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通缩还是通膨

楼主: Riesz (萱萱妳也会有平常人幸福)   2022-05-22 18:54:51
※ 引述《a000000000 (比古A十郎)》之铭言:
: ※ 引述《epicurious (晚上不睡觉能做些什么)》之铭言: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Y6Hhb6TkEU&t=78s
: : 虽然木头姐最近被骂翻,还是分享一下她的观点,大意是说Walmart, Home depot与Targe
: : t目前库存太多,早就不是去年供不应求,而是供过于求,因为去年供应链问题很多重复
: : 下单,今年开始都降价求售,整个情况是失业率开始增加,商品开始跌价,租金开始下修
: : ,二手车市场开始崩跌,我们将面临的不是通膨,更有可能是通缩,FED终将会在今年某
: : 个时间点停止目前所有错误的决策
: : 我则是一直疑惑FED就算升息,只要经济成长强劲,市场终究会由利率敏感的心理转由关
: : 心业绩成长更多,而那时才要担心过热,因为从利率上升到市场意识到资金紧俏而开始反
: : 应,至少都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类似叙述在老柯的书到处都是),所以很疑惑为何这次才
: : 刚升息市场已经崩跌得乱七八糟?从木头解的访谈,才理解有无可能是另一个情况?就是
: : 供应链引起的紧张与通膨已经开始剧烈的缓解,所以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市场崩跌跟FED收
: : 资金关系不大,而是衰退早就开始,俄乌战争与中国清零又给FED错误的讯息,以为要加
: : 大力度收回资金,才能打击本来就可能已经快要不存在的通膨,这是错上加错,雪上加霜
: : ,但反过来说,一旦FED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赶快悬崖勒马,可能就是大举进场的时候,
关于技术分析的文章 我记得写在2004~2009年 有27几篇 也有总经的
: 认为导致这次严重通膨的关键因素是是什么啊?
: 供应链 or 低利率印钞?
: 是否如果不是供应链出问题,这次印钞也不会通膨出事呢?
我认为是供应链:全球不合作 即全球不好好贸易 不按照合约贸易 为主要原因
货币供给也是问题 次要原因
这二十多年 我从1998年开始算 从苏美不冷战 欧盟兴起 世界是采取全球化
现在是退回老路 全球不合作
单个国家面对不同地理环境要十项全能 成本要高很多 各项下游产品要贵很多。
[喔 就是你们用的新名词叫供应链]
粮食的涨法不一样 通常是被政策性保护 常年不得涨价 只是只要数据够久
你常常会看到隔个十年二十年 粮价就突然涨三倍 应该算隔两次四次大景气循环
实际上货币每贬值2%=每年通货膨胀率 每人口增加2% 粮食隐含的涨幅也该2%
任何政府都会有避免粮食暴涨的政策 或者授权于社会层级的农会、粮公会、粮仓
没有出现涨价的情况下 农用地就会被挪作他用 导致多年后供应面出现问题
[经济学第一章 供给与需求]
全球化也是一样 农产品被严重低估前提下 服务业制作业先进国家把"种地"外包给
其他国家 依工业化程度产生阶级
乌克兰就是选错 从核工业重工业选择农业 导致她变贫穷
现在会被凸显 是因为乌克兰加俄罗斯的小麦 占全球出口29% 算三成好了
反正有不可控汇差。
在中美贸易战之前之时 美国就不打算卖黄豆小麦给中国
中国就被迫[广积粮] 粮价从那时候翻身的 我们也不可能拆工厂还农地去。
货币 即法币 最大宗是美元 在目前社会也有问题 但信用货币模型比较难计算
我用金本位比较好说明 罗马时期的金币 后期金币流通时重量与大小是前期的90%
货币的胎纹也不见了
但是它们从政务官刚铸造出来时是一样的
我怀疑书上说的 犹太商人夜夜数钱 实际上是拿锉刀磨金屑 每枚少了10%
每九个十个他再花燃料成本铸成一枚
[经济学总经篇 经济史 甚至圣经里也有]
金探子 银加隆都有 铜佳龙可能因为成本考量没磨
历史上 只要货币急遽贬值10% 就会发生内乱问题 至少治安问题
但还是可以交易 还是可以投机 罗马后期大家用的是以物易物的方式
用橄榄油、葡萄、葡萄酒计价
目前的情况下 未达到世界内乱的情况 (把世界总体当一国来看)
只是被强制 政治性强制 俄国区金币(担保品小麦)不能当金币用
所以只能以物易物; 但以物易物又会被幕后黑手课了约5~10%的税 或罚捐
又不到放弃的情况。
粮食不能放超过一年 所以莉斯他喜欢放一点黄金 放在我床底下。
: 当年石油危机利率被一下拉到20%+
: 发生啥事?
: 经济大规模衰退 失业率破10%
: 爆发大规模抗议 针对联准会的大规模抗议差不多算史无前例
: 两年后经济回归成长
: 但是通膨也只是10%->6%->4~3%
: 一直到1986才<2
: 而1986<2的原因是opec过去减产支撑油价
: 最终非opec生产持续拉高后价格撑不住 油价崩盘
: 简单来讲
: 通膨-利率-需求-油价
: 这些东西的都关系都不太直接
: 也就是说并不会因为尼利率拉到爆
: 通膨隔天就降下来惹 没有
: 但是
: 衰退-失业-抗议-暴动
: 这就非常直接惹
: 任何有脑的决策者都不会想主动往那里跳
: 回来讲通膨
: 实际上cpi报告里面比较关键的东西
: 跟walmart target在卖的东西都无关
: 所以这些卖场卖的东西只是表示目前零售业经营上的问题
: 两家遇到的问题不一样
: 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有参考性但不是普遍性der
我在2010~2011年在投顾上班 零售业指数 制造业指数也是评估一个货币的指标
我尔玛算零售业龙头 零售业指标要半年后才能看到 看来有人拿零售业营收当
提前咪牌^_= 零售业指标来用 但用零售业操作外币不如用银行利率好用好判断
: 车贷的次贷风暴会造成金融危机吗?
