国
中心化”内容的教材,例如把台湾称作中国的一省。K党的本土化领导人李登辉总统(
1988-2000),开始扭转此一失衡偏颇; 2000-2008年,陈水扁总统主政期间,才让学生
学习更多台湾史教材;而过去8年来,马英九主政期间,又企图朝反方向导引,以致引爆
2015年的高中生“反课纲微调”事件,期间并曾短暂攻进教育部部长办公室。抗议学生认
为新课纲,系将“一中”观点,强加在台湾历史身上。
蔡英文520总统就职演说,并未明白说出拒绝“一中”;不过,她却采取符合台湾史实的
本土化观点,谈论台湾发展史。她在演说中,聚焦于台湾原住民,并在这场演说中,叙述
各阶段的台湾面貌,也提到欧洲人来到台湾的那段历史;其开场白,还由一名装扮成欧洲
红毛人,出场时高呼“美丽岛”(Ah Formosa)一语。
专文作者琳达指出,族群与国家认同,当然有其“主观性与政治性”的对抗性意涵。英国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曾为中国献策指出(或只是一项客观的观察):“那
将会是振奋人心现象,如果中国领导人,(终于)认识到,想赢得台湾人心,绝不是透过
贿赂收买、威吓与霸凌,而是将中国转型为拥有吸引力的政权。”
关于“台湾与中国的国家认同能否共存”,此一论题,萧智成(Shiao-chi Shen,音译)
在他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提出质疑看法:台湾人的“中国认同式微,不是
源自台湾认同崛起;反倒是中国壮大所发酵结果。”中国蛮横的“一中”政策,把中华民
国的存在价值,通通打翻掉,让台湾认同因此趁势飙高。
专文作者琳达引述彭凌对蔡英文的期待指出,蔡总统应该以她的祖先,凯达格兰族部落首
领彭那普(Penap,音译)为榜样,这位17世纪时代的平埔祖先,当年为了荷兰、西班牙
殖民者,都来跟他要部落土地时,他勇于面对,透过巧妙平衡双边关系,得以全身而退。
这位了不起的凯达格兰族部落首领,成功阻止了一场殖民者对台北原住民的杀戮战,当年
这位原住民领袖的良方,就是巧妙平衡列强势力;这是1642年发生的可考历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