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托福68进步到95申请交换

楼主: dukee (dudu)   2018-12-08 14:44:16
[求学背景] 大二在校生
[英文能力] 学测10、旧制多益665
[考试日期] 2018.10.27
[考场地点] 时代站前6楼(STN11537A)
[托福成绩] R16/ L19/ S17 / W16总68
R23/ L27/ S22 / W23总95
比起一堆托福破百的,好像考到95不怎样蛮心虚的,
想说英文底子没那么好的可以参考一下我这篇超普底的,增加大家信心~
是第一次发文如果有任何问题再请各位跟我说,或者是有问题想聊都可以站内信给我~
考托福的原因是这样来的,没事就会逛逛学校网站发现公布栏有申请交换生的资讯,
说实在科系的关系真的没想过出国这件事……
好奇心驱使下仔细读了申请的条件,其中蛮吸引我的一间学校交换资格是要“iBT 80分以
上”这成绩对于不了解托福的我来说还没什么感觉,去查了才发现英文听说读写四项都要
到20分以上才有办法。
或许比起破百对很多人来说80不是什么难事,但本人英文程度超普并不是很好,
而且连多益都考得不好,本来想说就一直逃避英文到大学毕业吧……
托福这件事实在是想当作放水流没想要考,而且还是用电脑考我看到密密麻麻的英文网页
就头昏了,觉得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阿~
直到有天跟直属学姐吃饭,聊一聊发现自己还很迷惘不知道未来的方向,
也不像学姐有实习又一直加强自己考证照等等。
想说家里也愿意赞助我出国交换,不如就把交换当作学习英文的目标,
有个目标才会有动力呀!
以下方法不敢保证一定有效,也许可以提供你们参考、试试看,
说不定其中会有适合各位的方法。
reading
因为实际考托福阅读每篇文章对我来说难易度不同,
而且又会紧张感觉读起来就更慢了……
平常练习就要严格掌控时间一篇不能够超过20分钟,
真正考试时才比较不会失去原有的水准。
刚开始除了每天背单字,也有去补习班上课老师会教阅读的技巧提升速度,
主要都是要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架构。
我觉得上课好处是可以认识伙伴,下课有时间也会一起约练习,
老师也很好会回答很多问题、平时自己的练习也很重要。
所以准备托福的过程自己是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吸收,
整理出一些不懂的部分到上课时再跟老师讨论。
另外考满分、小站用来辅助背单字还蛮不错的,上面有超多托福常见单字,
也会不定时更新。
像我第一次考托福时就是英文底子不够,所以才会先从这方面下手,
之后慢慢做题目看到不会的字也不会觉得卡,相对提升作答信心!
然后就是自己分类做单字本,把TPO里面不懂的单字整理出来,
快考试那几天拿出来复习。
其实要能够掌握长篇文章真的就是多看,阅读是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
我习惯先看题目再读对应的文章段落,先有个概念知道问题是什么,
读文章时就可以清楚地知道答案在哪里。
先把第一段看完,看完之后再看后面每一段的第一句,
因为每段的第一句可以告诉你这段大概在讲什么,在看的时候同时把每段关键字做笔记。
重点是尽量在读第一次时就搞懂每一句的内容,遇到比较难的就先跳过没关系,
可是至少要明确知道每一段在讲什么、用了什么例子或证据。
这样在做题目的时候才可以很快选出答案,而不是读完文章还搞不懂内容,
做题目的时候还要再回头从文章里找答案,这样会花掉很多时间。
listening
听力的进步连我自己都惊讶,的确是刚开始听会让人感觉到有些麻烦,
但偏偏托福听力实际所占的比重又很高。
连口说和写作也都有听力的部分,而且可以说需要听力才能作答,
因此越早开始累积听力同时英文实力增加是必然的。
其实每个人情况不同,我认为提早个半年以上开始累积为佳,
因为第一次考试就是前三个月左右才冲刺进步当然很有限!
后来补托福拉到半年以上因为已经接触英文一段时间,
上课都是全英语环境蛮重要的,跟外籍老师交谈有顺便培养用英文的逻辑思考。
没事就是让自己长时间沈浸在听英文的环境,你可能会觉得很烦都没什么兴趣,
但好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不只是接触托福相关的内容,放松之余也可以好好利用Youtube来培养一些兴趣久而久之
增强英文听力。
我觉得关掉字幕,尝试专注听+逻辑推断很重要,
第一遍发现太多听不懂可能会手痒直接打开字幕边听边看,千万别这么做啊!!
