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movie 看板 #1aY-4FKM ]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看板: movie
标题: [雷] 《闪电侠》(有雷,下篇)
时间: Fri Jun 16 12:11:57 2023
一--
因应NDA解除,电影主体在这篇,但很多重要资讯由上篇延伸下来,希望往下读以前不要跳
过。
上篇说过,《闪电侠》电影于我有致命的先天缺陷,因为它选择一个很糟糕(却有庞大商业
潜能)的文本当基础。上篇主要抱怨DC以《闪点》为工具对漫画产品线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
至今,这篇因为要讲电影,所以先从漫画的故事定位说起。
帐面上,Geoff Johns编写的《闪点》是闪电侠Barry Allen好一段时间以来最知名的漫画故
事,但这个“知名”,不全然是好的名声,还牵扯到当年编辑部无法妥善安放人物位置的弊
端。
《闪点》提案的源头,除了上篇谈过的重整与吸收副牌IP的野望,也与Barry Allen这号人
物的“复活”有关。DC近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宇宙跨刊大事件《无限地球危机》(Cr
isis on Infinite Earth)中,Barry Allen奉上生命拯救多元宇宙,此后便有二十多年时
间没在漫画主线有过自己的故事。这段时间担纲闪电侠漫画主角的,是另一个重要的闪电家
族人物Wally West (即闪电侠伴侣Iris West的姪儿)。一般而言,Wally West拥有比Barr
y Allen还要乐天阳光的个性,而他其实比消失许久的Barry更早叠合到漫画影视化起步的世
代。若是过去从卡通频道放送过的Bruce Timm正义联盟动画(DCAU)开始看起,那你对闪电
侠的第一印象就会是Wally而不是Barry。可说,在编辑部想到把Barry拉回来以前,Wally曾
经就是“The, 闪电侠”,而Barry是“可靠但失踪很久的白银时代大哥”,新旧之分大抵如
此。就连目前DCEU的Barry Allen,一定程度上都吸收掉漫画中Wally West的个性,并不是
一个十分“纯种”的版本。
Barry Allen消失多年后,他正式回归到DC产品线,是从Grant Morrison编写的大事件《最
终危机》(Final Crisis)开始。等到他回归连载,当时当红的DC编剧Geoff Johns接棒Mor
rison的故事,他先在《闪电侠:重生》一定程度上把Barry Allen的背景故事现代化(或者
说......同蝙蝠侠一般妈宝化),并预告《闪点》该是这人物随后应得的大台戏。但帐面以
下,《闪点》的故事随后在漫画读者间毁多于誉,很大缘由出在Johns的剧本以“Barry All
en仅是马戏团过客”的错误逻辑在发展,也就是,闪电家族的人物关系在新时间线上几乎被
架空,Barry空有“这世界是他能力造成”的时光机头衔,却毫无自主决定的能力,Johns也
很干脆地把重点放在虐待与扭曲各路知名人物形象上,于是每看到一件略不同、略贱、略吓
人、略猎奇于原先世界的变化,故事焦点便要偏斜过去。相较Johns更早以前参与编写过的D
C大事件《无限危机》(Infinite Crisis, 2005-2006)或是跨刊物绿灯侠故事《黄灯戒战
争》(Sinistro Corps War, 2007),《闪点》的出发点看似更有趣,拙劣的结构却宰制了
作品潜力。
是什么造成《闪点》有奇而无情、主要人物发展没有明确逻辑等种种问题?答案于我很简单
