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连结:
https://reurl.cc/ldN229
2.原文内容:
今 (2020) 年因为疫情,台股一度跌到谷底,但也一路反弹、资金行情火热,在这样的市
况下,相继出现元油正 2、DR 股风波,都引爆投资人灌爆金管会脸书、甚至上街头陈情
抗议的事件,细究原因都是投资人不懂产品风险、空有投机心态,金管会保护投资人的监
理机制,反而让什么都不懂的散户受伤惨重。
元大原油正 2 本周已获准终止信托合约,但自救会仍透过多位立委到处陈情,主要是金
管会前主委顾立雄任内于 3/21 及 4/16,为了避免高达 7 万多人的投资人尸横遍野,因
此给予两度的豁免下市,但是这样的续命缓冲期,金管会出手相救的原意是让投资人可以
逃命,不料却让更多散户误以为有金管会当靠山,就愈低愈买,一度把元大原油正 2 的
溢价炒高到出现超过 500%。
甚至就连元大投信 8 月公布 9 月底豁免下市期限到期后,元大元油正 2 可能下市,还
是有一堆散户跳进火坑续买,这让金管会主委黄天牧于立法院备询台上公开表示,“元大
原油正 2 本来就不适合长期持有,豁免下市是给投资人缓冲期,而在 8 月,业者宣布有
可能会下市时,不少投资人还进去投资,这动机和心态需要深思。”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原本暴涨的 DR 股,因为大幅溢价,DR 股遭证交所列为处置股票,
进而转为连日暴跌。台股中有 13 档 DR 股,高达 11 档在 9 月底因为溢价幅度飙高,
遭证交所列为处置股票,截至 10/8,还有 7 档 DR 股苦吞跌停板。
其中,杜康 - DR 的溢价幅度甚至仍高达 1828.57%,“1828.57%”是什么概念或许有许
多投资人根本不懂,此意味着在新加坡挂牌的杜康原股股价连一毛钱都不到,台湾投资人
却花了超过 18 倍的价钱疯抢。
高溢价的投资,常常伴随着高度的泡沫化危机,一旦泡沫破了,投资人就将血本无归,因
此,主管机关于 9 月底对 DR 股祭出处置股票的降温措施,出发点同样是保护投资人,
却因此造成 DR 股连跌、溢价收敛,投资人惨赔,再度引发投资人对金管会监理的不满。
就有网友怒批“股票交易属自由市场,交易应秉持公平公正之原则,政府强制介入,且无
法源依据,也无按照公告流程进入分盘交易,金管会可以开会然后就立即宣布进入分盘,
这是自由的股票交易市场,不是金管会开的股票市场。”
但是其实“处置股票”制度已经行之有年,2002 年起,证交所就已经有此制度,股票遭
到处置是因为连续达到注意股票、触发警示股票条件,就会被公布为处置股票,证交所采
取处置条件,目的是希望对这档股票有降温效果。当股票被列为处置股系,就会限制信用
交易,改成人工管制撮合的方式,并非网友所痛批的“无法源依据”。
投资 DR 股,首先要注意的是面对这些国外企业,能掌握的资讯有多少,再来,就是流动
性的风险,因为 DR 的规模通常小于普通股,最后,就是 DR 股跟原股相比的折溢价状况
,DR 溢价时可以兑换回原股套利,但需要向承销商申请并支付手续费,此根本不适合小
资族操作,但有多少投资人清楚值得商榷,一旦不知情的散户,投资溢价 DR 股,就会在
套利、溢价收敛的过程受伤。
总的来说,无论是元大原油正 2 或是 DR 股,都可以看出许多散户不知道买的不是一般
股票,却以一般炒股的投机心理贸然上车,就算金管会出手监理,投资人也不知道顺势下
车,反而让这班投资列车成了失速列车,这不仅突显了散户金融知识的不足,似乎也呼应
了“标普调查结结果显示亚洲近 4 分之 3 成年人是金融文盲”,这对金融监理者来说将
是很重要的一课。
3.心得/评论:
万年议题 处不处置各有所好
更大的重点 在最后一句:亚洲近 4 分之 3 成年人是金融文盲
简单翻译:韭菜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