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删
我也是绿角一派
感谢原PO young23大这系列的文章,让我醍醐灌顶
简单来说,根据young23大的文章,
有两个部份跟绿角不同
1.投资初期,不建议配置债劵
2.投资区域在美国而非全球
我这边不敢提出什么见解,只能提出看到现在,
对于被动型指数化投资的一点想法跟问题
先讲讲,我觉得指数化投资,目前理论基础完备,且确定的操作法就是:
1.选择费用最低的被动型指数化基金
2.选择大范围,而非单一领域的基金
但也有几个操作法,似乎并无定论:
1.投资的股债的配置比
印象中从绿角
还是<我用死薪水轻松理财赚千万:16岁就能懂、26岁就置产的投资祕诀>这本书
看到股票配置的比例是(110 or 100-年龄)%
记得绿角的说法是,配置一定比例的债劵,可以减低股市大跌时的冲击
另外再平衡时,也可能可以创造更多的报酬率
但看了young23的文,我也隐约觉得初期不配置债劵,似乎也很有道理
因为股票的平均报酬率,是比债劵多满多的
而且你投入的资金,如果是闲钱,理论上也不必畏惧崩盘时的帐面损失
但看到本系列的第一篇回文
#1SSt92TW
里面又有提到,配置一定比例的债劵,在平衡时可能可以创造比100%股票更多的报酬...
所以这部份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研究文献可以参考?
2.再平衡时机
上面提到股债比,那就有再平衡的问题,那要在什么时机进行再平衡?
这个似乎也没有定论(也可能是我还没看到)
3.投资区域
绿角的建议是全球,因为全球长期衰退的风险最低
但要放多少比例在国内,这点绿角好像也没有定论,
记得好像是看你自己对国内市场的信心而定
而<我用死薪水轻松理财赚千万:16岁就能懂、26岁就置产的投资祕诀>这本书,
记得是建议一半的资金放全球,一半的资金放国内
而young23大跟柏格、巴菲特一样,建议投美国
似乎也有道理,因为美国一直都是最强劲的国家
而且全球最强的企业,很大比例都在美国股市市场
但如果时间放到未来几十年,似乎又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