。结构上,Johns的故事在开幕与收尾都利用Barry的异能(......以及,不登场也不影响故
事发展,却还是因为Johns在《闪电侠:重生》给过预告、就算没什么逻辑还是姗姗来迟登
场嘲笑Barry的不干事大反派Reverse Flash),却没认真回应Barry的人物曲线和关系谱。
故事中,Barry在新的时间线上为捍卫母爱戮力,但回到2011年的漫画脉络,“Barry原来有
著跟蝙蝠侠一样因亲情而成为英雄的动机”,是Johns直到2009才在《闪电侠:重生》新引
入的设计--没错,与很多华人世界做的“漫画科普”说的不一样,Barry的爸妈受罪没有
蝙蝠侠的Wayne family那么必然,它是非常晚期才出现的新元素。放回当年脉络,《闪点》
对喜欢Barry Allen的人就是一个出发点与逻辑都颇莫名奇妙的故事......或许,也是当年D
C产品线即将迎来巨变的重大征兆。要动用扭转过去所造成的蝴蝶效应这一主题,它需要改
变的前与后互为参照,才有奇变发生的说服力,但闪电侠读者最关心的闪电家族在《闪点》
全然缺席,Johns只想拿一张过去对Barry Allen不重要的“父母牌”来蒙混过去,自然难以
得到老读者的认同。
不消说,《闪点》的存在同时重重伤害了Wally West;也可以说,问题出在编辑部当年就是
没想出一套让“两个闪电侠”共存的方案(很讽刺,因为Barry该是形同Wally West的导师
与大哥一样的存在)。在《闪点》之后,原本拥有闪电侠形象的Wally West竟然就这么在漫
画莫名消失多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做Wallace West却不被视作Wally替代品的人物。上
述这个“换人惨案”,最后责任被推给......Alan Moore笔下的曼哈顿博士。(Moore:我
都跟你们编辑部切八段,为什么还能推诿给我?)
---
回到电影。我看了这片两次,一次是特别的试映片,一次是正式版的媒体场。《闪电侠》改
编《闪点》时对我最加分的两个努力,第一是截长补短地,把人物曲线有逻辑问题的大事件
修改成有头有尾的类.起源故事;第二是,它可能是华纳近代这一系列真人化漫画愈趋严肃
与尖锐的尝试中,唯一试着复古华纳自己品牌下的乐一通(Looney Tunes)趣味的一片,有
些地方甚至颇像古早年代的脱线喜剧(screwball comedy)。
先说第一点。或许也是利用“真人电影的Barry Allen还没有起源故事”的优势,剧本选择
在开片把Barry周遭的“人围”先拉开来。换个说法,《闪电侠》因为把Barry Allen在《闪
点》的遭遇给更动成一个类-起源故事,漫画本来该有却消失了的act 1有了新的存在合理性
,结构问题于焉化解一半。不能说这部分片子做到完美,因为act 1长度有限,很多人物介
绍也只限走马看花(尤其鉴识科职场的部分),但最关键的两件事,一是Barry进入鉴识工
作的动机,二是他与蝙蝠侠的同僚关系,大致抓得够牢固。
诚实讲,我一直不全部买单把Barry Allen变成另一号蝙蝠妈宝。漫画脉络上,Geoff Johns
当年做的这个更动就有些多余,因为他一定程度上把Barry作为“正义联盟良心、蝙蝠侠若
没坏掉会成为的模范”的独特性给削弱了,但商业上,《闪电侠》的剧本这么做有无法拒绝
的理由:观众就是想看蝙蝠侠。而《闪电侠》处理二人关系的方法,也比《闪点》合理不少
。
比起《闪点》那纯粹只是出来猎奇读者好奇心的Thomas Wayne,《闪电侠》花更多时间在致
敬与翻完演员形象之余,也让各号蝙蝠侠一定程度上成了Barry的人生导师。剧本强化两人
形象关联的方法除了一个meta味有点重的比喻如“闪电侠一定要死母亲就像蝙蝠侠一定要死
爸妈”,我印象特别深刻是意大利面的细节。可说每逢电影需要催逼亲情的时刻,意大利面
