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磨石子风华再现 重温台湾早年建筑记忆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17-12-27 15:37:12
http://www.cna.com.tw/news/acul/201712250189-1.aspx
磨石子风华再现 重温台湾早年建筑记忆[影]
发稿时间:2017/12/25 16:44最新更新:2017/12/27 14:43
https://i.imgur.com/wN01AfN.jpg
庙里的供桌、外墙,公园溜滑梯与老家的地板、楼梯与浴缸,过去处处都有“磨石子”的
装饰记忆。(迪化二O七博物馆提供)
(中央社记者汪宜儒台北25日电)庙里的供桌、外墙,公园溜滑梯与老家的地板、楼梯与
浴缸,过去处处都有“磨石子”的装饰记忆。随时代变迁、建筑工法的创新,这项结合艺
术巧思与工匠技艺的记忆,越来越少见。
由迪化二O七博物馆策画的“无所不在的艺术-台湾磨石子”巡回展,即日起在松山文创
园区的艺异空间展出,透过原图样的输出、影片等,展出散落全台、高达185件的磨石子
技艺创作。
自日治时期被引进的磨石子建筑工法,早年最常运用在公共场所、学校与庙宇,后来开始
被大量运用在生活与家庭房屋的建筑设计。其中有描绘神仙故事、象征吉祥福气的大型作
品则出现在寺庙里,那都是工期长达数年,需要商请一群工匠直接入住庙里才能完成的精
彩作品。
在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图案则是几何图形,另有栩栩如生,象征吉祥的丹顶鹤、蝴蝶图
像,也有纪念意义的数字与文字,甚至有因应店舖需求的自行车、杂货、水果图样,技法精
湛,色彩斑斓。
迪化207博物馆 开幕首展 无所不在的艺术 台湾磨石子 特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2cafaG36Bs
透过这次的展览,让人重温磨石子的艺术之美,回返台湾50至70年代的建筑记忆,观众也
会发现,同样的图样竟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的宅邸或庙宇出现,因为那都是当年热门的“
公版”图样。
研究台湾建筑的教授李干朗说,磨石子是一种镶嵌技法,过去大家经常商请艺术家、美术
老师绘图,再由工匠利用有韧性的铜条折出图样,最后混合水泥、碎石、不同矿物色粉,
填补组合后,多次手工打磨成最后的图案配色。
迪化二O七博物馆创办人陈国慈回忆,早前在二O七博物馆展出时,经常在展场听到参观
民众兴奋尖叫,“我老家也有啊,以前天天踩着啊,怎么都没注意到这么美?但好可惜房
子重建了,磨石子都不见了。”
陈国慈说,让人遗憾的是,磨石子与房子建筑是一体的,它们不像收藏品能搬迁、拆运,
往往房子没了,磨石子也没了。
在李干朗眼中,“磨石子是当年艺术家与工匠的完美结合,却是被埋没与遗忘的一群人”
。透过这次展览,留下台湾的建筑记忆,也是向当年那群工匠致意。
https://i.imgur.com/WdiQxVB.jpg
由迪化二O七博物馆策画的“无所不在的艺术-台湾磨石子”巡回展,展出散落全台、高
达185件的磨石子技艺创作。(迪化二O七博物馆提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