只要你这么做就是没有帮助英听,而且会养成依赖中文翻译,
正式考托福根本连英文字幕都没得看阿。
建议是听不懂先多听几次,习惯播放速度、发音,试着练习做笔记跟关键字,
一次听不懂很正常,那就再听个三、四次了解至少一半内容。
所以素材的挑选依照每个人可接受长度,刚开始一定很难忍受3.4分钟长的TPO,
很容易听一听就恍神无法专注了。
然后是先听懂再做笔记,托福听力常会有不重要的资讯混淆在里面,
因此不需要每个字都听写下来,反而会浪费作答时间。
练习抓重点就好,听完后自己总结段落大意,用自己的话来整理刚听过的内容,
同时练习听力和口说。
培养英文的思考逻辑让准备托福更能够整合,才能较轻松地应付essay和各种报告考试。
speaking
要克服开口说英文其实是需要预先做心理建设的,
可能因为不习惯所以会觉得怕别人听到自己说的英文不流利。
建议的是先不要求自己要用很厉害的单字或词组,
因为脑袋在思考这些比较高级的单字词组时,其实说起来就会卡卡的。
所以我是先把自己要表达的重点先顺顺地说出来比较重要,而且语速尽量不要太慢,
用字的话以不要过度重复为主。
除了在补习班上课跟人对话练口说,我回去也会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花个10分钟,
试着用英文表达当天发生的事。
虽然是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来练习,好像没有什么帮助,
从上课被纠正的文法、句型再用一次正确的方式描述。
我觉得重点是在训练自己直接用英文思考、造句,而不是用中文想好内容再翻译!
所以上课时跟别人练习就是要一直讲、尽量不要停顿,
就算还没想到要讲什么还是要尽量说好说满,
可以知道别人到底懂不懂你用英语表达的内容。
如果是自言自语的情况下,比较没有什么压力,
随便讲讲第一个从脑袋中浮现的东西也好,甚至是讲一些心情、无意义的话也没关系。
如果是找不到人练习、或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讲英文,
可以顺便录音这是一个蛮不错的练习方法。
刚开始练觉得很难还要跟外籍老师对话,然后脑袋还会不自觉地用中文思考,
出现中式英文的句型……
这时候只好尽力抛弃脑海中这些中文的文法,
试着回想平常看的影集听到的音档都是怎么表达的,
讲得不太顺没关系多听多练会变好的!
writing
推荐的方法之一就是常常看范文,从文章内容学会矫正自己的写作逻辑。
第一次考托福时才16觉得自己埋头苦写不是办法,
还好后来上课老师有帮我逐字逐句改帮助最大。
因为很多文法不是用错而已,是外国人完全没有这种说法XD建议大家还是先用英文的思维
出发想点。
然后看看自己跟那些好的文章差别在哪,
整合写作就是可以简短但要架构明确、主旨清晰从听到跟看到的重点条列对比。
独立写作的话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中间两段内容充实丰富、字数也要够多、一定要有例子支
撑你的论点!
第一段要先清楚表明你的立场,最后一段结尾再简单重申一次支持的理由和自己的立场就
可以了。
我自己考试时也是采取4段的架构,字数的话是控制在450-500其实总占比整合写作的还要
花更多时间。
觉得写作可以进步这么多到有2字头,真的超感动~跟准备托福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看了很多文章大概都知道应该要把重点写得越清楚越好,
不像中文以前就是前面感叹一下然后结论才知道整篇文章要表达什么。
而且透过有系统学习英文写作帮助很大,
不只是考托福还有之后到国外要写作业也都是必备的技能。
现在即将要展开交换生的日子,很多文件都是要自己写才发现这么好用XD
而且看文章的速度也有提升,可能是抓重点的技巧已经练习很多次,
就大概知道一篇文章应该要如何让人看得懂甚至是一眼就抓到主旨。
心得
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为了去交换还跑去补英文~
想想也没什么损失顶多就是考差没办法出国体验,而且能够把英文学好,对我来说学好就
是要跟外国人自然的交谈。
第一次裸考想说先试试水温,建议不要轻易尝试等于就是把报名费丢入水中……
也因为申请交换最慢要在明年前缴交托福成绩,所以对我来说直接去补习班是比较有效益
的方式。
不敢说我有多认真上课,特别口说因为是小班制要跟同学、老师聊天互动,
所以强迫自己一定要讲英文,这样每周逼自己开口真的增强我勇于说英文的信心。
当然我自己也是很努力爬文+回家唸英文准备托福,不过当时也很纠结到底要不要补习,
现在拿到的成绩比我想得好而且也有帮助,真的没有白费我比较那么多间~
然后如果有人想要问我上课的心得可以站内我囉~
我原本是有想过如果努力自修的话听力跟阅读一定可以进步,只是口说跟写作就没什么把握了。
原因就是必须要有人告诉我哪里需要改善,才能够针对那些问题修正,
好险知道成绩后虽然没有破百,95分也算是努力这么久还满意的成绩!
最后想说的是比我高分的大有人在,
但是想分享的原因是自己这么普通的英文程度也能进步这么多。
要相信自己可以突破困难,准备的过程很辛苦又漫长,
希望透过我的小小心得能多多少少帮助到正在准备托福的大家囉!
作者: tennis1038 (13nash13)   2018-12-08 16:34:00
作者: owl96 (猫头鹰)   2018-12-10 15:13:00
推!谢谢分享
作者: t0a6ng24 (Ryder)   2018-12-10 18:58:00
作者: michelle130 (min130)   2018-12-11 19:44:00
作者: evakao (mushroomhan)   2018-12-12 10:41:00
请问dukee大裸考跟最后一次考试间隔多少><
作者: govem (闻闻)   2018-12-12 21:42:00
想知道在哪里补~请收一下站内谢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