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经改大挑战4之4─抢滩城镇化蓝海

楼主: Jerry (中肛j 的 野望)   2014-06-28 00:11:06
1.原文连结: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7001128-260210
2.内容:
中国经改大挑战4之4─抢滩城镇化蓝海 2014年06月27日 04:10
记者林殿唯、林宪祥/高雄报导
大陆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更带来严重环境污染,官方因此力推城镇化政策,打算消化产能
并带动经济。尽管竞争激烈,但也给台商们带来转机。如同我们以下要跟读者介绍的中钢
,以及顺利切入空污商机的艾美特,且看它们是如何避实击虚,调整策略、实行差异化,
在这波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不止是单纯抱着分食大饼的梦想,而是靠着扭转危机去迎战
...
“我们不与他们(陆厂)在建筑钢拼价,那样不对。”中钢董事长邹若齐坦言,大陆的城
镇化政策让人见猎心喜,急着投入,但城镇化不只是单纯兴建房屋与基础建设,还将带来
大量运输设备需求,“这对擅长针对客户需求而研发特殊钢材的中钢来说,可谓正中下怀
”。
在历经2009年的“四万亿(兆)”刺激方案后,大陆虽然成功挽救被金融海啸冲击的经济
成长率,但也遗留下产能过剩的后遗症。尤其在钢铁领域,不但形成恶性竞争,更导致严
重的环境污染。
城镇化商机 大到难以估算
就在如此恶劣的市况中,多家台资业者却能够迅速调整策略,避开价格越杀越低的恶性轮
回。譬如台湾钢厂龙头中钢更是异军突起,看准大陆城镇化经改的商机,避开竞争激烈的
建筑钢材市场,转而在车用钢材等特殊钢领域大有斩获,获利表现更笑傲中日韩等钢厂。
为了消化过度刺激政策后的过剩产能,大陆政府推出城镇化经济改革方案,预计在2020年
以前,把1亿的农村人口移转到城市、并重建1亿人口的城镇房屋、并将1亿人口的中西部
省分城镇化,有望成为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人口迁移现象,其中所涉及的不动产投资、基建
、交通、与民生家电等内需商机规模难以估算。
面对城镇化商机的大饼,中钢一度也看好城镇化的建筑市场潜力,不过,大陆钢厂数量超
过400家,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导致各家厂商都在打价格战,许多钢材甚至以低于
成本的价格出售,反而不利于整体钢铁市场的发展。
在钢厂亏本竞争的情况下,曾有业者抱怨:“卖1吨钢铁的获利只够买2支冰棒。”去年全
大陆甚至只有宝钢与鞍钢两家钢厂有获利,其余钢厂都列报亏损。在这种背景下,大陆城
镇化经改政策一推出,立刻吸引大量产能过剩的钢厂不加思索、一股脑儿的投入建筑钢材
市场。
邹若齐回顾,金融海啸使得大陆钢材价格暴跌后,他开始思考中钢未来的转型策略,最后
决定大幅扩展利润高的特殊钢材领域。而当大陆钢厂一窝蜂抢进城镇化的建筑钢材市场时
,中钢则是避免与对手正面迎战,避免被卷进杀价红海,反而选择另辟战场,深耕汽车钢
材领域。
与陆厂拼价格 下下之策
他强调,中钢不跟别人拼价格,“那是下策”;而且专门把别人做不好的东西做好,才能
在大陆钢铁市场脱颖而出。因此,汽车产业也就成为中钢大口咬进城镇化商机的切入点。
近年来中钢在车用钢材市场主攻高难度的特殊钢材,一次就满足客户“高成形、高强度、
耐腐蚀”的3大要求,不但强调产品差异化,而且还有专门技术人员与大陆当地车厂合作
,从原料端就解决客户的问题,不但让中钢在大陆自主品牌车厂间逐渐建立口碑,更从大
陆本土钢厂手中抢走不少订单。邹若齐得意的说,“这点我们做得比宝钢还好”。
深耕汽车钢材 中钢斩获丰
在车用钢材需求的带动下,中钢2013年外销到大陆(含香港)的钢材数量首度突破百万吨
,达到114.2万吨,比起2009年的62.5万吨上升约83%,成长幅度相当惊人,2013年的净
利率也高于中、日、韩的钢厂,反映出中钢从汽车领域切入大陆城镇化市场的策略相当成
功。
