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人才是国内女足发展的根本问题

楼主: charogne (热带夜)   2014-12-13 17:57:04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5491
久保
前些日子张克铭先生在各平面媒体呼吁〈不能成为短命联赛〉、〈女
足的美丽与哀愁〉,别让木兰联赛只是昙花一现;何长发先生〈台湾
需要您“木兰之母”站出来〉文中公开,他之前写给HTC董事长王雪
红女士的信,寻求该企业赞助女足。诚然木兰联赛是竞技型女足球员
的舞台,倘若球员们丧失这个舞台,国内女足水准将向下沉沦。只是
木兰联赛想长久经营,国内女足要持续发展,恐怕“人”才是最根本
的问题!本文从“人”的视野着眼,说明国内女子足球运动,多年以
来最无奈的沉疴。
一、新进竞赛型球员数过少
  今年度木兰联赛的四支球队,几乎涵括国内多数竞技型女足球员
,达到女子足球联赛规模的极限。目前木兰联赛四队球员的年龄,从
17至32岁皆有,其中不乏高中、大学、研究所的在学生,如台中蓝鲸
的张季兰就读楠梓高中,花莲台开的陈家玲与卓莉珊就读花莲体中,
台中蓝鲸的赖韦汝和邹欣倪就读台体大。2013年及其之前数年的全国
女足联赛,中华足协甚至把U16-18的醒吾高中女子足球队,也放进来
社会组一起竞争。
我国女足没有成千上万的球员,每年大学阶段(U18)新增竞赛型
球员,更只剩下十几人的规模(来自中山工商、花莲体中、楠梓高中
、永庆高中)。当教练没有太多球员可以选择,连国家代表队都得老
少配。即便球员得以提前传承经验,可是揠苗助长与寅吃卯粮的球员
运用状况,凸显国内竞赛型女足球员的世代交替,被中华足协将大学
生甚至高中生,提前拉至社会组的联赛的行径,通通乱了套。
  前几年新北高中(原国立三重高中)的女子足球队,因为招收不
到有意愿踢球的女生,在2012年已是勉强凑出11人制的球队,详见〈
女子球员稀有 三重女足遇困境〉,如今更因后继无人而走向解散一途
。当时的高中、如今的大学,现有11人制女足队的台体、台师、屏东
等三所大学,为了因应高中竞赛型的女足球员数减少,莫不向中山工
商、醒吾高中、花莲体中等,尚有培育女足的高中职,展开抢招新生
的竞赛。2014年大专足球联赛女子组,大会的《秩序册》统计只有60
位球员参与。由此可知,现在不从高中或大学素人培养竞赛型球员,
使竞赛型球员人数在几年后有所增长,再过几年的木兰联赛恐将上演
抢球员大战。
更无奈的是,倘若我们将2014木兰联赛,对照2013年全国女子足球联
赛,去掉原不属于成年女子的醒中与楠梓两高中队,两年之间已减少
一支队伍。再者有些高中女足球员,早已纳入木兰联赛,不能算在未
来新进的竞赛型球员。除此之外,这两年的差异只在于各队球员名单
重新排列组合,及每位球员的年龄各加一岁……。若进一步观察这些
球员的养成过程,目前26岁以下球员清一色来自台体或台师大,差别
只在于何时入学跟毕业。换言之,木兰联赛实属同门师姊妹们,毕业
后重新洗牌再战,令观众看大专足球联赛女子组的跨龄延伸版。
二、联赛进场观众数不多
  从过去女子足球联赛到现在的木兰联赛,到场观赏女足赛事的人
数着实有限。今年4月在丰原体育场的木兰联赛,丽台运动报形容“有
屋顶遮蔽的观众席近乎全满”。倘若进场观赛的民众颇多,主办单位
为何不直接请工作人员实算观众人数?麻烦各位参看下面的丰原体育
场空照图:
在这个能容纳两万人的观众席之中,屋顶遮蔽的范围只有北侧中段一
小部分。即便将这范围都坐满了人,观众数未必能达到一千人!
  确实主办单位在赛前相当用心,透过中华足协与各球队自建Facebook
粉丝页在网络加以宣传,并准备了向民众抛送的纪念足球。可是多少
人在Facebook粉丝页点赞后,身体力行到场边为女球员们呐喊加油?
又有多少一日球迷或观众,能以纪念品长时间的拢络?因此主办单位
培养观众群的成效如何,烦请读者自行google图片搜寻“木兰联赛”
这关键词,观察图片背景的看台到底有多少观众?笔者相信各位读者
绝对不会用高朋满座、人声鼎沸、人山人海来形容,却可能以……(
请自行想像)来描述。
  不讳言中华足协承办的木兰联赛与城市联赛,每场次平均进场观
众数同样低迷。何长发先生寄给HTC董事长王雪红女士的说辞,主要在
于HTC宁愿投资国外联赛的广告,为何不赞助本国联赛球队?首先HTC
是在商言商的上市公司,王雪红面对股东也得对支出锱铢必较。国外
联赛动辄数千、万人进场,又有电视转播的收视率保证,广告效益高
才是商人将本求利的根本。反观木兰联赛即使努力宣传,进场人数能
否一千人都是问题!加上木兰联赛并无电视频道播送的收视率,只有
Freedom Sports网络媒体的少量点阅率,相形之下又怎能说服王雪红
女士呢?因此何长发先生写给HTC董事长王雪红女士的信,恐怕会被
王雪红女士身边的文书幕僚,视为不重要信件而搁置于一旁。
  目前木兰联赛各场次的精采度有限,而且各队球员的经历几乎大
同小异。观众倘若赛前做足了功课,便会知晓木兰联赛的所有球员,
几乎集合台湾所有会踢球的成年女性。换言之,中华足协目前行销木
兰联赛的卖点,剩下“只有这里看得到台湾女性踢11人制足球”;而
非从观众的立场出发,希望看到精彩刺激的球赛。
三、国内女足运动人口仍少
  国内女足运动人口多寡,可由学校与社会加以检视。根据教育部
统计处公布历年学生、学历、性别人数资料,显示近10年各级学校的
女性在学人数,就读于中学至博士班的女生,总人数从2010年开始逐
年减少。
由于足球U15至U17正值高中职与专科三年级以下,这年龄层的女
生人数确实在这10年呈现略减的趋势。可是大学女足教练感叹新秀难
寻,甚至担忧2008年进入第二波少子化迄今的国中生,当他们在几年
之后踏进大学时,女足校队也出现后继乏人的窘境。这种感叹现象是
正确的,但是“少子化”的理由却是错误的!
