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眼球商机复苏 隐形眼镜类股大解析

楼主: mayc0618 (maymay)   2022-03-21 10:10:39
原文标题:
眼球商机复苏 隐形眼镜类股大解析
原文连结:
https://tinyurl.com/ynsbd4tu
发布时间:
2022/03/13
原文内容:
经济部于农历年后发布隐形眼镜出口统计,指出台湾隐形眼镜2021年出口值创新高,2021年一至十月出口总值达新台币320亿元,可望成长8%,一扫连续两年出口负成长的阴霾。而且今(2022)年需求复苏,可望持续成长。法人也看好台湾隐形眼镜类股今年的业绩表现,纷纷调高目标价。
具有电子代工厂DNA
隐形眼镜制造须通过主管机关的严格认证,不仅制造具有门槛,品质控管也相当严格,竞争门槛高,且隐形眼镜少量多样,若需求未达一定规模,设置工厂不符经济效益,也因此造就台湾隐形眼镜大厂的商机。
台湾具规模的隐形眼镜的厂商高达13家,许多都具有知名电子代工厂的“富爸爸”,挹注资源。例如晶硕(6491)即是和硕与景硕投资,望隼科技(4771)则由长华电材(8070)转投资。这些电子厂也把电子代工的科技DNA如自动化制造、品质控管等Know-How带入隐形眼镜制造,成为台厂争取外销订单的凭借。
隐形眼镜可说是除了电子产业以外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是医材外销的大宗,每年台湾医材出口总值约130亿新台币,而隐形眼镜就占了14%。根据经济部统计,我国隐形眼镜以出口为主,近年直接外销比率约七成五以上。2014年出口金额突破2亿美元,2018年增至4.3亿美元。
吸引外商订单的原因,除了功能与舒适度的提升以外,台厂积极开发瞳孔放大片、彩色隐形眼镜、散光片及多焦点镜片,满足品牌大厂的需求,让隐形眼镜出口连年成长。
目前中国与日本为台湾两大隐形眼镜出口国,占出口总额83%。主要原因为70%中国自有品牌没有自有工厂,而日本市场虽然善于设计,然而就经济效益而言,委由具有OEM与ODM的台厂代工,才符合其经济效益。
疫情影响有限
受制于新冠疫情,隐形眼镜需求萎缩,2019年及2020年台湾眼镜出口连续两年衰退,也导致隐形眼镜类股股价下滑。以精华光学为例,其股价在2021年11月就下跌了三成左右。然而,隐形眼镜未来需求仍将持续成长,也将挹注业绩同步向上。
经济部二月初发布的产业出口统计就指出,虽然2019年及2020年连续两年负成长,但也只是小幅下滑。以2020年为例,仅下滑了2.9%,但到去(2021)年,国外订单即回温,全年出口金额5.3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成长23.5%。
产能可望持续成长
法人指出,隐形眼镜大厂对未来的布局并没因疫情停歇,尽管有少数受疫情影响,有劳力调度不足的问题,但龙头大厂疫情期间仍进行自动化扩产布局,提升产能利用率,这些都将有利于提升其营收与毛利。
事实上,各隐形眼镜大厂也纷纷交出业绩大幅成长的亮丽成绩。以晶硕为例,2021年全年营收即成长四成以上,营收达55.95亿元,望隼科技发布财报,2021年营收成长达六成以上,达到14亿元。
今年疫情可望停歇,且在疫苗施打率逐渐普及,各国纷纷采取与“病毒共存”的解封政策下,预估隐形眼镜可望复苏。而现代人3C产品片刻不离身,眼球不时紧盯萤幕,在“元宇宙”趋势下,视力矫正需求大幅成长。
今年业绩将比去年好
而不必手术即可矫正视力的隐形眼镜,将成为改善视力的首选。尤其每日使用的日抛隐形眼镜市占率已经高达五成,其市场需求势必将大幅成长,隐形眼镜族群未来仍是生技投资人必须留意的类股。各隐形眼镜代工厂的接单情形,是观察各台湾隐形眼镜代工厂的关键。
不过,曾为生技股股王的金可-KY(8406),则于去(2021)年11月底左右宣布将由霸菱亚洲等私募基金以总交易金额新台币272亿元,溢价达38.6%,以每股新台币280元的价格收购金可百分百股权,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私有化下市。此消息一出,短暂引发部分市场疑虑。
不过,多数法人对此仍乐观看待,或持中性看法。举例来说,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即指出,金可基本上是以管理阶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的方式并购。此消息曝光后,对其股价有正面帮助,毕竟其收购价格是2022年本益比的14.2倍,相较于 2017年之后11~32倍的本益比,具有一定吸引力。
只是中国大陆为台湾隐形眼镜的主要出口地区,而金可在中国隐形眼镜市场,无论是自有品牌或代工,线上电商或实体店面都居领导地位,其私有化后,外界可能比较难以掌握整体隐形眼镜行业的全貌。
心得/评论: ※必需填写满30字,无意义者板规处分
6491都要5字头囉,
三大一直买,大盘拉回也是小跌,
整体产业向上喷出无误。
作者: casanovatony (Rose)   2022-03-21 11:01:00
上个月西德最新产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