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电影的戏剧结构的16个段落 By 高鸣晟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7-09-14 15:59:34
电影的戏剧结构的16个段落 5版
https://goo.gl/Yt3711
(融合了 三幕剧、英雄旅程、救猫咪的15个段落、故事策略的23个段落 ,By 高鸣晟)
(以英雄旅程为基底,但对于英雄旅程在故事中点以后定义过于松散的部分,做了许多补
注)
1. 序场
电影中的第一个场次通常代表故事的主题。在此无论是用实拍或是动画呈现,都必须要展
现整个故事的风格基调(沈重、愉快、严肃、自然、写实或是幻想等等)基调:暗示观众
故事即将会有的走向。近来,连制作发行公司的LOGO呈现,也纳入设计之中。
2. 日常的世界
让观众认识角色的日常生活,他的身份、职业为何?各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角的内在问题
、外在问题分别是什么?在此,会经由角色的言行抛出一个主题,例如:我不相信人性,
或许是一句台词,或是一个举动。在这个阶段也会展现给观众一个主角最讨喜的时候。
3. 冒险的召唤(使者捎来讯息)
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即将摧毁主角日常生活的舒适,将迫使主角做出行动,使主角踏入异
世界。例如:恶龙的来袭、一场命案的发生、一个简单的广告、或只是一段回忆
使者告知英雄“需要改变”的讯息,他带来的只是讯息,不会造成太大的改变,真正造成
改变的是随之而来的力量(指第一幕转第二幕的干扰事件)
4. 拒绝召唤(风险提高)
主角因为恐惧以及不安全为由而抗拒召唤,这个阶段可以加深观众对于进入异世界的危险
性,让冒险的风险性提高。即便你设定主角为毫无畏惧之人,在此仍得由其他角色来劝阻
主角,不可轻易决定要去冒险。在此,拒绝并不是重点,而是要让异世界的风险提高。
5. 遇到导师(契机)
导师(契机)给予主角勇气、建议、训练,或者是一项神奇的礼物,以至于英雄克服恐惧
而前往冒险。导师(契机)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物品(地图或是机票),或是内心的理念
(信念、荣誉、使命或是正义感)
6. 突破门槛
尽管英雄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仍须使其遭遇一个干扰事件,“迫使”主角进入冒险的世界
。而这个阶段还必须要有另一项功能:重建中心问题(内在问题)
再次提醒观众主角需要解决什么?又需要学习什么?
──────────────以上是ACT I(影片1/4片长)
7. 初到异世界的冒险
在这个阶段,主角将学习到异世界的准则。例如:飞机被恐怖份子占领,他们分别占据哪
些地方,或是阿凡达的外星世界
通常在这里也将开启故事的支线剧情,例如一段爱情开始了,伙伴的目标…等等
主角将在此学会诸多技能,以便应付紧接而来的试炼与高潮。但在这个阶段,观众也将怀
疑主角是否有可能完成最终的目标。
8. 接近最深洞穴,屡战屡胜(败)
主角即将接近导向冒险核心的最深洞穴,主角必须做好完全的准备,使其面对潜伏在异世
界中的恐惧,主角的技能与信心已建立,并在伙伴与导师的帮助之下,了解了必须面对的
危机。在这个阶段可以插入短暂的笑点或是爱情的片段,以缓和随即而来的危机。
这一段可以是主角们的快乐时光(也通常是预告片的主轴),主角与伙伴们突破重重困难
,平伏直上,如同铁达尼号男女主角的热恋、少林足球的比赛连胜。主角与伙伴们沈浸在
美梦之中,却一步一步地走向第一个困难
然而这一段也可以完全相反的是主角屡战屡败,处处碰壁的时候,就像是侦探推理片在故
事前半段就让案情陷入胶着的时候。
无论是屡战屡胜,或是屡战屡败,在此最重要的是观众有没有意识到隐藏在路途中的危机
,也正是这个危机导致下一个阶段—苦难
9. 苦难(第一次高潮)
一帆风顺的冒险在此急转直下,主角们因为先前的顺利而轻敌,因而惨败。
主角将在第一个困难之中“体验死亡”,或更惨的,导致同伴或是导师的死亡,又或是契
机的消失。
这个足以动摇一切的失败,大大地增加最后高潮的危险与紧张。
虽然在上一点记载到,支线通常会在“初到异世界冒险”时开启,但就我们的多次研究,
支线的开启更常在故事中点以后开展。
──────以上是ACT II 上半(影片1/4片长)这个时间点前后即为故事中点
p.s. ACT I ~ ACT II上,往往是预告片剪辑时主要的段落,一开始介绍角色、点出问题
,展开冒险,然后遭遇困难,你以为故事这样就很精彩了,但其实还有一半没看到呢!
10. 威胁提高
苦难以后,主角没有惨死在苦难之中,敌人展开逆袭,主角遭遇连续的失败。内在问题再
度被凸显。
11. 绝望与死亡
主角再次拾起了他受损的内心保护壳,如同在第一幕一样。
在此故事将弥漫浓浓的死亡、绝望气息,但这只是一个“假设性的失败”,预示著死亡,
可主角们仍有转圜的余地
12. 觉醒
主角因为面对自己的恐惧,虽然惨败,但成功脱困以后。他将得到一段可以沈思的重要时
刻,使他反省自己,面对过去的错误与内心的缺憾,为即将而来的第二次高潮,提供一个
“情感的动力”
这个奖赏可以是一段休息的时间,也可以是一段关系的修复、一个神奇的宝物,或是得到
打败对手的秘密
──以上是ACT II 下半(影片1/4片长)这个阶段需要发生“合乎情理,预料之外”的事
件─
p.s. ACT II下这个阶段,是电影初学者最常忽略的地方。在此虽然对于异世界的奇观之
新鲜感已退去,紧张的故事推进速度也减慢,但观众对于角色的关怀才是ACTII下 最主力
发展的重点!