都会出现一次。意大利面第一次出现是Barry的童年回忆:她母亲会死是为补齐煮意大利面
的材料。后来Barry跨越到新的时间线,他与母亲聚首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意大利面。有趣是
,随后他与Keaton Bat第一次见面,两方相谈时光旅行的问题,又是“请吃面”外,纠缠的
面条又成为Keaton Bat谈论时光旅行的比喻工具。可说在这场“因意大利面而引发的时空惨
案”中,一个纠结不断的“意大利面结”也被架设在Barry与蝙蝠侠之间,而双方都能意识
到这层连结的存在,又满足了观众“想要看见各种版本蝙蝠侠”的迷影欲望。
再说到电影与华纳乐一通、复古脱线喜剧的关联,这部分的风格取舍是出乎我意料外。电影
中大量可辨识的喜剧要素,其实远早于Joss Whedon起步的英雄电影世代。所谓的“Whedon
式笑料”,也就是从Buffy等名作起步,后来流入到超级英雄漫改的喜剧风格,更强调人物
将美式家常闲话、大专学生斗嘴的氛围带入各式叙境中,形成一个“走到哪里都像在大学或
高中走路”的奇妙时空。但乐一通卡通与脱线喜剧作为在真人电影已近失传的传统,关键是
“癫狂”,尤其成对的人物(通常是一男一女或一组职场对手)以连珠砲、五速嘴的节奏高
速递出各种奇形怪状、甚至不合逻辑的讯息。
华纳的乐一通秀,也就是兔宝宝、太妃鸭、歪心狼与哔哔鸟、飞毛腿冈萨雷斯,作为真人脱
线喜剧如《小报妙冤家》在动画世界的继承人,风格曾经一度回流到Bruce Timm的DC动画,
而关键的执行者常常就是闪电侠Wally West,历来也一直不乏各种让哔哔鸟、飞毛腿冈萨雷
斯与闪电侠共演的美术玩笑。真人电影中,新时间线上妈宝贝瑞第一次起跑被中文不清不楚
翻成“飞毛腿冈萨雷斯”的段落,这个有文化隔阂的讯息,正是怀旧地指向古早乐一通动画
中的墨西哥快腿老鼠Speedy Gonzales,但这也应该被视为一个风格上的指认,因为无论是
电影中act 1的“闪电侠工作日常”,还是跨入act 2后冒出一个颠邪又嘴砲的妈宝Barry出
来演疯狂的镜像对手戏,都将《闪电侠》悄悄引入一个放在当前显得微微异样的风格化世界
。
可惜,也就只是微微异样,不到大破大立。目前的正式映演版跟特映版只差在结尾是否有让
Clooney Bat露面,但我更喜欢特映版收尾方式的原因是,它似乎更暗示了一部癫狂又哀伤
的电影的可能性:Barry Allen就是要永远因为自己异动时空的能力与“止不住自己去修正
的那只贱手”的人之常情,而成为一个在不同时间线上旅行的绯红奥德赛。至于假假的特效
,也就没了是否“CGI够好”的问题,因为这片子的vibe跟气势,或许本来就该如此......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如果制片方再坚持一点”。
本来《闪电侠》的这种风格以更高的完成度,会有机会在目前愈趋极化的伪现实主义与游乐
园幻想这两种路线之间走出属于超级英雄电影的第三条路?《蜘蛛人新宇宙》系列证明过这
种路线在动画可以成功,但《闪电侠》还没勇气走那么远,只能说是遗憾,而根本原因,可
能还是最后妥协向了“我每个观众都想满足”的商业心理博弈上。我还记得自己在NDA解除
前,第一次看完试映版走出来,跟同场老友Masayo说的是“我觉得它是DC一段时间以来最合
理的商业决定”。但“合理”两字,于我是有一点苦涩(bitterness)的成分,就是你看到
作品的全部潜力,但作品又因为规则而侷促不前。
推桑妮大对蝙蝠侠给Barry的评价印象很深刻,真的就是自己没走歪的话可能会成为的样子,因为自己是闪点左右入坑的,知道Barry父母的新设定是Johns在重生加进去的也有点意外。自己其实也比较喜欢特映版收尾的方式,不过正式版让Clooney登场,应该也有明确表示要把这个宇宙和今后DCU切割的用意在?
