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色] 福尔摩沙短篇剧本集-1956年

楼主: gos404edsu (口粮)   2017-07-29 15:43:30
以下可以直接复制贴上拿来用的会用蓝字表示
注意:剧本内容有写到的东西,不代表会完全呈现给玩家。
只有主持人知道的情报:
背景—
  新历1956年,占领福尔摩沙岛的新政权展开第一次全面性的人口普查。
  过去有记录的资料全都要再次确认,过去没有的资料也全都要建档。
  新的掌权者侵吞人民土地时有所闻,无论是强取或者豪夺。能够利用的机会,
一个都不能放过。
  所以这一次的人口普查,成了得以上下其手的手段之一。
  透过普查的机会,使有主地合法地转变成无主地、再使无主地合法地收归国有
,一切的一切都在法律的保障之下。
  唯一的问题是,要如何在动手脚的时候,不让居民察觉,直待木已成舟呢?
  那就唯有透过第一线人员的努力了。
  于是在这片对政府不友善的山区,党指派了一位优秀的人才,全权处理这件事
情。
适时向玩家说明的情报: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可以依照叙事者所熟悉的环境来自由改造,不过要是本身对山区没有
概念的话,这里会大致给予简单的环境介绍。
  虽然在福尔摩沙,标高三、四千的山岳随便都是一大把,不过剧本所指的山区
,主要是分布在一千公尺左右的地带,再高不过两千公尺,更高的环境尽管不是不
能住人,不过缺乏平坦的地表,难以形成聚落。
  一千公尺左右的林相以阔叶林与针阔叶混合林为主,以支撑起福尔摩沙全岛,
南北走向的中央山脉为界,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也会因为地形、纬度与雨量的差异而
有不同。又由于福尔摩沙直接坐落于北回归线上头,即使到了山区,其林相分层在
中低海拔的地方,相对不是那么明显。这里姑且以常绿阔叶林作为代表。
  从平原延伸至山区,未经人类开垦的自然景观,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看不到
地表”。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使得植物欣欣向荣地成长。地表层如果不是石块或
者河流,基本上都会被灌木、草丛以及各种藤类给覆蓋著,一般人没有携带装备的
话,是没有办法徒手穿越森林地带地。纵使有着显漏地地表,往往只是林中的小块
空地,无法形成连续足以穿越的路径。再加上山岳本身的坡度影响,光是在两个山
头之间移动,没有交通工具的时代,就是以天为单位来算。
  幸亏在现代化的影响之下,如果不是真正偏远的山区,基本上都已经出现泥土
路可供交通工具使用。当然不若平地的柏油路来得舒适,不过已经足以形成交通路
网。就这样,泥土路网连接起了山区各个聚落,新生的房屋往往也是依靠道路而建
,渐渐地变成狭长的聚落景观。
居民—
  在上一个政权的统治期间,这里的居民被称为“高砂族”,同时也有些官方文
件已经开始使用“原住民族”的称呼,甚至还有着九大民族的分别。
  不过绝大多数的平地人,还是会称山上的居民为“番仔”;政权交替之后,就
连官方也舍弃九大民族的分别,倒退到不精准的“山胞”称呼。
  如果忌讳政治不正确的话,可以以“原住民”或者叙事者设定的“某某族”表
示。
事先公开的情报:
以下的引子是可以在招募团务的时候事先公开的片段。
引子
  “我想要请你/你们帮个忙。”
  事情,从这一句话开始。
  你/你们受到公所员工的拜托,协助访查人员进行调查工作。
  对于这片山村来说,年轻的外来者虽不算常见,却也没有说真的少见,大多都
是觊觎著土地、视祖灵于无物的八嘎鸭肉。不过要说像公所那名新来的年轻男人那
么热心的,可就少有了。
  一个月前刚到任的小章,尽管语言不通做事却充满热诚。他的年纪连二字头都
没有,就单独一人来到这个山区,一个月之间,也多少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对话。尽
管如此,山里面的大家对于政府单位却很是戒备,哪怕就是小章这种充满热诚的人
物,也总是不被居民们所接纳。
  生于山林、受到居民敬畏,又成其接触外来文化的你/你们,是不被政府所承
认的存在。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样的思想即使是懂得外人语言的你们依然适用。
  就是本国的妖怪都不被承认了,像你/你们这种边陲地带的东西,又怎么会被
统治者给接受呢?
  可是小章很不一样。
  一天,小章找上了你/你们,对你/你们说了:“我想要请你/你们帮个忙。

