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所税这件事情,其实事情没这么复杂
一个,是上述所提大户金流的部分,
另一个是比较实际的问题
成本问题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IPO 要课税的问题
另外在市场里面交易 现有证交税是 0.3% 其实当年原本就是0.15%证交税 + 0.15%证所税
所以这0.3%的状况根本就是假议题 不管哪个政党还是版本提出来都一样
其他 有的没的二代健保等等 说穿了就是找个名目 要跟股民收钱就是这样
当然是要打着"公平正义的大旗"
也用看似很好理解的,"有收入就要缴税阿"..之类的言语
其实问题很简单
管你证所税证交税还是什么税,简单的说,就是你作证卷交易 政府要跟你收多少费用,
就这么简单 不管你用什么名目
那这个"税" 就是国家的收入
那要收到这个税 要怎么收呢?
要收IPO的税 当然是越多家来IPO你才能收越多
要收在股票市场里面交易的 那就要越多人来交易越多成交量税才会越多
那台湾证卷交易所的竞争对手是谁?
当然是其他交易所 香港交易所 美国纳兹达克 新加坡交易所 上海证交所..等等
那公司要怎样决定要在哪个市场上市
就像一个产品你要决定放在哪个商店贩卖
你要放在路边的 柑仔店 还是放在 莱尔富 还是放在 7-11
柑仔店可能不会跟你收什么上架费就让你寄卖
7-11可能就要跟你收50% 还要你最少付多少上架费
最简单的想法 我能在哪个市场卖到比较高的价格 我就去那里上市
哪个市场的投资人多 成交量大 市场越活络 我的公司自然更好卖 流动性也够
那先撇开什么证交税 证所税的问题
请问你觉得一家国际级的好公司她会选择在 香港 还是在 纳兹达克 还是在 台湾 上市
至少以现在的环境来看 台湾绝对不会是一个首选 (台湾几十年前曾经会是首选)
也就是说在先天本质上台湾证卷市场已经输人一大截了
这10年来 中国大陆大幅发展 连动带动香港市场,新加坡市场也走出自己的路,
甚至 印尼 越南 菲律宾 柬埔寨 也都在发展 等等
论成交量 台湾不会是首选 论能给的本益比 台湾也无法
外加台湾的产业基本上几乎已经是一摊死水 外加边缘化
我想也不太有人会否认这个说法 几乎就靠几家公司在撑
结果政府税收不足 就找个理由再打着公平正义的大旗 在股票市场 加税
(不管是不是证所税)
请问 你是投资人大户 或者 外资,你会想在这个市场里玩吗?
1,就算不加税,一堆大户都已经纷纷跑去上海香港或者其他市场玩了
跑去日本美国的大有人在
2,原本就已经在离开这个市场了,再增加交易成本,就干脆不要玩 反正又不是没地方可玩
你说这个政策瞎不瞎 成交量一年少了10兆 证交税短收550亿
没有这个政策 成交量都已经会减少 税收会短收了,这个政策不是蠢到翻
最后变成恶性循环 没有成交量 那谁要来这上市IPO IPO还要被课税
成交量再更少 然后无限循环
所以证所税征不征 我自己觉得根本是个假议题 因为关键就是找个理由收税金
那也无所谓 但是取卵可以杀鸡吗?
政策打从一开始制定就该是 要如何去发展证卷市场
而不是证所税符不符合公平正义 在讨论公平正义之前有件事重要的多 叫做求生存
假设今天有一套发展证卷市场 甚至国际化的方法
能把饼做大 之后你要怎么增加税收 那都简单 , 所以证所税根本就是假议题
饼做大了你爱用什么名目都可以
在乞丐碗里抢饭吃 一群乞丐讨论公平正义 脑袋有洞吗?
前阵子跟国内一些银行比较高层聊天 也聊到一些他们的海外经验
国内证卷业者银行业者不知道怎么玩这块吗?
知道当然知道 不知道么把饼做大吗? 当然也知道
哪家没偷跑 跑去中国跑去香港 早就都在做国际上在做的事情 那国内为什么这么惨
因为政府管一堆阿 这个不准做那个不准做 人家国际上都不知道做多久的东西
他给你一句我不懂 再研究看看, 做生意是讲究时效性的
然后过了好几年,发现产业真的衰退了,
再说,那不然我开放一项好了 开放一个人家10年前就在做的东西
但有总比没有好 一个现在国内大型银行的高层这样跟我说
请问这样是要怎么竞争? 还 亚太金融中心 台湾曾经的确是有这个本钱
但只能说最好的时机早就已经过去不知道多少年了
一个小小的证所税 可以争论那么久,却没有完整整个产业发展的蓝图
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