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 台大工管 S23->28 总分115 感谢SK2

楼主: Tao0330 (五月天万岁=))   2020-09-02 18:53:43
[求学背景] 台湾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
[应考日期&成绩]
11/07 108 分 R29 L30 S23 W26
22/08 115 分 R30 L30 S28 W27
[考试身分] 上班族
[考场地点] 台北市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
[准备时间] 2020年7月至8月
[准备教材] 考满分、SK2 冲刺班讲义、SK2 口说机经
[前言]
我第一次考托福时是 6年前,成绩是 101分,大致各科都落在25左右,口说是24分。今年7
月,为了年底申请HCI 研究所,需要把托福成绩冲到 110分以上,口说达到 26分以上,因
此再次报名托福。
不过7月认真准备后,考出来的口说只有23分,距离我所需要的26分门槛还有段差距。我意
识到自己需要有人指点。因为如果没人指点,用同样方法再考一次,也许还是落在 23–24
分,只是白白浪费六千元报名费罢了。
于是我报了 SK2的两周口说冲刺班。会找到 SK2 是因为准备时搜寻到他们不少攻略文章,
写得满仔细详尽,觉得有参考价值,另外有看到社团里常常发口说读书会或顾问时间,有很
多练习机会,就想说来上课看看。
上课老师是 Li-Yi,很感谢老师帮我听口说音档,指出我的弱项,还有提出了” Chaining
behavior” 的练习概念。虽然重考只间隔一个月,但是这一个月花了非常多时间,用Chain
ing behavior的思路磨练口说细项及基本功,搭配上课时教的模板,最后顺利考到了26分以
上。
以下主要分享口说练习过程,其他科我准备较少,简单分享临场考试的小诀窍。
[阅读]
托福阅读通常是考一大段的意思,所以我也是一段、一段的去理解。如果因为一些学科用词
而一时没看懂某句话,就去看前后两三句话来猜。另外,阅读计时是看总时间,可以回头修
改答案。如果在某一题卡住、犹豫很久,先选一个答案然后往下做,最后再回头看。至少确
保后面题目都有时间读完。
以我为例,我总会在最后一题(文意总结的多选题)犹豫很久,所以我通常会先快速选一版
答案,然后等后面题目都做完了,最后剩几分钟,再来好好犹豫、回头重读文章。这样即使
要掉分,也是掉这一题,不去影响其他题。
[听力]
我平时上下班通勤会用 Spotify 听英文的Podcast,有订阅BBC Business Daily, WSJ Tech
News Briefing, TED Talks Daily, 还有其他一些工作领域相关的。日积月累下来,我听
力还不错,不熟悉的主题也能听懂七八成。考前有特别切换成听美式节目,习惯美式口音。
关于要不要记笔记,我个人倾向于‘听懂更重要’,只要有听懂意思,可以不用记太多,有
个印象就好,毕竟托福听力不太考细节。我通常记笔记是为了让自己听的时候不要恍神,很
少回头仔细看自己写了什么(加上我手速快,会抄到很多无关紧要的没用细节XD)
考试当天,要注意听力回答时间是有计时的!听力选项通常对错很分明,不太有‘陷阱’,
只要读到那个认知是‘对的’选项就选吧,不要纠结想太多。
我考试那天忘记听力回答时间有限制,前面选的时候纠结太久,后面发现计时时钟转为红色
,赶快急忙地选完剩下的题。考完后从结果来看,大多数的直觉都是对的,但是当下这种紧
张状态会影响心态,导致进到中场休息时,都还心神不宁。
要告诉自己强制放下,清空脑袋。过了就过了,把接下来的科目考好再说。
[写作]
我的写作主要问题是写不完。原因是,会想要写一些博大精深的深度观点,会耗掉很多时间
思考,而且不一定想得出好例子,这导致刚开始写时,我独立题的字数大概只能写到300 字
左右,常常只能写两个论点。
后来看了一些高分文章,发现重点不是想得多深多难,而是论点要讲完整,有说明,有例子
,例子也要发展完全,有起承转合,越具体越好。
于是后面改了方法,让自己练习从简单直接的论点出发,举切身的例子,发现速度有明显的
提升。
在考前,给自己建立了写作习惯,大致照着同一套架构和用字下去写。另外,把独立题 TPO
所有题目都看了一轮,针对自己比较没把握能想好论点的题目,先花时间拟答,想三个论
点和例子。
个人感觉,托福写作的题目相似性满高的,很多论点和例子其实可以跨题目重复使用。考前
