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 纯中收城?

楼主: nickyang (肌腱炎者少打字)   2013-10-11 04:41:36
Rush hour + NAM
在A城发展了月五万低收入,给教育后刺激制造业
到B城开了制造业专区,约有4000工业,住宅区花园景观饮水电力一应俱全(但不给教育/医院),高收、低收税率最高,中收需求爆表但是只有400人迁入,想请教是为什么?
盖医院后的确有更多居民搬进来,但是才四百人应还没碰到中收的基本限界吧?(何况还有花园解除一点点限界)土地价值也高,实在想不通原因。
试过先开放低收人口入住,确实中收会相应而生,但我想做纯中高收天龙城呀...
作者: intrue (抓住现在)   0000-00-00 00:00:00
我一直觉得教育设施本身就是个住宅密度的 locker就像CAM文件里面有记载如果工商业区缺少水、电、消防甚至高科技业附近如果没有提升地价用的公共设施,那么那地区的密度最高就卡在一个等级,跟整个城市人口或是产业上限无关,就是大概方圆多少格子的发展受限那样不过这是游戏直觉,翻了几个网站还没找到证据就是了 囧
楼主: nickyang (肌腱炎者少打字)   0000-00-00 00:00:00
密度跟总人口有关,有一张人口数跟大楼出现机率的表
作者: intrue (抓住现在)   0000-00-00 00:00:00
我知道你是说Growth Stage Thresholds,整个城市要出现该等级的建筑需要多少人口。然而我说的是Stage CAPs,代表城市的某个角落要出现那个等级的建筑需要有哪些公共设施在附近才能兴建。你应该会有CAM的PDF说明书,这部分在13页然后你说的在第九到十页。不过stage cap确实不需要教育来解锁,而且中收的park cap要到stage 9才会卡住所以歹势没帮到你的忙 =w=
作者: schula (mabi-weaver)   0000-00-00 00:00:00
中收城要配合工商业发展,尤其是要有完善的交通建设才会形成另…就自己的经验,中收主要为中办加中商加部分高商加制造业加部分高科技
楼主: nickyang (肌腱炎者少打字)   0000-00-00 00:00:00
@intrue,还是多谢@schula,我的理解是纯制造业可以给45%中收工作4000制造业应该可以给1800个中收入工作,差不多有3600人交通建设我目前看到的文件都没有提到耶,联外道路可以解需求瓶颈,但是400人怎么样也不应该卡住才是
作者: schula (mabi-weaver)   0000-00-00 00:00:00
通勤时间有没有过长?
作者: a00080245 (啊)   2012-01-19 19:42:00
没有教育跟医疗=环境差 中收不想居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