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靠中国、赚中国的好日子已回不去

楼主: rtwodtwo (阿灾)   2019-02-26 21:45:02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088518
“无根台商”消失中 靠中国、赚中国的好日子回不去了!
【财讯】过去30年,许多在台湾没没无闻的台商,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在中国赚得满盆
满钵,各种“大王”称号响彻云霄。然而,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崛起,这些无根台商逐渐
面临压力,台商在中国的黄金盛世已然落幕。如今,中美经济对抗加剧,更成为压倒台商
的最后一根稻草。
《财讯》双周刊以“无根台商消失中”为题,报导台商在中国的起落过程。由于缺乏台湾
事业根基,许多在中国白手起家的台商,在事业由盛转衰之际,若下一代也缺乏接班意愿
,往往最后只有选择转售退场一途。全球前三大、中国第一大塑胶包材大厂兴中控股,也
面临同样的命运。
兴中控股年产能超过十亿件,客户名单也都是雅诗兰黛、欧莱雅(L'Oreal)等国际一线
化妆品牌。在事业鼎盛时期,兴中控股2009年曾规画回台上市,后来因法规障碍而作罢。
不料,2012年兴中将股权出售给私募基金TPG,交易金额高达6亿美元;四年后,TPG再以
7.75亿美元出售给私募基金霸菱亚洲。据悉,兴中也是面临下一代不愿接棒,让创办家族
选择出售退场。
一名券商则是透露,除了出售退场之外,这几年台商会IOP的动机之一,其实是后代子孙
没有接班意愿,才会让创办老板决定让公司上市,不仅自身可以退场,也让公司制度与国
际接轨,留住人才继续经营企业。
上述交易案,宛如当今中国上万家台商企业的缩影。这些在中国发迹的企业,第一代奋斗
二、三十年下来,虽曾创下辉煌成果,但如今也都碰到后继无人,以及经营大环境恶劣的
内外双重挑战。
苏州台商协会会长谢清福观察,2000年是台商的分水岭,在这之前台商在大陆“做什么赚
什么”,之后中国官方大力扶持自己的国企与民企,只要有缴交完整产品企画书,中国政
府就会给钱、给地、给各种资源,台商竞争力逐渐被削弱。
在中国从事创投业的台商认为,以前大陆台商有美系大品牌喂订单,现在唯独苹果表现尚
可,自然大幅影响台商的生意。此外,中国和韩国品牌崛起,韩国品牌多半采用韩系供应
链,而中国品牌虽然一开始采用台商供应链,但随着红色供应链崛起,台商的商机已大幅
流失了。
除了中国供应链生态丕变外,自身转型升级速度赶不上市场变化,也是这群无根台商面临
的困境之一。在中国曾被誉为面包王的烘焙大厂克莉丝汀,创办人罗田安早期在台湾以批
发牛仔裤为业,后来进军中国烘焙市场,一度展店上千家,成为中国最大的台资面包业。
然而好景不常,2010年起中国烘焙业进入战国时代,大小面包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竞争
压力一下子变得剧烈;反映在克莉丝汀财报的是2013年首见亏损,至今已连续亏钱六年,
累计亏损金额达人民币7亿元。
不仅是台商面包王光环不再,台商中国女鞋王也早已不保。达芙妮在中国的市占率一度高
达两成,平均五双女鞋中就有一款是达芙妮,门市据点高峰来到六千多家,年营收破一百
亿港元;如今营运陷入泥沼,连三年亏损金额二十四亿港元,市值大幅缩减九成。市场专
家观察,品牌老化、设计款式跟不上流行,是达芙妮衰退主因。
中国台商的困境,除了面临转型挑战外,部分也受到外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一群专做
制鞋机械设备业者开始将资源从大陆转回台湾,例如,包办丰泰与宝成越南厂鞋子帮机设
备大厂诚锋,2012年回台设立公司、2018年把研发团队迁至台湾。制鞋设备厂鼎圣,则是
把研发团队移回台湾。去年,这群业者,更是在国内举办暌违十八年的制鞋机械展,似乎
宣告著“转台”意味浓厚。
相对于上市柜公司拥有灵活的调整能力,白手起家的无根台商,大多缺乏应变能力。曾经
拥有响亮名号的“台商大王”们,例如糖果大王徐福记、女鞋王达芙妮,硅胶按键大王大
洋、东莞家具大王台升等名号,靠着中国市场打下非凡成就,如今却也是因为中国市场而
逐渐黯淡。
TVBS拿财讯的内容也能写一篇新闻......
上面这些只是特例 不代表全部 俎国还是充满机会 欢迎台湾同胞多多投资
GN你说是不是....
完整内容
http://finance.technews.tw/2019/02/24/no-roots-taiwanese-business-disappeare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