  公开招募的时候,可以用引子来像玩家们说明这个剧本的开头,以及其身处的
地点背景。
由于这个剧本牵涉到非玩家角色与非玩家角色的交流,所以在背景建构上,会有比
较明确的叙述,例如给予跟玩家角色接触的公务员一个称呼。
  引子的功能主要透露出了几个方向:
  一、这片山区居民对政府单位与外来者的不信任
  二、向玩家角色寻求帮助的公务员给人很不一样的感受
  三、变化在政府单位眼中视为怪力乱神
  四、变化懂得双方的语言
  明明玩家角色应该跟政府扯不上关系,两个互相具有冲突性的组合,因为中心
人物找上玩家角色的关系,使得变化直接涉入事件当中。
  在写卡的时候可以向玩家说明,因为变化得以广泛地接触各个团体与个人,所
以学会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也是很正常的。
第一个场景开始的导入:
接下来为开跑之后,第一个场景的导入。
  位于半山腰,由政府单位群聚形成的微型聚落当中,你/你们正在公所内,由
屏风隔离开来的会客室当中。
  虽说市公所,不过就一间由砖瓦搭建而成,没比住家大上多少的单层平房,左
临派出所、右接消防分驻所兼医疗巡回站。这片广大山区的事物总理,全都聚集在
这小小的公所当中。
  话虽如此,公务员们也不因此显得忙碌。当你/你们踏进公所的时候,还看得
到某个大叔在躺椅上,一面吹着电风扇一面发出打呼的声音。
  现在、在你/你们面前的,是保持着一贯和蔼可亲微笑的小章,是那个尽管这
些公务员们全都不把自己当成一回事,却相信着你/你们的年轻人。
  他歪歪头,搔了搔后脑,对你/你们说了:“我想要请你/你们帮个忙。”
  借由导入,让玩家理解角色开场的环境。
  因为受到公务员小章的邀请,而在公所的会客室内开始谈话。
  故事的开始,就是起于小章的要求,所以导入贴完之后,可以让玩家自由回应
,再做后续的处理。
小章的模板采用官方规则的【都市来的:变化值0 野性值1 成人值4 孩童值0】
事件开始:
<会谈与要求>
  由于玩家的行为交由玩家决定,在这里并不叙述玩家该怎么做,单纯讲述状况
与条件的处理。
  本来因为官方对于变化就是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虽然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希望打
好关系的小章,再怎么说也背负著公务员这个与变化交恶的原罪身分,更何况现在
还是自己主动拜托玩家角色,所以小章的姿态必然是放得很低了。
  在对谈当中,有点情报需要再次强调或者释出给玩家知道。
  一、公务员不受到欢迎
    所以哪怕是单纯的问卷、拜访大概都会被驱赶吧。
  二、变化在居民间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存在
    所以若是有着玩家角色跟随,居民或许不致于完全接纳,至少可以取得信
任完成调查。
  三、最重要的是小章没法流畅地与居民沟通,所以需要翻译当作桥梁。
    如果玩家角色拒绝的话,就会遇上瓶颈了呢。
  小章的诉求是希望玩家角色在小章进行访查的时候,跟随在旁进行翻译的工作