两周和 partner 互相改了对方三四篇作文,经过论点拟答和写过三四回的完整练习,稳定
性已经差不多了。
另外,关于留时间检查错误这件事,其实我的时间控制不好,能写完就很不错了,有时候写
到结论只剩一两分钟,根本没时间检查。
但是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我会一边打字一边喃喃自语唸出来(真抱歉了,坐在隔壁的同学XD
)。念出来后,我的语感会去纠正感觉不太对劲的地方,然后我就会直接换句更简单的话来
写,避开那个不通顺的感觉。
另外,念出来也会帮助我纠正文法,然后我当下就会改。因此,虽然没时间检查,但我的文
法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少数有时间回头检查时,挑出来的大部分是打字太快拼错(不过托
福考试用的键盘敲击感很扎实,比我自己用笔电练习时,拼错字的情况少了很多XD)。
[口说]
1. 第一步:知道评分重点,改变重心
对我而言,上口说冲刺班最有价值的地方是:让我明确理解到评分标准,并且知道‘26 分
以上的口说是什么样子’以及‘我还要进步哪些地方’。
上了课我才知道,托福口说要考高分,在内容、声音表现、流畅度这几个面向缺一不可,甚
至要在一至两个面向达到很不错的水准才行。
关于托福口说评分重点,可以参考 SK2 部落格:http://sk2toefl.blogspot.com/p/blog-p
age_46.html
另外也推荐这个 Youtube 影片,讲解机器与真人评分重点,对我个人很有帮助: https://
www.youtube.com/watch?v=pXo6b2HvIsc
我发现,有一点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算是颠覆了我过往的认知,即——‘声音表现’本
身在口说的重要性。
内容很重要,但是归根究底,托福口说是长达45秒至60秒的录音档。除去机器评价发音、文
法等之外,你的‘声音’愿不愿意让真人评审好好听完你的45–60秒音档,我觉得也是一个
很重要的主观评价标准。
好的声音,甚至都不用讲太多太细的内容。让人想听是最重要的。更何况,托福口说准备时
间这么短,仅有15–30秒,本来就不要求‘无懈可击’的内容。
我一开始过度在意内容,因此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流畅度及声音表现,例如:为了正确表达意
思而结巴、习惯回头修正自己说错的文法、为了想到很好的例子或论点而停顿过久、声音听
起来平淡或紧张等。
我之前太忽略声音的表现了,评审也是人,听着很紧张或很冷淡的声音几十秒,我猜也是会
昏昏欲睡或想直接按下一首吧XD
理解评分重点后,开始重新准备托福口说方向。
2. 第二步:知道自己的得分水平
在SK2 班上,老师会帮忙改口说录音,给comment 及预估分数。我总共被评了三回音档,也
听其他人的高分音档,开始慢慢琢磨‘什么样的表现可以26+’。
有意思的是,老师对于音档的要求是:练到最好的表现,包含文法、内容、语调都做到自认
为最好再提交音档。所以,也许有人录了一百遍,也许有人一次就OK 提交了。
我认为这个‘录到最好’的用意是,让老师帮忙发现‘自己无法发现的问题’,会更有效益
。且‘录到最好’的过程,本身也是琢磨口说细节的练习。
第一回提交录音时,我刻意把速度放慢下来,想要练习‘有情感’的夸张语调。不过那一回
,老师给的评价是速度太慢,停顿太久,然后语调表现也没有很明显XD 再加上内容不是特
别切题,最后预估是23分。
第二次时,我不再想着表现语调,用我平时的语速说话,说了比较多的内容,流畅度有提起
来。这一次内容发展也是 Fair, 没有特别到 Good, 不过因为流畅度好了,预估有25-26分

第三回的练习是整合题,由于我的听力不错,加上有模板架构,照着模板练习了两三回后,
就一直比较顺畅。这次的音档只录两次就提交,拿了26-27分。
大概琢磨到26分的录音应该长什么样子后,下一步是了解自己的弱点,通过针对性地练习,
让自己‘录一次就能达到26分的状态’。
3. 第三步:找到自己的弱点,针对性地练习
每个人的口说表达习惯不同,也因此会有不同的弱点,表达当下通常很难意识到,只能通过
录音回听发现。
一开始应该找有经验的朋友、顾问听,后期等到自己对评分标准熟悉,渐渐也能自己听出端
倪。
以我自己为例,从一次次的录音及老师的feedback中,我发现我有三个弱点:
● 流畅度不足,有时会卡住
● 独立题讲不完或不切题
