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兰屿牌位歌仔戏 法国文化人爱台湾的N种方式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18-09-17 19:20:27
http://www.cna.com.tw/news/acul/201809170034-1.aspx
兰屿牌位歌仔戏 法国文化人爱台湾的N种方式
发稿时间:2018/09/17 09:34最新更新:2018/09/17 10:04
(中央社记者曾依璇巴黎17日专电)台法文化奖表彰许多为两国交流奉献的艺文人士,往
年每届大多只有两个名额,今年特别颁给4人,他们说起与台湾的相遇,各有无尽回忆,
情节殊途却同归于对这片土地的爱。
台法文化奖创立于1996年,今年是第22届,10日颁给4位得主,分别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
中心(CNRS)东南亚中心(CASE)荣誉研究员艾诺(Veronique Arnaud)、导演尚若白(
Jean-Robert Thomann)、在法国里昂政治学院任教的学者高格孚(Stephane Corcuff)
、法国国际编舞学院暨国立舞蹈中心(ICI- CCN Montpellier-Occitanie)总监黎卓(
Christian Rizzo)。
2018 Prix franco-taïwanais 第二十二届台法文化奖得奖人 I Lauréate Véronique
Arnaud 艾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W8V7Kg0tI
得奖人艾诺第一次踏上兰屿是1971年,当时26岁。她原是为了进修中文及蒐集作家白先勇
的研究资料而留学台湾,一边学中文,一边还在台湾大学修习人类学课程。
一次休假期间,她到兰屿采集小米品种,替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MNHN)制作标本,
没想到一个台风把她的旅程延长了两个月,也把她进一步带往达悟族文化的研究道路上。
70年代的部落还没有电,她与居民在星光或火光下夜谈,听他们讲述漫长的家族故事,回
忆历历在目。
艾诺在得奖感言中说,她对当时接待她的Si-Rapongan和Si-Tazaziw夫妇的热情好客记忆
犹新,也还记得朗岛部落居民在她睡觉时,把蔬菜水果、贝类等食物放在她床边的好意。
艾诺于1971年到2009年间多次旅居兰屿,以达悟族语“人之说”切入,研究口传文学及歌
谣、神话、仪式祷词、动植物知识、轶事等资料。
近年,艾诺把部分达悟族文物转交给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Musee du Quai Branly)收
藏,把录音资料交给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心(CREM)保管,目前也持续进行制作索引、翻拷
等资料数位化工作。
艾诺的名片正面印着一条在兰屿海域出没、叫做“白缘星鲙”的鱼,这种鱼象征吉兆;背
面则印着朗岛部落的鸟瞰照,她仿佛借此把那个远方的小岛随时带在身边,每认识一个新
朋友,就介绍一次达悟族。
名片上写着艾诺的3个名字,除了法语本名和中文名之外,还有达悟族人对她的称呼
Siapen-Mangana,意即“Mangana的祖母”。
艾诺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他们(达悟族人)早年叫我妈妈,现在叫我祖母”,她
从近半世纪的研究中所获得的东西,除了知识、歌谣和传说,还与当地人建立了很深厚的
关系。
她长期关注兰屿,难免体认到达悟族文化有佚失风险,她过去曾住在一个村庄,那时居民
都还会说自己的语言,去年再访,却发现说的人已经不多,年长者虽然还会说族语,很多
故交却都不在了,好在族人对族语很感兴趣,仍会试着学习。
艾诺第一次造访兰屿那年,高格孚正好出生。他21岁时初见台湾,以他自己的话来说,至
今仍对这片土地“流连忘返”。
数年前,他探访云林虎尾糖厂,因缘际会在一栋老屋里发现写着“陶于府历代宗亲神位”
的牌位,他不舍逝者无人祭拜,决定带回当时在台湾的家,后来在返法前,把牌位带到台
北善导寺安奉,就这么“认养”了台湾祖先。
安奉牌位需要经费,高格孚与善导寺修行人正为此筹钱时,一名台湾外交官在“天下”杂
志读到高格孚认养台湾祖先的故事,捐款促成了高格孚的善念。
高格孚说,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这位为善不欲人知的外交官是谁,也不执著于知道,“
这样的故事比较美”。
2018 Prix franco-taïwanais 第二十二届台法文化奖得奖人 I Lauréat Stéphane
Corcuff 高格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mWdp55wUg
现年48岁的尚若白于1996年首度到台湾,第一印象是“神秘莫测的岛屿”,因为台湾的建
筑风格五花八门,通行数种语言,且还有原住民,种种发现都与他心里原本描绘的不同,
激发他越探越深的好奇心。
尚若白于2000年以歌仔戏艺人廖琼枝为主题,拍摄第一部与台湾有关的纪录片,此后不断
累积,至今纪录片及剧情片作品已约20部。
尚若白说,他生于摩洛哥,在法国诺曼第地区长大,拥有意大利、西班牙、亚尔萨斯等地
血统,又在台湾找到一席之地,如今一年之中大半时间都住在台湾。接下来,他很快会到
宜兰取景,拍摄一部介绍当地歌仔戏文化的新片。
2018 Prix franco-taïwanais 第二十二届台法文化奖得奖人 I Lauréat Jean-Robert
Thomann 尚若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3AXWZ9fZ5g
1965年生的黎卓第一次到台北,是出于偶然的缘分。13年前他听朋友建议,申请赴台北国
际艺术村驻村,在不甚了解台湾的情况下,获得两个半月的驻地创作机会,结识了艺术家
江元皓,两人之后共同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几乎每年一件。
这段驻村经验对当时的黎卓而言,有超乎预期的决定性影响,他在返法飞机上细数回忆,
边想边哭了好几次,一回到巴黎就决定尽快再到台湾去,“因为我直觉知道,有些东西虽
然还很模糊,却已铭刻在我心里,不能就此成为过眼云烟”。
后来,黎卓的艺术生涯持续与台湾交织在一起,他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开课,在台北当代
艺术馆两度举办展览,为“舞蹈空间舞团”编舞,拍摄数部影片,与国家两厅院合作了3
次,还担任台中国家歌剧院台湾国际艺术节(NTT-TIFA)共同策展人,缘分越结越深。
不只是黎卓频繁到台湾创作或演出,反过来说,台湾的表演团体也经常获邀到法国各地登
台,黎卓认为,在这些计画中,最重要的是台法双方抱持开放心态、互有往来,这才是两
国之间艺术文化合作的意义所在。(编辑:高照芬)1070917
2018 Prix franco-taïwanais 第二十二届台法文化奖得奖人 I Lauréat Christian
Rizzo 克里斯汀.赫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JBM9HRIc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