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战(or二战)102 在职 一个月 自修心得

楼主: windowgame (小錄)   2014-08-28 14:56:16
个人资料
“应考日期及成绩”:2009/02/14 - 77(R:18 L:16 S:22(FFF) W:21(FF))
2014/08/16 - 102(R:26 L:25 S:26(FFG) W:25(GF))
“考生身份”:在职中
“求学背景”:国立中正大学
“英文背景”:全民英检只曾经考过初级、英文学测13级,但两个都已年代久远...
“考试地点”:桃园市成功路地球村(后附考场心得)
“准备时间”:在职准备一个月
“备考教材”:
Official Guide,
TPO 1-33,
120分系列,
众文托福分类字汇(黄本),
镇魂单字1.3版(201305版)
ChaseDream论坛
“考试背景”:
1. 老实说这不知该算一战还二战,两次时间真的差太远了...
2. 本来在五月时就考虑7月先考一次试,看看自己能力退步多少,
但考场已满到9月,因此迟迟没报名,直到7月某天,突然释出的一个桃园市区的名额,
因此只好直接报名,所以算一算准备时间也不到一个月...
3. 由于白天工作准时上工,但下班时间非常不固定,假日又有不少外出行程,
导致准备时间不太足够,晚上大约10-11点才能开始准备,
天天半夜2点就寝(这个非常不推....XD)
=准备方式=
“Reading”:
OG: 跑了一次,尚属简单,主要在于熟悉流程
TPO: 跟真实考试真的如出一辙,务必勤加练习
120系列: 文章长度较长,但题目走向与OG、TPO有一些差异
有了前一次(2009)年的考试经验,因此Reading 除了看OG之外,
其余就是多做TPO,了解托福考试的文章思路走法。
文章内容大概可分成“事物的历史演进”、“新旧观点的比较”这两个大宗项目,
敝人多半是先看题目再从文章找答案,有时候问题横跨2-3段文章,此时笔记就很重要了,
第一次准备与第二次一开始都看完题目直接找文章答案而没作笔记,
但这样的方式会遗漏一些细节,
因此后半部准备方式更改为“文章一出来先笔记写下每一段前两句的大意”,
例如:
P1. A new evidence shows that…
P2. To explain this theory
P3. With the further exam…
P4. But the new research shows…
P5. Although we cannot make sure…
笔记上,用简单的一些字词纪录即可(如下)
P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new evidence,
P2. Explanation for this theory
P3. Support the theory
P4. Research Challenge theory
P5. Conclusion, no decision, provide further info.
这样作,不仅能够了解该文章的脉络,也能知道每一段想表达些什么,
而且在每一篇文章的最后一题选择时,也能快速定位到底该从第几段找答案。
剩下请TPO勤加练习,并确实订正检讨,了解为何答题错误,
文中的关键字如However等转折字要特别注意。
另外有一点要提醒,由于敝人下班时间不固定,加上...晚上常常有业外活动,
因此准备时间都从11点之后才开始...
导致了每一篇阅读几乎都在10-15分钟内完成(为了能增加睡眠时间Orz...),
说实话敝人非常不建议...还是细心一点,若遇到不是很熟悉的文章,
把20分钟完整妥善运用较为恰当。
“Listening”:
OG: 听过&跑了一次,尚属简单,主要在于熟悉流程
TPO: 跟真实考试真的如出一辙,务必勤加练习
120系列: 尽管版本老旧,但却认为仍是不错的练习教材,
原因在于可以调整速度,每次加快说话的速度增加些挑战,可以让听力提升。
听力大概分成以下的几种问法
The purpose of the lecture is
The speaker rise this topic is because/ Why do speakers mentions ***
Please make the order list base on the conversation
The speaker’s attitude toward this article
笔记上倒不建议记得很详细,若全部精力都用在“详细的笔记”上,
多半时间敝人都会错过听力重要的部分,因此每一篇听力的笔记,敝人大概就写下了
Topic、对谈人、反对立场/原因、支持立场/原因、However点、结论、学生问题
其余时间用心把听力文章思路听清楚,能够理解远比笔记清楚来得重要。
“Speaking”:
由于准备时间的关系,无法找人练习...= =||
因此全靠TPO的录音系统,练习时录下来,
之后重听是否有停顿、多了“ah...”这种不自觉的口语,
在下次练习时尽量改掉,然后在版上找录音档,听听跟高分的人答题流畅度差别在哪。
答题技巧与方式每个人的不同,因此参考多人的方式后,让小弟有点迷失@@
所以还是按照第一次考试时候的回答模式,以下是1-6题敝人的回答方式:
1. 重述句子然后回答 如 The place I go to often is***, because first…, second…,
2. Base on this Question, I tend to agree that
3. The reading article and the conversation are mainly talking about***,
the passage mentions that, and the person in the conversation express that…
4. The reading article and the lecture are mainly talking about***,
the article mentions that, and the professor in the lecture express that…
5. The conversation is mainly discuss…, there are 2 solutions for the speaker,
first, second, and I will recommend 1/2 is because…
6. The lecture is mainly talking about… , the porf. use EX1 & Ex2 as examples
注意各题若有要求“specific examples and details”,请务必照作,这点非常重要。
听力笔记方式,敝人建议一样不要埋头把所有字词都抄下来,厘清重点、注意关键字,
第三、第四题注意立场,学生&教授说了些什么?举了什么例子,
之后再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较佳。
“Writing”:
准备时,我是直接套用模版,而且是在一战时候就运用的“无敌简单”模版,
完全如同国高中作文那般的架构而已,(因为七宗罪实在记不起来...)