● 语调干巴巴 / 冷淡无情感
流畅度的问题,在考前算是解决了,后两者则直到考试时都还没法完全克服,但是硬靠着流
畅度撑了过去。以下说一下我对这三点的练习方法。
练习一:提升流畅度,边想边讲、反复强调
流畅度有一些技巧,SK2 老师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方针,例如:习惯用 Transition word 争
取时间、练习换句话说、讲例子时补充人事时地物数字等细节等(相关细节参考SK2 部落格
)。
我个人在练流畅度时做了两件事:一是土法炼钢地逼自己‘边想边讲英文’。二是练习‘反
覆强调’。
在台湾,日常中没有什么讲英文的环境,所以我们不习惯‘边讲边想’英文。以我为例,我
平常通勤时都会听一两小时 Podcast,但是都是听,不会讲。
在我意识到要开始练流畅度后,我在通勤时间关掉了 Podcast,开始对自己用英文自言自语
(因为戴着口罩,看起来不会很明显 XD)
我会描述每一天发生什么事。现在在做什么专案。最近看到什么新闻,和一些杂七杂八。说
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自己习惯‘边讲边想’,习惯‘用简单的字句说出意思’。我不
会用难字,自言自语时,想不到的字也不查字典,换句话总能表达出来。
题外话,这个习惯满重要的——考试时,不要用自己没有信心的字或Phrases. 一来可能会
用错、词不达意,二来声音的信心也会无形中被影响。
扩充 Vocabulary 很重要,但是那是日常中的努力积累,和口说考试可不是同一回事。当然
,有些时候我真的很想知道怎么用对一些 Phrases, 那练完我会去查,然后反复去说,让自
己记得。这通常是发生在介系词。(例如:我一开始真的搞不清 on campus or in campus,
in class or in the class 等等,而这些都是托福口说高频用语,索性一次查个明白。)
习惯讲英文后,按照1对1 顾问时间的建议,我在练习独立题题目时,刻意缩短准备时间(
从15秒缩到 5秒),逼自己习惯‘边讲边想’的状态。
然后,我捏造了一个 imaginary friend / cousin / colleague, named Daniel. XD 每次
要讲什么例子,我就搬出 Daniel 来讲故事。
另外,开始习惯让自己说话时‘反复、重复’。口说不用担心重复。甚至,适量的重复是边
想边讲时, 争取时间的好帮手。例如:讲主题句时,我会说 That is because (a reason)
, and therefore /in that way, (重复讲一次)。讲例子时,我会重复形容词让自己边想
边讲,例如 He was nervous, he was not confident, and he didn’t know what to do
…… 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但是就是帮自己多争取时间。
练习二:独立题讲不完或不切题
我一开始会想要构思一个‘显得自己很聪明或有趣’的论点,会想得太不着边际、太难,然
后也讲不完。但是上课后发现,托福独立题的重点是‘说故事’,最好是能让评审共情的 P
ersonal story。所以,我后来放弃‘让自己显得聪明或有趣’,转而使用非常直观的主题
句跟例子。专注在表达例子、表现出有情感有自信的声音。
在修正审题习惯后,我下一个问题是‘例子讲不完’。因为我很喜欢 Paraphrase 争取时间
,有时候争取太多了(?),例子来不及发展完全,不能很好的圆回主题句。
老实说,‘例子讲不完’这个问题,直到我考试时都还没有很好的解决。不过因为没时间练
了,我干脆放弃在意这件事——我只能告诉自己,保持流畅度、保持声音的自信,讲不完就
讲不完吧,不要让自己更紧张。
如果有时间,比较好的练法是更精密的计时、算句数,掌握例子起承转合的节奏。Anyway,
我靠着流畅度撑过去了这个弱点,在成绩上没有明显被影响。
练习三:语调干巴巴 / 冷淡无情感
语调通常体现在两个面向:一个是声音本身的自然起伏(Intonation) ,另一个是听起来有
没有‘情感’。
SK2 的老师很注重语调,也提供很多 Intonation 的范例及练习方法,这一块我过去自己比
较不注重,所以上课时练习如何用三种不同的重音方式说 “However” 还满好玩的XD。
一开始对于强调语调很不习惯。我平常习惯听英文 Podcast、新闻,所以我的基础语调起伏
