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连结:
https://goo.gl/dhKmCV
2.原文内容:
在 1998 年,因为亚洲金融风暴与台中精机董事长黄明和拉大杠杆操作,借贷比例过高,
台中精机从市值 38 亿,一夕之间滑落至欠债 67 亿,黯然下市。直到 2013 年 10 月,
台中精机债务清偿、重整成功,2017 年重新站回 80 亿元营收,黄明和成为台湾企业从
谷底攀升的代表。
“那时我以短治长,借短期的钱做长期的事,没有设好安全阀,”因为过度信任自己的财
务操作,再加上时局不稳,以致家族企业一夕垮台,许多家族成员、员工因而离去,只剩
黄明和一人负责成败。等到企业恢复稳健后,他体会到接班人要提早历练,才能训练预见
危机、扎实经营的能力 ,也因此让他开始布局接班。
二代推动新制度,他负责与资深员工沟通
黄明和有两女一子,以及两名女婿,都在企业内服务,他都依据每人的个性与专业安排工
作。黄明和自己从第一线业务做起,大学时期耕耘国内市场,当大儿子加入企业时,也让
他遵循老路,学习与代理商、客户交涉。
黄明和的大女儿黄怡颖,2010 年进入企业担任董事长特助。过去曾在台湾奔驰行销部门
任职 5 年,经过外商历练的黄怡颖对于引进现代化制度、行销手法到传统企业里,都有
相当助益。
“传产本来就讲究人情味,过去比较没有制度的事情,现在都一一 SOP 化,也比较有效
率。”
他举例,过去他们在世界各地的会展现场,所展示的品牌商标不一,黄怡颖回来后逐步统
一,对于客户端而言识别度更清晰、品牌认知度也更高。
此外,黄怡颖相对年轻,资历与想法都更容易靠近一般员工,也比较能打破阶层、传递讯
息。因此,过去两年在黄怡颖协助下,企业内部开启了一场以管理方法与制度为主的“缓
慢改革”。
以奖金分配为例,过去由后勤单位设计,多以“资历”为主要考量,长久下来,难免多数
年轻员工感到不满,“讲白了,人都是自肥的,有许多好处都被老臣占走。”
但制度不公也要讲求证据,黄怡颖先算出过去奖金分配的比例,确认事态后让黄明和过目
。她指出工厂以生产为主,高阶主管只是策略性辅助,应该要把鼓励送到真正付出努力的
人手上,“我确认现状确实如此,一声令下就开始动手,后续不做太多干涉。”
他们先调整组织架构,将会计稽核小组从总管理处调至董事长室直接管理;黄明和仅协助
在第一线沟通,挡下许多杂音。
无法接受的员工,“多数都会选择退休,毕竟企业也必须换血,”黄明和说得坦白,也显
示他对改革的支持。
开设“薪火相传班”,协助上下游厂商一起转型
除了布局企业内部接班事宜外,黄明和还观察到上下游供应链、客户也有同样困扰。
“代理商提出客户有 6~7 成都有接班问题,”台中精机国际处协理胡鸿霖指出,黄明和
一知道消息,就在一年内拜访 200 多间客户,发现其中 10~20 人的中小型企业接班人
,对于转型、升级有念头、但没资源或是不知从何下手。“他们对‘黑手行业’没有憧憬
,或是产业逐步升级但家族企业却没有更新技术,”使得二代对接班显得意兴阑珊,黄明
和便思考要如何协助更多人。
他强调,工具机不是消费性产品,买机器、谈合作关系相对长久,再加上该产业几乎百分
之百都是家族企业,所以彼此忠诚度极高。
过去,台中精机遭遇危机,仍有死忠客户支持,所以“产业持续转型,客户群也得要一起
转上来,他们不做了,以后我还要跟谁一起做生意?”
2013 年,台中精机开设“薪火相传班”,一班仅收 20 人,至今累积 6 期、共 119 学
员,课程中安排管理与技术课程,安排学员到工厂、甚至协助提供技术升级或转型问题的
解决方案,“我们是教育素材、也是客户的后盾。”胡鸿霖指出,由于全数都是直接客户
,其回购机台率逼近百分之百。
“人一定要认输,才有再赢的机会,”
从前抢市场、带头冲的他,现在更常说“产业要共好,企业才能长久生存,”
他追求的“赢”,不再只局限于台中精机,而是持续传授经验给更多接班人,让更多企业
可以一起“打群架”,发挥企业群落效应。
训练接班人融入家族企业
让接班人愿意“接班”本身就是个难题,台中精机却相对没有这样的问题。黄明和指出,
及早让接班人参与、融入企业是关键,他的做法如下:
1. 任职前参与活动
黄明和指出,儿女都在国外求学,但只要他们一回台湾,就让他们持续参与企业活动、旅
游,在培养“专业能力”之前,先与同事培养感情。
2. 了解接班人的需求,给予支持
以改革奖金制度为例,黄明和授权女儿黄怡颖规画后,便持续与老臣沟通、协调,对外展
现支持态度,让接班人有依靠。
3. 从基础做起,补强专业能力
儿子黄献彬为资讯专业,但回到企业中时还是先从基础工程师做起,并到职训局学习半年
机械相关专业,才开始接触销售、展览工作。
3.心得/评论:
不搞杠杆操作,还是老老实实打拼,东山再起机会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