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诗经‧国风》之植物与女性婚前生活(恋爱)

楼主: gracesa (grace)   2011-04-14 20:54:43
在今日社会中,男女双方由互不相识以至论及婚嫁,将经过择偶恋爱等过
程,至于西周礼教虽然严明,但由《礼记‧曲礼》礼不下庶人之记载可知,礼教
规范实仅用于约束上层贵族,未在民间形成极大约束力也。故在一些更为严肃之
规范尚未成形前,西周平民男女仍存有开放的择偶风气,例如《诗经》恋爱婚姻
之诗篇就占约三分之一 :有<周南‧关雎>传递人们对于爱情之企慕以至幸福
结合之追求;有<周南‧汉广>表面为砍柴歌,实则男子对爱人表达内心之思慕;
有<陈风‧东门之池>表面描写女子在东门之池沤麻、沤纻、沤菅,实则男子对
美丽女郎的想念,希望可以与她唱歌、对话、倾诉衷肠也。在这些中国爱情文学
源头中,所谓“草木传情”,本论文即依<国风>植物之运用分为恋爱、相思、
失恋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共四部分作探讨,以期对周代女性婚前生活有所
了解。
一、恋爱
《周礼‧媒氏》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可
见周代男女是可以欢聚一堂的。如<国风>所指汉水、江水、汝水、淇水、溱水、
洧水等河之滨,以及林、野、城隅、桑中、丘中、宛丘、东门、陂泽、隰桑等地,
皆是男女最常聚会的场所,男女交往呈现开放局面,故朱子有言:“凡《诗》之
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国风>呈现的是一幅男女自在交往的风情画,又在十五<国风>中以<郑风>言
涉男女情爱之比例最高,二十一篇即占十五篇 ,此足证《论语》“郑淫声”、“放
郑声”之说,亦见孔子未删诗,否则必无<郑风>矣。
至于<国风>之植物与男女相恋主题有关者,据表二归纳:首先<召南‧野
有死?>与<邶风‧静女>以“白茅(荑、菅)”象征女子之纯洁可爱也。又<
召南‧摽有梅> 与<卫风‧木瓜>乃描写古代女子投瓜果的习俗,<摽有梅>
之少女以“梅”的黄落比喻年华消逝,渴望即时成婚;而<木瓜>乃女子先投“木
瓜”以视探,没想到对方有了回应,于是此女又赶紧投之以“桃”、“李”,表达
双方既然互有爱意,就来论嫁娶吧!其次<鄘风‧桑中>以“唐(菟丝)”比喻
女子柔弱不能自起须仰赖大树,而当然男子亦暗示己为值得倚靠之良材也。又<
王风‧丘中有麻>乃女子以“麻”、“麦”、“李”暗示自己可为爱人缝衣、煮饭、
生子,期待对方之迎娶。再其次<郑风‧野有蔓草>是相会早晨的恋人,男子以
露珠点点之“蔓草”比喻爱人的亮丽可爱。而<郑风‧溱洧>则描写青年男女相
戏溱洧河畔,其佩带“蕑(兰草)”惟恐美好恋情遭破坏,又男子在“将离”时
赠女“勺药”以暗示 ,并祝她好自珍重也。此外<陈风‧东门之枌>是描写女
子在男子赞美其美如“荍(锦葵)”后,竟大胆地赠送对方“椒”暗示自己愿为
他生下无数孩子,如此豪放女子,在今日讲究女性自主的时代仍是不多见呀!又
由<陈风‧东门之池>“沤麻”、“沤纻”与“沤菅”,我们可见古代女子织布、
搓绳等工作,也因此诗中男女每天相约到东门之池,女子可边工作边与对方聊
天、唱歌,其生活真是写意。最后<陈风‧东门之杨>乃以“杨”形容男子“扬”
眉欢笑地在东门等待女子赴约,然明星煌煌矣,女子仍不至也。
《诗经‧国风》男女相恋视感情是如此神圣而单纯,可将自己真诚热情坦率
表达期使心爱之人能接受,这是十分健康的爱情。又诗中女子对男子投“桃”、“李”
与赠“椒”,皆暗示愿与对方结婚蕃衍众多子孙,显示上古礼不下庶人的社会里,
谈恋爱并不只有男子才能主动,女子一样可以热情爽朗地向意中人示爱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