  仔细观察就学人数与女足球员数,少子化不能说是女足运动的隐
忧。因为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专科减额流向高中职的女学生数,或令
近10年的女大学生人数逐年微增。至少10年内的女大学生人数,确实
处在不减反增的状态。反观大专足球联赛的女足人数,这些年来始终
文风不动,2014年的台体、台师、屏东等3大学女足球员总计60人。
尽管这不能说是511374位女大学生没接触过足球,可是大学女足球员
只占女大学生“万分之一”,每8500位女生才有1位有固定踢足球的习
惯,简直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这个症结点恐怕是各大学极少开
授足球课程,即便有足球课程也是男性修读为主。而且大学设有足球
社者,即便偶有女性加入社团,女性人数却无法组成一队。因此女大
学生在校内接触女足运动的管道太少,各校有想踢球的女性同侪过少
,自然无法带动校内女足运动的风气。
  再者,目前全台湾的社区性足球俱乐部虽多,旗下女足却受限于
人数,多半发展5人制为主。标榜女足的假日活动地点,更是单手数
尽大台北地区,即台北荣总孝威馆2楼、华夏科大体育馆3楼、福和桥
永和端下方等3处。其中孝威馆为北荣脚球社的女生部,须按季缴费
以保持社员资格。华夏科大与福和桥下则是台北市女子足球协会筹画
,初期免费推广、近期试行收费的场地。这相对于前些年大台北地区
几乎没有女足的活动地点,社会女足现况稍见好转。
观察本周六下午、周日上午(12月13、14日),由北荣脚球赛主
办2014年耶诞杯5人制足球赛,女子组已由2011和2012年的4队,增加
到了本年度的6队,显示社会女足运动略有回升,因此台湾推动女足
运动极具潜力。只是要将木兰联赛打造成未来的职业联赛,这份愿景
能否持久的关键在于人。毕竟现在11人制的女足运动,尚未在大专足
球联赛与木兰联赛之外,进行类似男足的假日常态活动。
  体育署协同中华足协,致力增加女足运动人口,目前尚在起步阶
段,无法要求女足一步登天。因为女足运动人口即便增加,要培养下
一世代女生自幼踢球,到衔接竞赛型球员世代交替的木兰联赛,需要
再花十至二十年的时间。故而女足运动还有一大段路要走,木兰联赛
在这几年内只能咬牙苦撑……。
  最后,即便中华足协有教育部体育署的经费补助,花莲县政府与
台开集团资助花莲女足。我国体育署、中华足协乃至木兰联赛各队,
对“人”挹注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养成计画,得先不追求扩大木兰联赛
的规模,也不刻意要求近期赛事成绩。更重要是有效地经营并扩大女
子足球运动人口的“基本盘”,减轻或消除少子化造成竞赛型球员来
源短缺的冲击,以扩大女足人口改善竞赛型球员的世代交替。
  目前木兰联赛到底能不能熬过草创初期,恐怕得看体育署与企业
赞助维持多久!再者“少子化”不该是作为女足发展隐忧的借口,扩
大竞赛型球员的养成管道,试图在高中与大学多加推广女足运动。否
则木兰联赛将继大专足球联赛,即将出现竞赛型球员来源大减,再度
重演2013年找高中女足球队凑数,过著寅吃卯粮的奇特赛季。甚至当
体育署的补助款取消,或财团撤出资助女足的经费,木兰联赛直接面
临停办的命运……。
作者: nstw (伤寒玛丽)   2014-12-13 18:05:00
不知所云 = =
作者: apa9394 (委员长老虎)   2014-12-13 23:34:00
想表达的意念太多 我觉得很多观点是站在外面的角度来看站在这些教练 或是 企业家的思维 可能比较快找到答案
作者: nstw (伤寒玛丽)   2014-12-13 23:54:00
还是博士等级的才读的懂 我读好几遍还是看不懂想表达啥
作者: apa9394 (委员长老虎)   2014-12-14 11:26:00
我跟文章作者也认识 我的意思是 发展问题不是以站在外面来讲 更简单说就是去思考 女生的球队的基本问题因为文章想要介绍很多地方的发展模式但是都是点到为止 如果能深入了解 会变成体谅因为很艰辛
作者: nstw (伤寒玛丽)   2014-12-14 15:33:00
谢谢翻译 因为该文要探讨的不够聚焦 读不到重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