事实证明只要举例佳、文意通畅,分数也不会跟你过不去,
不过目标为满分的版友,七宗罪等等模版仍可参考。
准备的时候大概就是务必注意时间,要留一些时间去检查是否有错字或文法误用,
要记得订正,且两篇写作当中最好都有例子可相互举例映证。
=以上大概就是准备过程=
=以下叙述考试过程=
“前一天”:
晚上再次练习了TPO33,熟悉一下考试模式。
有了第一次考试的经验,却完全忘了有机经可以参考这回事,一直到12点准备就寝之际,
在书柜上才发现一本很旧的橘宝书躺在那边,也才突然想起有机经,
但...已经来不及了...因此隔天就只好裸考...
而由于平日有喝咖啡习惯,加上机经印象在脑中不断盘旋,
结果...当晚竟然失眠到早上5点,短短睡了2个多小时就准备骑车赴考,
骑车当下脑中还真是一片空白...
“考场”:
桃园市成功路地球村,没想到早上有早市这么热闹,
到了现场还为了找停车位花了10分钟的时间,想想搭乘大众交通运输工具似乎较佳。
考场内服务人员亲切,有提供休息室与饮水机但无水杯,
考试地点为二楼教室,刚进去的时候很冷,因此把准备好的外套穿上,
但考到一半似乎冷气被关掉调小,导致竟然流汗@@...
硬件设备多数来说很不错,就是座位有点小,
敝人的耳机有些陈旧,有掉屑屑的状况...但不影响整体使用。
“考试情况”:
只能说,在口说的时候,放胆说、大声说、尽量说,能清楚表达好自己的意思最佳。
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一战时敝人完成阅读与听力已经大约中午12点了,
这次竟然11点多就结束!?回想一下每一篇阅读仍旧改不了晚上练习的习惯,
每一篇花不到15分钟直接结束,当下好懊悔@@
再来就是写作时,第一篇文章大约38X个字,但实在是紧张到忘了留时间检查,
写完时候剩下30秒... 当下就只觉得“相当傻眼”,只好快速浏览那边有错,尽快修改。
第二篇,写了5XX个字,自己也很担心是否赘字冗词过多,会造成扣分机会提高,
但...这次有检查了错字,因此假如文章长度有超过标准后,文章有多长似乎影响不大。
“考试后”:
敝人大概12点半就步出教室,应该是考场最早步出地球村的...
走出去只觉得“要赶快回家报名下一次”XD
由于觉得口说没有说很好、阅读不够细心、写作没有检查、没有先了解机经....等因素,
让人信心大失...
(但回家后天天看,官方仍旧没有桃园市的考场,加上工作忙忙忙,因此只能一拖再拖...
直到8/27一早上班前开了电脑,被突如其来的信吓到,
2009年考试,大约是2星期才会出分,没想到现在竟然提早10天就出分,
收到信就想,反正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因此点了进去,
看到成绩整个呆了30秒&打翻了早餐的咖啡...
真的觉得可以考破百,考运也是重要的一环,也因此上来回馈广大的战友。
最后,手边有些资料,请待敝人工作结束并整理过后再来回馈版友,
也预祝各位,无论有补习、还是自己准备都很好,
找到有效、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最为重要。
有问题也欢迎来信询问与不吝赐教,敝人会就知道的讯息尽力协助。
祝福各位都能圆满达到心中理想的分数。
作者: getsmart (不聪明)   2014-08-28 15:00:00
作者: darrenmm (mm)   2014-08-28 15:08:00
推推~~
作者: Kujacob (弓行)   2014-08-28 15:34:00
校友推 被鼓励了!
作者: henryokc (亨利)   2014-08-28 16:52:00
上班族推 十月底要考觉得备受鼓舞!
作者: kkk3 (3K)   2014-08-28 16:56:00
同是上班族推,恭喜!
作者: knt2014   2014-08-28 18:00:00
推上班族+自修的高分神人
作者: jamie3160003 (还没想到)   2014-08-28 20:42:00
恭喜!
作者: datehsiling (伶)   2014-08-28 21:07:00
推!!!!!恭喜!!!!!
作者: mrelvis (我的天空)   2014-08-29 00:45:00
感谢分享,同是上班族被鼓舞了!
作者: phanton0117   2014-08-29 03:36:00
推推~~
作者: crackedup (crackedupESS)   2014-08-29 04:08:00
口说26超强的~~~~
作者: landslight   2014-08-29 10:17:00
推!!!!!! 上班族不容易阿
作者: lingja (J. A. Ke)   2014-08-29 10:27:00
26不简单阿
作者: aweimeow (喵喵喵喵 ヽ( ・∀・)ノ)   2014-08-29 15:35:00
作者: molopo (mmm)   2014-08-29 22:3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