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ompi (大波动)》之铭言:
: : 我看周围国家就台湾最软了
很多数据资料其实也都理想值
当年马英九冲ECFA的时候 数据也是开的很漂亮阿
结果现在全都跳票
中国不只政治 内部有不少因素是你无法用数据去估算的
而且台湾政府的管理又奇差无比
所以陆资炒房 陆资并购 陆资装做外资来台买东买西
民众都看到了 只有政府没看到
(淘宝跟顺丰物流的车也是被报导后才管的)
而且还有人说 台湾人有GUTS就不要 把东西卖给中国人阿 XDDDD 真是神逻辑
至于RCEP跟TPP 我个人觉得要看产业需求
还有这两边到底哪边在未来的经济成长上比较占优势
RCEP 比较重要的就是中国跟东协
TPP 主体美国
有些则两边都有参加
最近学生冲进去立法院 一堆人都说股价会跌
结果冲进去行政院后 股价反涨 外资大幅买进
东亚股市弱 台股独红
![]()
摩根台湾金砖基金经理人叶鸿儒指出,台股逆势抗跌收红,除了投资信心增温,带动成交
量能回升,外资回流也是推升加权指数站上8,700点的主力。其次,即使面对国际资金退
潮的冲击,但台湾拥有庞大的外汇存底,占GDP比重达85%,经常帐盈余占GDP又高达一成
,不易受到这个影响,股汇双市相对稳定,因而受到外资的青睐,股市也相较有撑。
贝莱德宝利基金经理人詹祖光表示,台股个股表现好坏参半、强者恒强,在这种情况下,
聚焦在有竞争优势且营收获利来源扩及至欧美市场的企业,因这些公司通常利润甚佳、且
不畏环境变动,只要能中长期持有,后市股价表现可期。
富兰克林华美新兴市场股票组合基金经理人陈韵如表示,美国经济摆脱严寒气后将逐步回
升,可望带动亚洲国家经济表现。
经济复苏超预期 美股狂吸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5000295-260208
![]()
<< 这张图超明显 钱都开始往美欧日集中
摩根欧洲动力基金经理人约翰‧贝克(John Baker)分析,相较美国升息预期增温,欧洲
不但持续实施量化宽松,甚至不排除加大宽松力度,资金环境依然充沛,有利于股市后续
表现空间。
他认为,着眼于欧洲经济摆脱衰退、进入扩张,欧洲政府财政结构明显改善,有利于欧股
长线向上走势,地缘政治风险造成的股市修正,恰好提供投资人逢低布局的好时机,藉以
参与欧洲经济回春的投资契机。
中国将如何提振疲软经济?
http://cn.wsj.com/big5/20140325/hrd141113.asp
这已是中国经济连续第三年开局不利。每一次中国政府都会悄然启动刺激政策,其效果经
过数月后全然显现。尽管到年末经济实现了增长目标,但代价是政府不得不放弃减轻经济
对债务及基础设施投资的依赖。
然而借债就像饮酒,喝的越多,酒量越大。据野村(Nomura)的计算,中国信贷效率自2008
年来大幅下跌。中国企业借入更多资金是为了偿还现有债务, 而不是为增加生产活动。
《商情》中国经济疲软,周一东京天然橡胶收跌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325002342-260410
台股逼近前高 外资大买70亿元 台指期多单续增火力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327/KIUB39WQV0P4N.shtml?c
台股连4红 8787点差临门一脚
![]()
所以以最近的情势来看 美国还是比较有未来性
现阶段主要支持服贸 还多半都是生产/制造/石化/服务
台塑 / ACER / 建大 等等
还有工总 商总 以投资贸易为主的
另外就是有可能会收益开放的观光业 例如高雄的义联
看起来挺服贸的 本身就是靠中国吃饭的居多
但台湾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需要靠中国
而且大家也知道做生产制造业的利润其实颇低 主要是靠量
而欧美日韩也都已经逐渐转型 甚至调整他的产业架构 以利国际竞争
可这几年台湾看起来什么也没变
或许有人说产业升级太嘴砲
但台湾的产品这几年竞争优势逐渐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吧
比技术 比不过欧美日韩
比量 比不过中国
在中间反而更难生存
至于一中的问题 只有加入RCEP才会遇到 TPP的部分美国会要求承认一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