我觉得Clooney Bat出来就是另一个对观众示好的安排吧 虽然这片标题是The Flash,内容上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吸金王还是......各式各样的蝙蝠侠这一片的商业操作是真的很合理,他们很清楚观众想看什么
所以Barry版闪电侠在闪点前的起源故事是长什么样子
在Barry Allen再回来以前,他的父母在漫画都活的好端端的。Barry Allen真正遭遇到时空谋杀危机是在80年代开始,但那个时候被“杀”的对象是Iris West但后来这个谋杀事件也有被完美解决总之,到无限地球危机他第一次为了多元宇宙而牺牲自己之前,Barry跟蝙蝠侠是概念上非常对立的存在甚至被叫做“正义联盟的白色良心”不过Barry在无限地球危机后消失那20多年间,DC整体(或者说商业美漫整体)的调性是愈走愈黑暗期间还有过Barry曾经支持正义联盟洗脑罪犯的黑历史被挖出来......至于目前Barry死母亲、父亲坐牢的设定,是Barry在DC复活后Geoff Johns另外设计给他的以前他就是一个家世很寻常的法医
当初补身份危机,然后发现Barry也有份的时候还蛮震撼的。口。
(举手发问)请问桑尼大,闪电侠电影基蝙提出“时空分歧不单只往未来分歧,过去也会分歧”的意大利面理论,也是漫画闪点就使用的时光理论吗?
感谢桑妮大详细的介绍 比较喜欢复活之前的设定 没有悲惨身世 刚好可以拿来跟阿蝙作对照
回hellodio:意大利面理论在DC有个counterpart叫做Hypertime这个概念最早应该是Grant Morrison提的,但第一个付诸实践是Mark Waid写《天国降临》跟《闪电侠》的时候Mark Waid大概在千禧年前后有写一个叫做黑暗闪电侠(Dark Flash)的故事,里头就用了Hypertime的想法其实Hypertime的原始版对我比意大利面理论好懂......用一句话来说,假设时间是条长河,每个重要选择枝(nod)出现的时刻都是代表不同发展的可能,你在那时做了不同决定,就会走入一个不同的岔流,但岔流可能上游下游都跟你原来的时间线不同但Geoff Johns写《闪点》时,他想的很单纯,就是过去被改变了,所以Barry所在的时间因为母亲活着的蝴蝶效应被改变。这仍然是一种线性时间。至于为什么母亲死后他回到现在会冒出N52,一切后来都推给曼哈顿博士改动世界而已总之,其实电影剧本动用到意大利面理论(Hypertime)是比较有趣的,而且也可以解释Keaton Bat为什么比较老的问题 (漫画没这需求,因为Barry不是“回到过去”)
感谢桑尼大回答,原来闪点漫画时没有多想,是N52最后把一切矛盾的锅都推给曼哈顿博士,曼哈顿博士到底扛了多少锅?
作者:
MapleT (枫)
2023-06-17 16:49:00推,另外补充闪迷不喜欢闪点故事除了Barry的工具人定位、莫名其妙死母亲外,最重要是Barry自从发现自己可以跨越宇宙及时间线,从来严守不改变过去的原则,在正义联盟里他的评价就是一直不断向前走的希望,而闪点的人物设定把Barry几十年来的定位一口气毁了后面用曼哈顿博士坳掉了人物起源和角色配置的各种矛盾,但永远修不掉Barry跑回去改变过去这个硬被按上去的大污点另外Identity Crisis批评声音也不小,毁了一堆角色的人设再补充一点,N52除了恶搞Wally外,Bart直接消失
作者:
t13thbc (the 13th black cat)
2023-06-18 18:47:00有人可以说说为什么这部口碑好但是票房起不来吗
作者:
eva05s (◎)
2023-06-18 18:56:00因为DC放话说要重启的关系吧,电影再好也没有未来了
作者:
wxes50608 ([Intellect/_______/VWB])
2023-06-18 20:02:00说实话口碑根本不好,CinemaScore只有B,/r/movie基本上都在花式讪笑
作者:
eva05s (◎)
2023-06-18 20:10:00讲认真的我看完之后余韵很差,主要是因为想到要重启的关系一整个浪费这么浩大的场景跟堆了快十年的角色们
我觉得时机问题跟各种不能控制的外部因素(Erza的私德)大概影响最大。《闪电侠》最大的瑜亮对象之一接下来大概是台湾拖着但国外已经先上的《穿越新宇宙》但商业的“多方讨好”上,这片就算production value还有完善空间,至少是WW1之后我第一次看到一些对DC cinema的发展长期感到失落的业内人如Mark Waid之类有释出善意.....要知道,Mark Waid等为当代的闪电侠、超人形象做过重大贡献的人感到“他们喜爱的DC被影视遗弃”是早在MoS出现时就开始了,至于后面那些DCEU跟华纳的八卦对他们大概只是坐看他山火烧的冷眼而已......