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也许受到听新闻的影响,老师评价我的声线比较‘冷淡’,像记者,
和内容本身也没有什么关联(不会说到 happy时听起来特别 happy )。
另外,我第一次录音和第二次录音的语调表现差异很大。第一次讲时,边想边讲,比较没有
底气,语调干巴巴的;第二次讲时,因为会记得内容,会开始修正语调,听起来更肯定、有
自信。
后来,我反复地听 SK2 Dropbox 里顾问的 Transition word 音档,去模仿语调变化,也自
己找了一些 Youtube channel, 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英文语调来模仿。
因为考前时间不够,考前一周时,我不再想着让自己的语调变得多么情感丰富,而是让自己
在原来的声线上,听起来要笃定、明快、自信、流畅,做一个冷淡但是有力的记者XD
花了很多很多时间,洗澡时、通勤时自言自语,让自己的口腔反射性记得‘自信’的语调表
现,希望一次录音就能达到那样的语调。
考试当天:保持轻松、专注、稳定
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录音是可以达到26 分的,只要我发挥出练好的水平。因此考试当天,
我告诉自己放轻松。不再去想自己的声音还有哪些问题,不再去想如果没考到26 分还要重
考——那些都是后话了,当下的心理建设就是‘嘿,快来听听我的声音,我知道我在说什么
,并且我听起来又自信又明快’XD
因为托福是先考阅读听力,才考口说,很多人会被阅读听力时的自我作答状况影响,胡思乱
想,影响后续口说表现。我也不例外。当下必须坚定的告诉自己,每一科都是分开的,过去
的就算了——把下一科考好再说。
题外话,我考试那天因为遇到加试,听力听到一半,附近的同学突然很大声很大声的开始说
独立题口说,把我吓得整个走神,因为非常让人分心,我盯着萤幕上的听力选项,看了好几
秒都没进到脑袋里,好像脑袋停止运作一样。又过好几秒缓过神,我做了一件事:捂紧耳机
,大声唸出听力选项,听到自己的声音,脑子开始运作,成功制衡了背景噪音,又能继续作
答了XD 虽然对隔壁同学有点不好意思,哈哈哈。
然后因为这起意外,听力结束时我有点心神不宁,我知道那两三题在作答时我不太专注。不
过当下,也只能耸耸肩,算了吧!待会还要 sound confident and natural, 先关注自己的
声音要紧。
在考口说时,独立题我一样没来得及讲完例子,最后五秒钟草草想办法收尾,但至少整个过
程是流畅的、也讲了满多内容。
整合题有一题讲座的听力内容很难,讲的是 Ribbo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Lo
ndon, 我非常不熟悉建筑和城市建设的相关知识,一开始连 Ribbon 都没听懂,还听成 Riv
er XD 但是,至少我听到了关键的逻辑;我冷静地把这两个问题和政府的对策讲完,尽量让
自己 sound confident and persuasive.
That’s all. 有时听力情况不尽完美,听懂内容不多,但是至少声音的表现不能掉。
考完后,我自己预估了一下,觉得大致在26的边缘,运气好就是26,运气差一点就是24。没
想到结果出来比预期的好,达到了28,也是之前练习时没有拿过的分数(练习时只拿过26)

结尾:口说是练习表达的过程
因为考到了想要的分数,很高兴托福可以告一段落,可以接着准备其他费工的申请文件。
回头去看这一个月自己的练习方法,发现自己实际上走了一条很费时的路 XD 但也因为这样
的过程,自信也油然而生。我不再害怕语言影响表达能力。我知道某种程度上,我已经是 F
luent 了。
也许我用字可以更简练优美,文法句型可以更自然直接,更少犯时态或文法错误,但是这些
都是待修剪的细节枝叶。对于‘不费力地表达自己意思’,我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是托
福练习过程中,让我自己很快乐的额外收获。
希望这篇文章对要冲托福口说 26+以上的人有帮助~加油!
作者: Andrestel (AWei)   2020-09-03 00:31:00
推推,详细分享!
作者: earnest (大卫)   2020-09-03 12:05:00
恭喜口说23进步到2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