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战托福106心得分享

楼主: CeeLoG5566 (吸囉G56)   2018-12-06 01:21:56
[背景]
目前就读于国立大学企管系
之前的英文程度大概是:多益905(高中时考取)/学测英文14 指考英文88.5
之后要前往美国读研究开始准备托福
虽然从大二暑假就开始到菁英补习,但开学后就停课了
因此实际冲刺期间是大三升大四的整个暑假及开学后到考试前的日子(将近三个月)。
[考场与分数]
2018-10-20/中坜地球村(STN13006A)
总分106 / R29/S22/L30/W25
[准备的过程中所用的资源]
R:Scientific American/托福机经/OG/TPO(小站托福)
S:TPO(小站托福)、Johnny老师的模板
L:TPO(小站托福)/OG
W:TPO(小站托福)/Charlene老师的讲义
[各科准备过程]
Reading:
其实我觉得在开始狂刷TPO的同时也要督促自己大量吸收单字,单字真的是所有英文相关
考试的根本。
在刚开始写TPO的阅读得时候错题量相对较多,而后期冲刺的时候在小站托福上模考的成
绩也大都落在24-26区间,一开始真的会很打击自信。
但重点就在于每次错误后踏实的检讨,去检查自己当初作答的思路跟考点的差异在哪,并
且做相关的纪录下次遇到类似的考点时要更仔细的作答。而且我自己的做题方式是一定会
把文章内容完整看完,这样作答的时候心里会更踏实,因此也建议平常在准备的过程中要
督促自己提升英文阅读的速度。即便在练TPO的时候成绩不甚理想但也不要太灰心,因为
实际考试的内容并不会像TPO的那么刁钻。
Listening:
听力是我自己较有信心的部分,可能是平常有在接触英文电影或是影片的原因。那在练习
的过程中除了Johnny老师所提供的大要点(ex.repetition,attitude..)会格外注意外也会
督促自己细节处要多留意,因为要达到满分的关键就是在于掌握一些小细节。
所以说,希望可以提供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是在被考听力的过程中可以先专注在掌握大重
点,接着再督促自己去抓取更多内容的细节,有助于达到更高的分数。
大量的练习后可以找出一些托福听力的语气惯性,会更帮助自己知道是不是到了该做笔记
的时候。
Speaking:
在口说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只是单纯“自己”练习而已,要在课堂上
勇敢的讲给老师听并且听他们的评语。
听力及写作都是需要具体的建议才可以有显著的进步(但这样的建议是小站托福等等网络
平台所无法提供的)。因次希望可以把握在课堂发言的机会,每次记下自己可以进步的地
方并且当自己在练习同样题型的时候更加注意。并且希望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加熟悉模
板的使用。有好的开头可以帮助自己消除部分的紧张感。
Writing:
写作是自己当初最没有信心的部分。在经过上课及自己的练习后,我会认为不要想一次就
可以完成整篇文章,而是要个别花时间在练习各段的写法,等到可以熟悉的写出每段的架
构时再进入内容的部分跟用字量提升。
在这边也要再提醒一次不要忘了平常单字的吸收,这也可以相当显著的在写作时帮助自己
更完整及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备考与考试整体心得分享]
近期考托福很容易遇到加试,因次可以先做好会有加试的准备这样等到实际考遇到的时候
就不会慌张。
如果补习班有提供模考的话,强烈建议要去现场考个模考。
因为实际考试的时候整个紧张的氛围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实力的发挥,因次先去一次现
场的模考绝对有助于在正式考的时候更快进入状况并且充分发挥实力。而菁英的模考结束
后,会在阅读和听力方面提供很具体的建议,可以让我们在准备这种相对主观的科目时有
一定的方向。而这也是补习班最大的资源跟优势,鼓励大家多多利用。
在备考之余也建议可以多吸收一点额外的知识和时事,这样可以在考口说和阅读的时候有
更多的素材可以发挥。
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论是阅读或是听力或是写作),一定会遇到自己不会的单字或无法清楚
了解的内容,因此我个人在阅读内容或是听听力的时候不会只是想要为了答题而已,而是
希望自己可以了解作者或是讲者的意图及目的,这样即便遇到不会的单字或不懂的内容也
可以有效地选出正确的答案。
当我可以越快进入作者或是讲者的世界的时候,我就越有把握可以正确作答。可以推荐给
还在备考的同学试试看。
[关于补习]
会选择菁英是因为觉得在桃园地区,菁英应该算是最具权威性的托福补习机构了,而且他
们提供学生的资源(ex.全台的分校皆可上课、上课时间弹性、网络资源)对我来说相当方
便及自由。
在补习的过程中想谢谢几位老师,首先想先感谢Johnny老师,他在课堂上会尽量让每位学
生都有口说练习的机会并且也会认真地给予回复。让我更有方向的知道自己的不足进而得
以进步。
接着想感谢Charlene老师,老师在教授阅读的课程时会扎实的带学生读完整篇文章的内容
,对我来说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我更踏实的答题。而老师也会补充相关的知识让我们可以吸
收得更多,也会有助于我们在遇到类似的题目时有更完整的知识背景来作答。
我觉得自己是问题很多的学生,因此也相当感谢两位老师都愿意在课程结束后留下替我解
答,愿意这样付出的老师并不多,因此更加感谢他们的付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