为了进一步提高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中钢近年来逐渐提高在大陆的投资额,去年时就决
定投资新台币2.85亿元,在与台商长春英利合资成立汽车热冲压零部件厂,要从单纯的钢
材供应商,转型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并规划在山东设立钢材实验室,专门服务在华北地
区的客户。
除了汽车产业之外,中钢的特殊钢材也获得高科技企业的青睐,中钢的钛合金螺丝帽将安
装在新一代的苹果iPhone 6手机上头,每支手机将安装36颗,不但打进苹果供应链,而且
钛合金钢材的每吨价格比起普通碳钢热轧产品高出百倍,订单“甜度”超高,有望带动中
钢获利进一步成长。
台厂环保技术 成竞争优势
除了钢铁产品本业之外,中钢在环保技术方面的投入也领先大陆钢厂,尤其在近年来大陆
雾霾与有毒废水、废弃物污染加剧的情况下,原本不重视环保的大陆钢厂不得不投入大量
资金来治污减排,否则就只好面临关厂的命运。
但中钢凭借著未雨绸缪的优势,早已有所准备,旗下的中宇、中鼎、中联资,都顺利切入
环保领域,不但吸引多家大陆钢厂到台湾来学习该公司的环保经验,中钢更将独家的环保
技术应用到大陆投资案,反而让环保支出成为中钢在大陆的竞争优势。
譬如,在降低氮氧化物与戴奥辛的排放方面,中钢就拥有自行研发的独家技术,而该技术
目前也已经实际应用在中钢与大陆武钢合作的投资案上。
此外,中钢人员也透露,中钢在通路布局方面,目前正积极训练内部人员,使得传统的业
务人员也能具备解决客户技术问题的能力,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就会将这批人才“铺”到各
地市场,更进一步贴近客户需求,凸显中钢在产品与服务的差异。
随便卖随便赚? 辉煌不再
谈到精简成本,中钢董事长邹若齐是个中高手。接受本报专访的前一天,邹若齐才开完辛
苦的股东会,访谈时他神色虽略显疲惫,但仍以坚定语气强调,靠着努力降低成本与费用
,中钢去年净利率打败日本、大陆、韩国等国际钢厂。他说:“(今年)要再从干毛巾挤
出水来。”
邹若齐办公室内有一张玉山攻顶照片,作为不时勉励自己要常保斗志与毅力。其实,受到
这些年大陆钢铁产能过剩、国际市场低迷的影响,中钢的本业经营颇辛苦,股价与股利表
现也不若以往亮眼,“定存股绩优生”的招牌在投资人眼中似乎有些“落漆”。
对此,邹若齐表示,景气不好,企业仍要奋力求生,而方法不外乎开源与节流。节流方面
,中钢向有优良传统,尽管开拓特殊钢材市场等策略让业绩大幅增加,但为了确保获利,
他还是制定节约计画,要在去年节省成本40亿元台币的基础上,今年再省下37亿元台币。
他笑说,在整体市况不佳的情况下,连他自己都得坦承,这相当于“从干毛巾再拧出水来
”,任务并不容易。
邹若齐举例,以原料采购来看,先前中钢进口价格较低的低品位铁矿砂,但经过独家的炼
钢技术,让产品品质可以达到相当于购入高品味铁矿砂的水平。仅此一项,去年就省下新
台币2亿元的采购成本,“今年的节约计画共有126项,务必要从各方面一点一滴省下钱来
。”
其实,推展节约计画,邹若齐心中也是感触良多。他回顾,2008年以前,大陆的钢铁与原
物料市况火热,钢材只要运到大陆就能赚钱。但自金融海啸发生、大陆官方“四万亿(兆
,人民币)”政策反促成产能过剩,热轧钢价格从每吨900~1,000美元暴跌到350美元,
市况恶劣,过去“随便卖、随便赚”的辉煌时代已然一去不返。
但事实证明,中钢先前的节约计画效果显著。去年中钢净利达到4.59%,高于日本住金的
4.11%、韩国浦项的2.23%、大陆宝钢的3.37%,获利能力在亚洲主要钢厂中名列前茅。
虽然访谈中邹若齐并不提“重返光荣”,但语气中他所展现的企图心,就像办公室内的玉
山攻顶照片,今年他也要一步一脚印地带着中钢持续成长,再攀高峰。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中 钢 未来 成 为 两岸 三 地 唯一希 望 所以 大 陆钢厂
倒光 只 剩下 中钢 独 大 所 以 中钢 员工 扬 眉 吐 气
中钢 股东 笑呵呵 呵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