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连结(必须检附):https://goo.gl/R40ZPx
2.原文内容:
驻台外资券商分析师、交易员,走的走、调的调…
过去只要专心看台股,现在还负责“大中华市场”
本周五MSCI将公布最新权重调整,有外资法人预估台股权重恐遭连九降;台股交易冷清,
在亚洲区域股市日渐边缘化,驻台的外资券商及外资分析师、交易员也受到影响,近年来
除了多位大牌分析师离职,也有人被调派到香港,过去只要专心看台股,现在则负责“大
中华市场”,台股对外资吸引力骤降可见一斑。
台湾企业年年都在喊转型、升级,但面对全球,尤其是大陆厂商挟著政府支援发起的攻势
,迄今仍苦战,未能突破;而 当投资人对企业获利前景有疑虑,加上各项税赋的负担,
许多散户与外资决定不玩,台股人气难凝聚、交易量明显下滑,让靠赚取客户交易佣金为
主的外资券商也是苦不堪言。
今年以来,多位大牌外资分析师离职,法人指出主因是外资券商收入大幅下滑,外资券商
为了成本考量,不得重新思考过去雇用红牌分析师的策略,虽然这些红牌分析师不管在企
业界或客户间都拥有极强的人脉,但台股市场冷冷清清,券商砸大钱在分析师身上,却看
不到效果,因此不少外资券商选择舍弃年薪千万以上的知名分析师;若外资券商改雇入行
资历较短的分析师来替补,因个人资历而异,但大约只需要付200~300万的年薪,且此数
字大多已经包含红利,确实能节省不少成本。
另一方面,也有些过去在台湾办公的分析师移师香港,过去他们只要专心看台湾市场,现
在则要兼顾中国与香港在内的“大中华”市场;从节省分析师薪资成本,到要求分析师扩
及追踪标的到大陆地区,外资券商对台湾市场的关心程度骤降。
对外资分析师来说,因为对产业的了解与人脉,离职后往往能再回到外资圈,或甚至是自
己当老板成立投资公司;但对台股来说,失去了外资的关爱眼神,很可能再也找不回来。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创业环境不佳
老一辈不死不下台
尤其张老、施老这些老不休的家伙
一辈子赚的钱没有人家Jobs、Gaes、Zuckerberg这些人不到半辈子赚的钱
真不晓得之后他们要怎么花钱....
政府不作为,两次政党轮替,明年很有可能迈向第三次
却屡屡不见推助产业政策的改善
却不断挹注巨额资金于已经完整开发的产业
或是正要如太阳没入西下的夕阳产业
却迟迟不愿将投资施加在新创产业或是未来趋势产业
台湾政党做的事情是以4年为一个计划
赤化中国采取5年一个子计画,但是规划的愿景却是以N个五年计画为周期
上一个五年计画已经导出阿里巴巴或是紫光这类的巨大型产业
下一个五年计画更是增产报国
民主美国的总统总是为不远的将来以及长远的将来发想
举布什为例,虽然不断的打仗耗费人力物力,却为后来的国防科技带上另一个尖峰
再以雷根为例,减税带来强大的经济复苏,为美国带来最长久的经济成长、所得提高
自由欧洲[m
这就不必多说明了,看看德国从二战退期后以来的长足进展
就连冰岛在2008年之前的人均资产排名世界前几也是在20世纪之前无法想像的点
我们回头看看台湾吧
台湾的经济政策从出口导向后转为高科技业为主
但是再来就没有任何变化!(没错!如日本的20年衰退般的戏剧!政策从未转弯!)
两兆双星
按:两兆为半导体及影像显示
双星为数位内容及生物产业
半导体前一阵子才一个华牙科高启全跳槽中国
影像显示获利可能性早已被吞食,看看下市的胜华
以及最近去化库存导致产生台股以来最钜额亏损的F-TPK
数位内容就不必谈了!@@根本没见踪影啊ˊˋ
生物科技就一个基因因为胖达人事件爆出内线交易
再来一个基亚连崩20支停版
LED也是台湾科技部极力发展的产业之一
前阵子才出现扬华涉嫌掏空弊案,黑手还是交大人!(很不想承认ˋˊ)
十年以来,始终如一
2000-2015的台湾产业结构不但没有变化,还呈现衰退(按:实质薪资20年来持平)
股市会说话,从79年的12682到现在105年的10014不到半小时就重跌到7200
台湾最喜欢双元对立
非错及对,在私言公、在公言私
但在欧美在商言商是基本道理,中国近来也比过去的公私不分好很多了
希望哪天台湾开明了,能有比较逻辑性思考的能力
期待某天台湾的政策导向转为人民实质需求
不要搞一些花样或是只为既得利益者着想的奇葩策略
(虽然现在美国川普那位候选人也是科科,不过我不看好她呵呵)
键盘手快速结论:想要建立强大的国家政策,绝对不能只靠单方药解决
增加内需消费必从提升实质薪资开始
如果要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不能只有半导体产业
交通、娱乐、资讯服务、媒体制作、百货通路都十分重要
但这些随便举例的产业出去几无一个能打...
汽车业只有扶不起的裕隆
少有娱乐业(忽然觉得台湾好可怜QQ,阿宅只能躲在宿舍打电动)
资讯服务又没有人家Google/Alibaba这么有创意
只能拿商店街这种以首页充满垃圾资讯的公司说嘴
媒体也都是乱七八糟= =
只有公视这间比较好,但这间又是以公益为目的而非营利的公司.....
台湾能出一个ABC、BBC、AFP、Routers、FT、Bloomberg就非常耀眼了!
百货目前就一个润泰能跨出台湾本岛还活得不错的
新光则是跨了许多产业,但还是没有一个巨兽型的百货公司啊....
政府建设也十分要紧
最近的公共建设有增加的趋势,这是一件好的事情
有建设、有开发,人民才愿意到建设活动,也才有可能增进消费
再来是税收问题,不过最近的证交税/证所税被拿来当选举筹码科科
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才干罢休
如果台湾成功由科技岛脱胎成综合型岛屿才能成功吸引各色人才
期勉台湾早点将脚步迈向除了高科技外的其他产业 :)
开放以下仇富与愁贫双元对立、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