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毕飞宇:原著如树 改编留纹路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11-24 01:37:41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23000826-260306
2014年11月23日 记者李怡芸/专访
随着《推拿》入围本届金马多项大奖,原著作者毕飞宇也与剧组一同访台,坚持低调的他
不打算跟剧组一起走红毯,诚如他将电影改编视为另一个创作。对于改编,他说:“身为
原著作家,应该抱着老丈人心态,女儿嫁出去后的幸福,就不该多管了!”
张艺谋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改编自毕飞宇的《上海往事》,电视剧《青衣》亦
是根据毕飞宇原著改编。《推拿》在这次娄烨改编为电影之前也曾有电视剧版本,毕飞宇
的作品可说是影视改编的宠儿,而他自己则不曾打算涉足编剧。
和娄烨合作 气质吻合
与多位导演合作至今,他认为自己和娄烨的合作,“有一种必然性,导演语言和我的文字
语言都有种知识分子的趣味”。
电影中一些看似“不讲究”的灯光,实是娄烨为了不使拍摄现场的灯光、反光板碰伤了视
障演员而刻意撤除,这样的人道主义情怀,与毕飞宇一拍即合。“小说若是棵树,导演把
树打成了桌子,我不介意,我在意的只是那桌上的纹路仍是我树上的,那就够了。”对于
改编,毕飞宇认为气质上的吻合更为重要。
语言运用 写作关键点
毕飞宇曾于2010年以作品《玉米》,击败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而获英仕曼亚
洲文学奖,从《青衣》到《玉米》等诸多作品被译成多国语本,既是“得奖专户”也是在
国际上被关注的华人作家,相较于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被更多读者接触,他坦言:“
还是更喜欢得奖的感觉,因为评委也是读者,得奖意味着读者不只接触,更是喜欢这个作
品。”
《推拿》描写的是一群为了谋生的盲人在推拿中心的生活,刻画了底层人的情感;《青衣
》描写女演员的内在挣扎,《玉米》写出3姐妹间错综复杂的情节。被誉为最擅用比喻,
也最懂得塑造人物的作家。
他则强调身为作家,想像力是基本功“它既是低标也是高标”,不论是想像力或人物的塑
造,作家最终都是以准确的语言来表现,因此回归到“恰如其分的语言运用”才是关键。
作者: ThreeNG   2014-11-24 12:18: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