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acity 2025-01-05 10:01:13原文标题:张忠谋点名日本半导体成功机会大 预言台湾30年后“优势降低”
原文连结: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602206
发布时间:2023-10-14
记者署名:记者高兆麟/新竹报导
原文内容:2023的新闻,恕删,有兴趣者自行点选连结或相关搜寻
心得/评论:
这篇很重要的新闻,没有被发布在PTT上,
更早之前,Morris说:
台积电的未来要看台湾社会对台积电的包容(大意如此,实际用词我已找不到)。
一开始我不太能理解,但随着台湾政经环境的改变,
再加上后来2023年的这场记者会,正式解盲了我的迷惑。
上面几篇讨论少子化跟用电的讨论串,很多版友分享很多看法,
但对照Morris已经看到20-30年后的台湾,眼界与格局的差异判若云泥,
没错,现在的台积电,如日中天,经过台积电孜孜不倦奋战三十余年,
在台湾全力的支持下,又逢AI产业兴起,半导体成为战略关键物资。
我想多数的台湾人,都会认同台积电,也以台湾有这样优秀的企业为荣,即便不在业内。
那么为何Morris认为,台积电的未来要看台湾对台积电的包容??
最后更明言,20-30年后台湾的优势不再。
昨日的文章,我只提少子化跟电力。版友很多回应都有其本。
少子化可以用放宽人才标准,用AI/自动化解决,
但人才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前高层菁英万中选一,20年后千中选一,
真的没影响吗??
除非台积电未来更扩大人才库,
改变现在的企业文化,吸引更多国际人才进入领导圈内。
用电部分,我也认同能源多元,所以不该排除核能。
很多版友有说: 台积电用电优先,传产倒一倒,民生用电次等。
在台湾资源尚充裕的时候,人才库/水电土地让台积电优先,一般人还能笑笑过日子,
但真的当资源紧绷时,拥有更大量就业人口的产业还愿意退让吗??
当真的连民生用电也出状况时,真的还能保证台积电的优先权吗??
台湾目前仍是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当真的走到上面的窘态时,
制造业如何维持竞争优势??
举例台积电,只是刚好我是股东,因有持续追踪,比较熟,所以拿出来当例子。
我当然知道台积电开始往海外扩展,相对有资源跟能力解决资源欠缺的困境。
但我是台湾人,更希望台湾整体环境更强健,让台湾的产业经营更好。
所以一开始文章我也只说是隐忧,因为我相信台湾能调整,会进步。
台湾也一如既往地向前走。
PTT的版友在台湾网络上算是知识份子,大家观点也许会不同,
但有充分讨论都是好的,投资的路上,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