: 答案是不可能 规模太小
: 不过很有机会在半年后搞烂二手车市场
: 回来讲操作
: 我始终认为高可靠度的长线投资比较适合大多数愿意做研究的投资人
: 虽然我自己也会小钱玩短线
: 虽然理论上胜率>50%就会赚钱
: 不过我觉得这种屁毛没啥好讲的
: 80% 90%准确抓住大型波段比较值得提
: 今年至今总共三次大型下跌波段
: 时间都不太长
: 除惹四月至今这波以外都一葛月左右就遇到大幅度反弹
: 这种情况要摸头摸尾
: 对长线投资者而言几乎不可能 这是操作周期的天生限制
的确 我用的技术线 无法抓当日行情
就算突破 跌破 都要三周四周才能确认 技术分析上确认
但是数久算久了 突破一周应该直觉会知道 这次不一样
大部分是假突破 有些是真突破 直觉是判断假突破与真突破的感性的感觉
不然我就写程式分析 或请工程师写一套程式分析 机器还没有人类胆怯的感情
喔 对喔 想起来我十年在推销程式交易的程式过。
目前法人 或美国基金操盘 蛮多用机器人操盘的
所以最近二十年常看到程式被动卖出的追杀盘
还有机器人没有心脏病的问题。
****
****
就只说台指数来看 台指还在下跌趋势中 我算的是跌了12周
当跌势出现的第一周第二周大部分跌最凶 9~12周通常有反弹
[我流的趋势分析 与交叉算法] [波浪理论]
上面的盖子是17500 出现突破17500两周 才能算(确定)往上突破
根据波浪理论的高点背离 算出来是13500
所以图型应该为 下跌区间 13500~17500 之后跟着数据走 要同步更新
我如果要操作 会在14000选择标的物 我最熟的是0050及台指
[0050比台指超跌我知道 我还知道0050比台指提前跌]
但是 不放空是因为我觉得有内鬼!!
系统性风险会出现 极端黑天鹅会出现
以下会说
: 股价跌超过20%就可以买惹
: 现在的时间点
: 要应对升息环境
: 就要去挑那种eps会有超预期增长
: 而且幅度大过PE跌幅
: GG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复杂
: 因为GG受扩厂速度天生限制
技术分析之神的极限 技术分析最高只能达到90% 因为是分析过去的数据而得
的结果的推论 (假设用量子电脑运算利率 消费者指数 制造业指数 失业率等所有数据)
(最后可以达到的结果)
然而有10%是大家突然看到 大家就知道行情怎么走 的突发事件
像是319枪击案 311地震核污染 921大地震 突然宣布技术突破:某某有抗新冠的药
某一年戴克斯勒汽车两天内嘎空24%...原因是某避险基金杠杆式放空
这种新闻里写着"百年一遇" 就算是319枪击这种很扯的事...导致无量下跌三天
跌3000点 过了一个半月才回复 不少人选前做多 杠杆式作多
如果只看台股台指的数据 这种一年也有两次到每年一次
比例比想像中高 这种"机率极低但最为致命"的风险 比我感觉上 想像中还多
[市场偶尔会 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Kroll Stanley写的三条交易守则 第零定律居然是资产配置 而且"只"写在序言里
没有做到第零定律 执行三大定律有时候会失败。
当大环境出现 战争 瘟疫 政府误判的机率也提升
这种系统风险
政府可能直接增加台币的总量 改变银行的利率
甚至别国不景气 他国的操盘员直接卖台积电来救他国本国的灾民
甚至台币被攻击 跟1998年泰国香港被金融攻击
甚至台湾被发射飞弹 日本被北韩发射飞弹 赶走亚洲热钱
台指 台积电 电子股 金融股 房市 都是台币计价的 当台币计算单位都改变时
标的物怎么算 (理论上台币失去价值5% 正确估计的商品要加5%)
不景气时 违约率也会增加 犯罪率也会增加的
****
就算没有系统风险 没有黑天鹅
目前的涨跌 我觉得像带有恶意的布朗运动 而不是常(群)态(众)分(投)布(票)
虽然技术分析还是可以画出图 但感觉上跟以往不太一样
市场内看不见的黑手 恶意的感觉更明显了
所以我要增加更多的容错率
常态分配、自然曲线可以画20% 人工控制可没有 它可以跌破20% 也可以尬空200%
且宁愿赔钱也要对台湾金融攻击
的情况 =只有在"战争"下才可能发生的不理性操作 也被算出来机率>0.5%
操作的避险成本增加很多 (比如增加相反方向的选择权 交易成本就增加6%了)
所以策略才会选择减少交易。
作者: lasekoutkast (白ㄘ)   2022-05-22 19:06:00
作者: summerleaves (内湖全联先生)   2022-05-22 23:15:00
优文推
作者: brandon40905 (天黑请闭眼)   2022-05-23 14:2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