经历一连串的难关与痛苦,主角的精神力量将在觉醒时刻开始蜕变。
我们在ACT I 认识主角,了解他的问题,并期待他做出什么;在ACT II上 ,我们与主角
一起进入了异世界,惊喜连连,却也目睹了主角误入歧途,并栽了个大跟斗;在 ACT II
下,主角被敌人追杀,被情势所逼,一路走到了最深刻、最忧郁的时候。
基于观众之前对主角的认识,当主角在ACTII 下受苦受难时,观众将会对主角产生同情,
并且希望他能够突破困难,同时,主角也将在觉醒时刻,面对过去的错误,并领悟突破困
难的方法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观众与主角终于站在同一阵线,有着一样的情感动力、一样的目标,
一同朝向ACT III 的最终关卡展开挑战
因此,若希望ACT III 的最后高潮能拉到最高,ACTII下透过忧郁与痛苦、绝望与死亡换
来的情感动力是非常必要的!就算最终高潮不够高,只要在ACT II下掉得够深,这个高度
的反差,也能带给观众满足
13. 回程
另一个干扰事件发生,导致第二幕的结束、第三幕的开始。
主角又将面对一个迫使他作出决定的时刻,这个决定将重建内在问题,主角彻底的反省自
己,使主角“确信自己已经战胜心魔”,带着全新的人格展开回程
主角重新拾起在“苦难”时失去的契机,展现出信心,并且为观众指引后续的行动方向。
如果契机为一个人物(导师),此人物在苦难中已死亡,主角的言行在这个阶段,就会表
现得就像导师重生一样
整个ACT III 都关于改变,在此所展现的是主角“态度上的改变”。
14. 数次的挑战
主角振作以后,即将再次行动,他检视身边所有的资源,展开反攻。
挑战的次数关乎于大决战的规模以及关卡的数量,有几条线需要收?多少名角色的问
题必须 被解决?这场决战需要重整、开会、分头进行吗?
数次挑战的关键在于数次的失败,就算不停的失败,也要不停地挺进,沿途主角将会
失去装备、失去同伴,并且往一个最惨的状况迈进。
这里的过程与ACT II上“逼近洞穴最深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逼近洞穴最深处
”以潜伏的危机做为驱动,“数次的挑战”则以改变之后的自信做为动力。
整个ACT III 都关于改变,在此所展现的是主角“行为上的改变”。
15. 牺牲、重生、成圣
主角前往死亡之地(最后关卡),面对最深的恐惧与危险,主角必须作出一个“形同于死
亡”的牺牲,来证明自己的英雄价值。必须经历九死而后一生,这个死亡将对主角的人格
有洁净与纯化的效果。当做出牺牲之后,奇蹟发生,内在、外在问题一举突破,同伴将在
最后一刻前来拯救并一起突破困境
在此,牺牲的目的是为了重生、成圣,也有早已陷入死亡之境,在此直接上演重生的例子

整个ACT III 都关于改变,在此所展现的是主角“本质的改变”。
16. 结局
故事的结局主角将带着宝藏而返回日常世界,这个宝藏可以是爱情、金钱、和平(快乐结
局),或是给观众的警讯(悲伤结局)。主角必须有所得而返回日常世界,而当主角历经
冒险、击退恐惧、得到宝藏而返之后,日常世界的一切缺憾与问题都被解决,而达到平衡
──────────────以上是ACT III(影片1/4片长)
注:第二幕占了整部电影的一半片长,异世界的冒险要是一成不变,观众便会觉得昏昏欲
睡,哪怕是接连而来的高潮动作戏,也会让观众麻痺而感觉无聊。
在“编剧:步步为营”一书中,建议在故事中点以后,也就是第二幕后半的安排,可以发
生一起到数起的“合乎情理,但预料之外”的事。例:电影‘楚门的世界’故事中点后,
作为最大反派的节目制作人现身在观众面前(先前并无预料有这号人物)。
在我们的研究之中,我们发觉要让第二幕更好看,还有以下的方法:
1.主角在第二幕上半的进程若是“屡战屡胜”,经过故事中点的“苦难”以后,第二幕
下半可以让他“屡战屡败”,哪怕是胜利也得用惨胜来表现。这两个相反的曲线也能反过
来处理,例如:第二幕上半“屡战屡败”,第二幕下半“屡战屡胜”(这是电影‘地心引
力’的处理方式)
2.第二幕上下两半呈现冲突的方式不同,如:第二幕上半用“吵架的文戏”来呈现冲突
,第二幕下半用“动作的武戏”来呈现冲突(这是电影‘疯狂麦斯:愤怒道’的处理方式

3.上述所谓的“合乎情理,但预料之外的事情”。例如:电影“云端情人”中,男女主
角一直在谈恋爱(几乎没别的事情了),但在故事中点以后,电脑情人莎曼莎提出找“性
爱替身”来跟主角做爱的方式。这个合乎情理,但预料之外的事件,带给观众全新的“奇
景”,让人眼睛一亮,也因为“性爱替身”的计画失败,让主角进一步的去怀疑“人”“
机”之间究竟是否真能恋爱呢?
p.s.感谢所有一同参与“戏剧结构进阶班”的同学,这是我们一起完成的研究计画
作者: blowchina   2017-09-15 09:23:00
谢谢分享
作者: asdedc8899 (talentzeo)   2017-09-19 14:42:00
感谢分享
作者: leeeeblue (不在位子上)   2017-10-12 16:24: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