  而这同时也是故事的主线,如果玩家在这里拒绝,完全没有转圜余地的话,剧
本会直接结束,所以接下来的剧情都是以玩家角色接受展开的。
  在这里就请叙事者们,好好享受舌战的乐趣吧!
  为了避免玩家真的不想接任务,这里姑且给个玩家角色拒绝后的<结局A>
  提示:小章的工作是以纸笔进行纪录,所以可以在交谈的时候,适时拿出访谈
工具让玩家角色瞧瞧,增添真实感。
<启程>
  在玩家角色与小章达成共识之后,就进入短暂的过场。
  叙事者请依照环境特色,介绍玩家角色与小章移动的经过。
  推荐让小章领路,毕竟访查是以小章为主的。
<访查>
  <启程>的过场结束之后,请叙述玩家角色与小章来到第一个聚落。
  这个剧本预计只访谈一位/户居民就进入结局,不然真的要把山区几百人都拉
进来访谈的话,这个游戏跑不完呢。
  在这里出现的居民,请叙事者自行设计想要出场的角色,无论是大人不在家的
小孩也好,还是留守家中的耆老也好,依据叙事者感受出现的角色,肯定会比照着
教范登场的角色来得得心应手。
  以下是在访谈过程中,各个角色们的心境与转换。
小章—
  在访谈之前要先取得居民的信任。
  用友善的态度作为开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主要的工作是完成人口普查,同时在记录纸上制造居民不拥有土地的既成事实
,只要居民在纸上签名……喔不,这群蛮族大概根本不会写字,捺指印也可以。
居民—
  对外人(包含公务人员)是戒备甚至抱有敌意的。
  不过对于大自然化身的变化,却是敬畏有加。毕竟变化可是神灵的显现,是保
佑这片土地的守护者。
  所以若是变化亲自拜托的话,尽管可能会迟疑,不过不会拒绝,甚至可能对得
以驱使变化的那个人因而改观吧。
  对居民而言没有地产的概念,人们在土地上生活、受到土地的恩惠,人类就是
大自然的一部分,占有土地这件事情是万分不得的,土地不是财产。
注:根据原住民族不同,可能对居所定义有所不同,在这里如果叙事者本身特别熟
悉的话,可以自行定义。
  小章与居民双方的互动当中,小章是采取主动状态的,毕竟是自己有事情要找
人家。
  但是双方的互动过程,都必须透过玩家角色——也就是变化——来进行交流。
  简单的说就是传话游戏,即使玩家角色传错了讯息,发出讯息的一方也不会知
道玩家角色讲错了。
  所以在这里请叙事者特别注意,无论是小章还是居民说话,如果玩家角色没有
说出来(或者表示出来)的话,另外一方是无从得知对方意图的。
  在这里根据沟通结果可以分成两个结局,一个是小章成功在官方文书上模糊居
民的地权,以官方纪录上可以解读成居民不拥有土地的<结局B>;以及在官方文
书上,无法显示居民并不拥有土地,无法曲解记录的<结局C>。
<结局A>
制式化定型文
  你/你们拒绝了小章的请求,也不再在意这件事情,就这样回归到平静的日常
当中,最后要是回想起来的话,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甚至几乎不会停留在记忆
当中的日常琐事。
  一年之后,山上的人们渐渐消失了,人类的气息开始从这山区淡散。当最后一
位居民离开你们所在的这片土地时,周围筑起了高墙……
<结局B>
  玩家角色跟着小章花费了几个星期,进行了完整的人口普查。
  根据团务进行的状况,事情可能顺利也可能不顺利,总之玩家角色完成了通译
的任务。
  这就跟一般日常居民请托的事情没什么两样的活动,唯一的差别是由平地来的
公务员拜托的这件事情,稍微有点与众不同。
  在那之后,当大家渐渐都要淡忘这件事情的时候,小章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如
果没有特别留意地化,可能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公所的动静。
  过没多久,山上的居民全都成了侵占国有地的对象,政府也在无人知晓的状况
下,将地权卖给了财团。
  被迫迁移已经是既定的是向,驱逐人类的不是大自然,而是其他的人类。
<结局C>
  历经几个星期,人口普查的活动终于结束了。
  玩家角色跟随小章跑遍了整个山区的部落,同时协助确立了居民们的各个资讯

  虽然在调查之前,人们都抱持着即使不用这样,也早已互相认识、有着团结紧
密的联系。不过实际调查过后才发现,原来还是有着些许零散的人口,乃至于部落
是游离在联络网之外的。
  经过这次的调查,得以在地图上标示出告家族、各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长老们
的运用之下,真正的联系网、以及灾害应变网络得以在这座山区确立。
  不只是公家机关,就连居民自己也受到了恩惠。
  只是最大的功臣,真正一步一脚印走过每个部落的小章,在大家想起有着神灵
跟随的这个年轻男子的时候,那个人已经从这座山区消失了。
  就连公所的公务员们,也都宣称不晓得有过这号人物。
  小章……真的曾经存在过吗?
写在最后:
  在这个剧本里头,并不强调玩家该如何行动,反而是非玩家角色想要怎样行动

  玩家的行动是自由的,可是真正影响剧本走向的,是玩家如何发挥影响力去影
响故事的环境。
  如果玩家只是单纯的旁观者,非玩家角色说什么就单纯回答什么,自然会让非
玩家角色取得主导地位。反之玩家够细心的话,想必可以发现关键角色行为当中不
自然的地方,进而扭转结局吧。
  玩家怎么想,那是玩家自己的事情。叙事者能做的,只有透过非玩家角色的感
官,去感受玩家角色而来的反馈。
  希望大家会喜欢这个剧本。
延伸阅读:
现实可以查阅的相关资料
还我土地运动、原住民保留地、原住民传统领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