作者:
eva05s (◎)
2023-06-18 22:59:00MOS开启的黑暗DC宇宙确实评价两极,尤其到了BVS时候讲毁誉参半都算好听的,不过我是觉得大银幕想塑造一个新的英雄形象无可厚非,华纳也不是没有试着修正路线像观众靠拢,WW1,阿瓜1都是如此,加上选角也是当代公认的一时之选,如果能够延续下去应该会很不错...我是这么想的但很可惜一连串神奇鸟事让这一切无法好好延续下去...
作者:
protess (钓鱼宗师)
2023-06-18 23:19:00看完只有觉得好看和解脱两种想法后来又要在超蝙轮回,搞得好像只会拍超人蝙蝠侠更别说蝙蝠侠都有罗伯在线,还要再放一个DCU蝙蝠侠是嫌大家不知道DC是靠谁的支撑,还有超人,我以为华纳应该要学乖了,没想到再起不拍续集就算了,MoS赚了钱还不拍续集真当超人电影有像蝙蝠侠那样好赚喔真不知道其他角色粉丝看到每次都在超人蝙蝠侠轮回,然后自己喜欢的角色永远领不到一部电影或影集或动画是什么心情
WW 阿瓜 那时候真的有一线曙光 然后华纳各种神奇操作直接掐死好笑的是现在看来查克的规划反而几乎都是赚钱的
作者:
protess (钓鱼宗师)
2023-06-19 00:16:00去查化连票房都一起去掉,去算算在水行侠之后,包在DCEU底下的电影有几部有超过4亿
作者:
TX55 (金属齿轮)
2023-06-19 04:21:00当时看完WW1 Aqua1 Shazam1之后真的觉得DCEU现曙光了然后...就...... 高层不知道在WTF搞什么Shazam2我觉得还不错 但WW1984真的不行Gunn的Suicide Squad还收掉两个前作的主角也真的超不能接受
1984改掉附身跟所有人收回愿望槽点就少很多 也不影响剧情发展 当初不知怎么决定的沙赞2真的戏外太乱了 不然至少能满足喜欢第一集的人
作者:
a21096 (a21096)
2023-06-19 10:32:00推桑妮大
作者: shannonDE (DE) 2023-06-19 13:26:00
推~
作者:
TX55 (金属齿轮)
2023-06-19 17:10:00附身不知道该怎么说 但是最后决战那个收回愿望真的是最致命的槽点 毁了整个前面的看戏心情(思囧 原来Shazam2戏外这么糟喔
作者:
a21096 (a21096)
2023-06-19 18:52:00Shazam2我觉得以娱乐片来说不差但从导演访谈跟讲评能看出这部拍完他也没什么热情了不过男主角各种开砲像是批评巨石杯葛(?)他的角色(外加之前公开说过Snyder Cut不存在)应该算戏外drama
作者:
windr (天河银明)
2023-06-19 18:57:00推讲古
附身就是当下很浪漫但实际上执行BUG很多的东西 明明可以不用这么麻烦的方式沙赞2我觉得后半节奏跑掉了 不然前面还不错
作者:
neak (neak)
2023-06-20 13:11:00沙赞的问题在于它原本是儿童向电影,也因此大受美国观众好评,觉得这就是他们要的儿童电影,然而沙赞2目光全部聚焦于大人们,连开会都要变身后开会这种很不合理的行为,整部片缺少了童趣,放大了一直为人诟病的“变身后为什么变白目了”,第二集同一种大人装小孩的戏码,让人觉得烦躁
作者:
TX55 (金属齿轮)
2023-06-20 16:08:00欸对啊 都有许愿石了 直接复活不是更快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