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我,换了个工作,真的觉得问题很多。
目前这工作迈入第三个月
自己也一直在留意别的职缺
不想一直换,所以目前是很谨慎了。
目前这公司的工作我也是很认真在做。
一开始交接时,
移交人跟我移交4天,就走了。
当时也一直跟我说:
费用的分类,我就依照她的方式继续做就好。
我也别乱改方式,因为最好是一致性。
她做了4~5年。
然后面试时及后来进到该公司工作时,
部门主管一直跟我说:
前人的做法不一定是对的。
妳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
问题来了:
1.当我将费用划分方式,按照我自己的模式做
交给主管后,主管就说:以前的人是这样做吗?
我就直接回:我之前的做法是都这样分类。
(我前公司是上市柜的分公司,
分公司有自己的财报,最后再给总部合并财报)
[目前的公司是传产,非公发]
然后主管就说:妳先跟着前人的方式做。
所以资料就被退回重改。
2.有一份每个月初要给主管的预估报表。
因为当时移交人只稍微提到,并没有交的很完整
我也没有SOP可以看。
后来是部门另一个同事有跟移交人交接到
就再交我,也有一份SOP。我就都跟着做。
因为第一个月做完,我有特别请主管看一下是否有问题。
主管说:ok没问题,下个月我应该能自己做。
我第二个月也自己做了。
主管也说:ok
到了这个月,是第三个月…
我做完,看了数据觉得很奇怪。
我就自动跟主管说:
我有稍微了解一下,差异应该是汇率的波动太大
请主管再看看。
主管当下:也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也OK了
结果,隔天突然内线我:
请我去了解预估数为何比我实际入帐数少??
我当下有点懵。
我就问:预估数我要怎么跟实际比?
我原本的认知是,我提供预估数给主管。
主管依照预估数+目前已实际入帐=预期当月发生
因为传产结帐很慢,不像公发要公告。时间压力
但主管又要先给老板一个底,就先预估报表。
结果直到被主管这通内线一问
我才知道:
我每个月给的预估数是一回事。
我实际已入帐费用又是一回事。
但其实2个是同一件事。
这没人跟我说过啊@[email protected]
我以前的经验让我知道做预估这件事
就是实际发生 + 月底预期发生 = 当月预期发生
而并不是,明明有实际发生却不看。
从头到尾都是预估值。
针对第二个发生事件,
我实在不懂怎么跟主管表达看法不一致。
是默默吞下,就自己的错吗?
还是跟主管说:
我不知道妳的 (预估)跟我的(预估)意思不同
3.我的工作内容还有一个报表要做
但这报表有点复杂,当时移交人是同时跟我及主管一起讲。
但最后我没学会,
所以一直是主管自己做。
主管说:等她熟练了,再教我。
然后就一直没下文。
最近一直叫我自己去研究怎么做
说她没空教我
但其他同事也不会
我是有自己研究,我最近也自己写了一篇SOP
但我实在不是很肯定做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毕竟真的有点小复杂。我以前没碰过的东西。
资料来源也很不一致。
请问:如果是各位,会怎么去解决?
1.自己做一份,请主管也做一份,互相核对?
但里面有其中一个报表我真的弄不出来 =“=
我看不出规则是什么?
我问其他人只得来:不知道。
2.还是等主管教?
文有点长,谢谢愿意看完给我意见的人。
我不是摆烂的人,要做就想做好。
但我也不是有创意创新的人。
我愿意研究,但要给我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所以只要我还在目前的公司我会去想怎么做。
我一边看职缺,是希望回到公发公司。
想专注做某一部份。
而不是整间公司帐务、税务、杂事都是我 =”=